山家三脆- 香桃荫下梦长- 阿兰布拉的猫- 和讯博客
山家三脆 [原创 2010-04-25 14:02:25]   
 

 

              在五塔寺“今风古韵”会所,和闺友两位一起尝到了“丝瓜尖”,也就是将丝瓜蔓上初生新叶的芽尖掐下来,作为一道鲜蔬。凉拌的碧芽啮来轻脆柔嫩,倒让我更加好奇,《红楼梦》中宝钗和探春特意派小丫头到大观园小厨房点下的那道“油盐炒枸杞芽儿”,又会是何等的口感?

宝钗和探春都是深谙事理的闺秀,所以在下单的同时,还让小丫头送来“五百钱”做为成本费以及犒赏费,搞得管厨房的五儿妈连忙说:“这三二十个钱的事,还预备的起。”其实,要想品尝真正可口的枸杞芽,关键倒不在于钱,而在于人工的耗费。据王敦煌《吃主儿》一书介绍,固然枸杞棵子上一切新发的叶芽、根芽都可以叫“枸杞芽”,口感也都很好,不过,相比于萌发在枝条上的绿叶的新芽——叶芽,吐绽在根部、势将生长为枝条的嫩芽——苗芽才是真正的天赐美味,因此,对于美食行家或者说“吃货”而言,一定要只采摘根部的苗芽才是正道。在农业社会,山野荒地到处都有着野生枸杞的丛影,谁都可以尽情撷摘,但是,真要采集到足够量的苗芽,那可要费一番功夫,并且代价是腰酸腿软。

然而,据美食家们的经验,如此的辛苦{jd1}值得,微带苦味的枸杞芽有“一种其他蔬菜无可取代的清香”,“是{zh0}吃的一种野蔬”。一旦摘得之后,炮制的功夫倒是简单:切点姜末儿,加绍酒、盐、糖,急火快炒,噼里啪啦,出锅盛盘。——只要照着《吃主儿》里提供的方法,就可以穿越时空,体会清代大家闺秀曾经青睐的“油盐炒枸杞芽儿”的滋味!

枸杞芽俗称也叫“枸杞头”、“甜菜头”,还可以配鸡片或鸡皮荤炒,或者干脆拌成凉菜。传统食谱《山林清供》中就记有一道“山家三脆”,是在春天采来嫩笋、野生小蘑菇与枸杞芽,分别在洒了盐的滚水中焯熟,然后一起堆在盘中,倒上少许熟香油、胡椒粉、盐,再滴上酱油、醋拌匀。另外,还可以做好清水汤面,然后将这“山家三脆”的凉拌清蔬作为臊子倒入汤中,由此而享受到可作为素斋的“三脆面”。

枸杞芽还能与宋代士大夫特别喜欢的另一种苗芽——甘菊苗配在一起,做成鲜美的菜羹。甘菊苗就是甘菊花春天萌发的幼苗,把它和枸杞芽一起下锅略炒,放姜、盐等调味,然后加水煮成羹汤,据说有着清新明目的养生功效呢。

提起甘菊苗,那可是宋代士大夫特别欣赏的一等素斋食材。从自家菊圃里亲摘来刚刚破土的嫩苗,让家人熬羹或凉拌,搅到凉面上,那就是清火去热的“甘菊冷淘”。另外,甘菊苗还可以下入白米粥,煮成足以清头目的“菊苗粥”,或者干脆焙干之后作为花茶茶饮。当时甚至发展出一种精美的油炸小吃,用甘草煮的汤水调和山药粉,形成稀糊,再将焯过的甘菊苗在稀糊中蘸过,然后入油炸熟,叫做“菊苗煎”。

古人钟情于草木新芽的这一爱好,该让我们感到羡慕吧!在他们细致的观察之下,居然有那么多种的嫩叶细苗都被引入了传统烹调,提供着肥甘脂腻之外的另一种快感。茉莉花树的嫩叶芽与豆腐一起熬汤,据说是美食中的“绝品”呢,听来就让人感到愉快呀!

在今天,传统生活的部分经验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如“金风古韵”的丝瓜尖,再如已经市场化的豌豆尖。豌豆尖在清代又叫做“豌豆头”,据记载,与嫩豆腐皮同炒最为可口,另外,与面筋一同炖,或者与冬笋烧成菜,也是素斋当中的佳品。还有一种更为精致的做法——“豌豆头拖面炸兰花”,是类似“菊苗煎”那样,把米粉调成稀糊,其中加一点盐,然后将豌豆尖在米糊中蘸上浆,再下油炸熟。炸过的豌豆尖会形成固定的造型,宛如绽开的兰花,所以这道小菜就叫“兰花豌豆”。最有意思的是,由于扬州人将豌豆尖呼为“安豆头”,于是,在清代还发展出一道谐音吉祥的菜式——“平安果”,是把苹果的内核掏空,填入鲜馅,然后用浓汤烩熟,再洒入豌豆尖。如此的“平安果”却是什么味道?着实让人感到好奇。

另一种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广为人们熟悉的美味春芽,自然是香椿。有意思的是,由于香椿芽的气味浓烈而特异,在清人那里,除了尝鲜之外,还设法让它起到给茶饮、菜羹调味的作用,有点类似今日西餐中对于芹菜的使用。为此,人们想出了“制椿芽”、“椿头油”等特别的加工保存方法。

其一,把刚生的嫩椿芽用滚水稍微焯一下,加少量的盐,再放入大量熟芝麻,拌匀之后收贮在罐中,据说可以存放一年多都不变质。这种拌有芝麻的盐腌香椿芽可以炒面筋,可以烧豆腐,更绝的是,清代人还将它作为泡茶时的一味佐料,在茶杯内放入适量的芝麻拌椿芽与茶叶,然后冲入滚水,据说泡成的茶水有着非常适口的味道。

其二,是将香椿嫩芽放在酱油与醋中煮烂,然后连菜带汁一起密封在瓶中,当作一味复合调味汁,随时取用。

其三,是在春光匆匆,香椿转眼已经半老,不再适于食用的情况下,把这些半老椿芽采下,在阴凉处慢慢晾干,然后切碎,在锅中稍微炒一下,磨成细末。把香椿末倒入瓶中,再灌入小磨香油,密封之后浸泡二十天。{zh1},将油中的芽末渣子细细过滤掉,只保留此时已经饱浸了椿芽独特香气的香油,用容器收贮起来。这种独特的调味油叫做“椿头油”,烹调时,可以随时舀上一勺,倒入菜中。

椿头油,据说本是清代寺庙中所发明的一种用于制作素斋的秘传窍门,但到底还是泄密到了民间。不知对于今天的素食者乃至素斋的行家来说,这种制作并不很难的调味香油是否还有加以恢复的意义。

 

 (《礼·志》25期)

 

郑重声明:资讯 【山家三脆- 香桃荫下梦长- 阿兰布拉的猫-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