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地震自救手册

引用 地震自救手册

2010-04-23 15:26:26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引用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地震自救手册



如果遭遇地震,你该怎么办?
l 如何提前做好地震前的防震自救准备?
收到地震预警或者发现有地震预兆之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准备好避灾紧急生活备用
品。比如:
A.1-2天使用的饮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注意水和食品应按保质期的要求定期更换。
如果有婴儿的话需要准备好奶粉。
B.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蜡烛、打火机、口哨、
锤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C、一些简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内衣裤、毛巾、手纸、手
套等简易生活用品。
D.准备一些xx感冒病、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的药品和
一些急救医药品。
E、别忘了随身携带现金、xxx、身份证和贵重物品。
将这些东西提前准备好,装到包里放到一伸手随时可以拿走的地方,以备地震发生时紧
急避难所用。
l 地震突然发生时,应该如何紧急避险自救?
如果突然发生地震,应该要紧急避险,这对是否能幸免遇难非常重要。经验表明,破坏
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
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
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这258
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紧急避险的原则是:
1、就近躲避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
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
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
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
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zd0}。
—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
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2、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合适的避震地点
l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
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
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l 公共场所避震
如果你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
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一定要在{dy}时间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
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如果你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首先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
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
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
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3、如果你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尽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
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l 户外避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这时候你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
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
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比如: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
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l 在野外避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野外,这时候你应该:
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2.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3.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
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l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与互救?
——稳定生存空间,保存体力,克服恐惧,等待救援。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从唐山大地震统计资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
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由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
的,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l 震后被掩埋如何来自救?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
等待救援。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
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
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
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
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
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l 保持呼吸畅通:
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xx头部、胸前的杂物和
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
塌建筑物的灰尘呛闷发生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
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
l 保持存身空间: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
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
一步恶化;扩大活动空间,设法脱离险境。记着朝向有光亮xxx宽敞的地方移动。但是千万不要使用
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l 保持体力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
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
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
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l 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
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伤,
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l 地震后面对多人掩埋,如何来互救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zd0}
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
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等。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4、如果地震后情况比较复杂,条件不具备,无法立即实施救援,应尽快设法请求外援,或先设法延长被
掩埋者的生命,等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再实施救援。


l 谁是地震救援人员?
除了医务工作者、警务人员以及受过专业培训的地震救援人员,在场的未遇难者、记者、
其他工作人员都可以充当地震救援人员。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时被压埋人数为57万,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到45万人左右。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第二天就出生存率为30%-24%。
由此可见,自救、互救对于减轻地震人员伤害至关重要。
l 你准备好了吗?
地震救援人员可能面临的困难:
v 工作时间长;
v 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迫;
v 工作地点不熟悉;情况复杂;
v 经常面临创伤以及死亡疾病等危险。
你需要做好心理和身体、物质等各方面的准备:
心理准备:灾害发生地区的救援工作需要很强的心里素质。救援人员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明确的
工作终点、在心理很难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减少接触创伤刺激;在紧张的环境下张弛有度。
身体准备:灾害地区需要救援者投入大量的体力,而且灾区有可能有一些病情发生,需要志愿者有一定
的身体条件。
物品准备:包扎用的纱布、xx手套、红xx和碘酒等消毒剂、牙刷和牙膏、蜡烛、开罐头用具、手纸、
肥皂、防灾指南针、刮胡须刀、避难地图、喇叭等,都视情况需按上述要求准备好,以备不
时之需。

l 地震救援人员可以做些什么?
地震救援人员的现场可以做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失踪人员的寻找和救出
二、伤亡人员的现场救治
三、xxxxxxxx
四、疾病监测协助
五、避难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教育
六、救灾货物的分发与调配
七、信息传达和受灾群众的心理安抚
l 地震救援人员应如何展开搜救工作?
1、在地震救援中,有些什么样的搜救手段?
在地震救援中,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可以综合或灵活采用如下搜救手段:
搜救犬搜索
· 一支搜救犬小队通常由两只搜救犬及其训导员和一名搜索队长组成。人员配置方式是在搜救任务
开展初期就安排投入两支独立的搜救犬分队。
· 搜救犬小队的队长负责对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标示出所有重点信息,并
将结果报送搜救行动的指挥部。
· 任何一支搜救犬分队发现可疑区域后,队长应该将该分队调离该区域。对一个搜救犬分队发现的
可疑目标不应该马上标记,而是派遣另一支分队对该区域再次搜索。如果第二支搜救犬分队同样
认为该区域可疑,则标记该区域。一旦某个可疑区域被标记,队长应马上将标记结果报送搜救行
动指挥部,营救小队将采取后续的行动。搜救犬小队则继续搜索其他区域。
仪器搜索
· 技术搜索人员主要使用声波/震动监听设备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必要的话,也会使用光导纤维设
备、红外热成像设备(如果条件许可),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搜索。

· 技术搜索人员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并概括情况,标示出值得注意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报送搜
救行动指挥部。
· 使用声波/震动监听设备,需要在建筑物或空穴周边部署至少两个探测器。
· 应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在建筑物中神智尚清醒的幸存者喊话。
· 要求幸存者发出重复信号(例如,“连续敲墙5下”)。
· 搜索区域应尽{zd0}可能保持安静。
· 和搜救犬分队确认幸存者类似,应该派另一位仪器搜索人员对可疑地区独立进行确认。如果第二
名搜索人员也确认该区域可疑,则标示该区域。标示结果应尽快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以利于营
救小队尽快开展后续行动。
· 光纤成像设备可以xx、有效地定位幸存者,配合混凝土锤/钻使用时尤为有效。光纤成像设备也
可用于在倒塌的建筑物中搜索幸存者。
· 搜救人员可在受灾部分(例如楼板上)钻洞;搜索人员随后使用光纤成像设备对搜救现场的情况
做出快速评价。
· 因为光纤成像设备可以清楚地看到幸存者,所以通常不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如果光纤成像设备的
操作人员还需要继续对其他区域进行搜索,应在现场放置警戒线(或其他可用的标志物)标识该
区域有幸存者。尽快将标识信息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营救小队马上展开营救行动。
· 光纤成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对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标示出任何可用信息,
便于后续搜救行动进行参考。
人工搜索
· 人工搜索行动包括在受灾区域内的相关人员部署。这些人员能在空隙之间以及狭窄区域内进行单
独的视觉评估,以发现任何可能的受害者发出的信号。他们也可以作为监听者协助其他人员开展
救援工作。
· 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为被困的幸存者提供指引。喊话完毕后保持受灾区域安静,由
人工搜索人员负责监听并尝试定位出发出声响的确切方位。
· 与其它搜索方式相比,人工搜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而且参与救助行动的人员也存在相当大的危
险。

2、在搜救工作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搜救策略?
在强烈地震之后的搜救工作中,应该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制定出灵活的搜索策略,我们应
该做的工作是:
1)首先要确定大规模搜索的优先级
· 以下两种策略可以用来判断如何合理安排搜索的资源:
o {dy}种策略确定了如何圈定待搜索区域。根据受灾区域面积的不同和可支配资源的数量,
可以根据街道(或其它易于辨识的标准)来划分搜索区域。按照面积比例,即将资源配置
到每个待搜索区域。这种区域划分的方式对于面积较小的搜索区域较为适用;但是对于较
大的区域——例如一个城市或城市的一部 分来说,由于资源限制,这种方法则并不实用。
o 第二种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类别受灾区域的搜索优先级。应优先考虑对被困人员较
多的区域进行搜救;在最可能有幸存者的地区(根据建筑类型来判断)以及潜在幸存人数
最多地区(根据受灾地点的用途判断)优先展开营救;例如学校、医院、疗养院、高层建
筑、住宅区和办公楼等。
2)接下来要合理配置搜索分队
· 地震搜索行动通常配置两支搜索分队,每支均可作为xx队伍或后续队伍,从而持续
交替执行任务。
· 一支搜索分队应该包括:
o 队长:分队的{ldz},概括情况并记录信息,与指挥部联络沟通,描述细节和提出建议。
o 搜救犬专家:执行搜救犬搜索并对发现的幸存者进一步确认。
o 技术搜索专家:执行电子仪器搜索。
o 医疗急救人员:为幸存者及参与搜救人员提供医疗急救处理。
o 结构专家:评估建筑物稳固性,并提出支撑加固建议。
o 有毒物质处理专家:监测搜索区域及周边空气状况,评估、鉴别并标记出毒物的威胁。

o 营救专家:对搜索分队进行辅助,包括为电子监视设备(相机、摄像机)钻孔摆放,并负
责设置监听措施。
· 搜索分队应执行以下操作:
o 对受灾区域内建筑物进行侦查评测。包括建筑物结构、估测和系统报告。这项工作对于确
定搜救优先级、评测和进行系统报告等工作非常重要。
o 幸存者位置确认。包括搜救犬、仪器和人工搜索对幸存者位置进行确认;幸存者位置应该
被明确标示。(使用粉笔、红布/线等醒目的物体)。
o 对于危害的鉴别和标示。评判任何潜在危险,例如建筑物的悬空部分、结构不稳或者潜在
坍塌区域、有害物质、煤气、水电等。危险区域应该用警戒线标示并管制。
o 对受灾区域内部及周边的基本空气情况进行评估。
o 对搜索区域进行信息概括并列出所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向搜救行动指挥部报告搜索发现,
并就搜救优先顺序安排提出建议。
· 在搜救行动中,下列装备是必需的:
o 电锤钻、凿岩机;
o 电锤钻、凿岩机;
o 监听设备;
o 空气监测设备;
o 标记材料(如粉笔、红布等);
o 警示设备;
o 医药急救包;
o 个人工具包——配备到每个人。
3、在地震救援中如何展开营救行动?
1)首先营救行动必须在统一协调中前进,必须有明确的营救目标和统一的管理
o 每个营救地点都必须指定一人专门负责协调,统一指挥。他们拥有现场的全权人事调动权,包括
调度那些本属于其他编制,但目前在这个营救地点工作的人员。

o 大型且复杂的搜救行动有时需要两支或多支营救分队合作。当两支或多支营救分队在一起合作时,
搜救行动指挥部应该指定其中某支队伍的队长为此营救地点的全权负责人(这个人事任命一定要
传达到所有参与搜救的人员)。在大型且复杂的搜救行动中,必须配备一名安全负责人。
2)有效协调外部资源和人员
o 获得营救分队以外的人员或组织的帮助往往是很必要的。这些帮助可来自于军人、公用设施承包
商、重型设备操作人员等等。搜救行动指挥部应及时协调获得这些外部资源的协助。
o 有效管理和指挥搜救分队之外的资源,对搜救行动的整体安全和效率非常必要。
o 此类人员应配戴明确的标识以表明身份(可以考虑使用警戒线作为臂章)。
o 提供防护眼镜、安全帽等基本安全装备。
o 密切监督没有(或很少)救援经验的工作人员。
o 提供基本的安全和危险评估指导
3)对进入和离开救援地点要有效控制
o 必需制订并遵守进入和离开救援地点的规定
o 为了保障安全和提高搜救效率,搜救人员必需遵守规范、一致的管理流程
o 与不此同时,营救专家应严格管理整个受灾地区。管理工作包括:
· 危险状况评估和解决办法
· 关闭所有水、电、煤气等基本设施
· 确认和标识高危地带
· 确定营救区域
· xx无关人员
· 安排场地进行器械装备
· 完成搜救地点评估和确定行动计划之后,召集简短会议通报情况

4)分阶段展开现场营救
在强烈地震坍塌现场中的搜救行动可分为五个阶段:
o {dy}阶段:评估坍塌区域;
· 搜索区域内的可能幸存者(在地面上/被掩埋);
· 评估结构稳定性;
· 评估水电气设施状况,并关闭设施以确保安全
o 第二阶段:迅速、安全地转移地面幸存者
o 第三阶段:搜寻并探察所有空隙和坍塌建筑物中的空穴,以发现可能的幸存者
· 本阶段可使用喊话设备
· 只有经过训练的搜救犬或搜救人员才可对空穴/可进入空间进行搜救
o 第四阶段:确定幸存者位置后,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有选择性地移除建筑物残骸
o 第五阶段:大规模清理。通常在所有已知幸存者均被安全转移后才可实施大规模清理
5)分优先级展开现场营救
坍塌现场情况危急,最艰难的决策,是在营救资源不足以同时应付所有搜救机会时,须
迅速做出决定营救先后。发生这种情况时,营救分队必需考虑以下的因素,确定所有搜救机
会的优先级:
· 幸存者生还的可能性和耐久能力
· 搜救难度和所需时间
· 搜救行动的预计结果(例如对一人的救援应让位于对两名或多名幸存者的救援)
· 搜救人员的安全

6)地震营救中的跨团队协作应该如何展开?
· 在营救队伍中应该有建筑结构专家。
· 危险材料专家应当协助搜救队伍鉴定危险物品、评估建筑物周围和内部空气状况及后续的再次评
估。
· 医学专家应当提供医学评估、对幸存者实施救治。搜救人员应当确保医疗人员能尽快接触到幸存
者,这可能需要临时停止搜救工作。
· 重型设备专家应当在搜救工作需要起重机、重型搬运机等设备时提供建议。另外,他们必须作为
搜救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络员,保证双方有效地沟通。
· 技术信息专家对营救行动的进展进行记录。
· 搜救团队主管需要整合其他人员,包括公用事业、执法、xx及志愿者。
7)如何保证营救人员的安全?
必须事先让所有参与搜救人员明确了解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比如,警报可以按下述方
案鸣响:
· 暂停行动/保持安静:一声长笛 (持续3秒)
· 撤离该区域:三声短响(每次1秒),暂停一下,再次重复,直至所有成员撤离
· 重新开始行动:一长一短
8)如何保证被营救人员的安全获救?
· 在营救过程特别是人工营救过程要中要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xx、敲击声;
· 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 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 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xx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
刨挖;
· 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 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注意:救人要以先近后远为原则,在{zh0}时机抢救需救援人员。其次,现救护容易救助的
人员和有体力的人可以有助于更好开展后面的救助工作。
l 如何对营救出的伤亡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1、首先一定要对营救出的伤员进行检伤分类
因为我们是面对大量的伤病员,但我们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对伤病员进
行检伤分类,就是检查你的伤势分类,根据受伤严重程度排列救治优先级。
国际上通行的统一检伤分类标准是一般分为四类,用颜色表示是红、黄、绿、黑四种
颜色,依次表示伤势最严重的、危在旦夕的伤员,一般严重需要及时救治的伤员,以及伤势
比较轻暂且可以不做处理的伤员,和已经死亡不需要救治的伤员。
在地震救援中,常常需要根据病人的伤势和检伤分类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针对病人
的伤势安排救治方式。
2、其次根据病人的伤势和具体受伤部位作出有效救治
有统计表明在地震灾害中,骨折(包括脊椎和四肢)约占总伤员的55%~64%,软组织
损伤占12%~32%,其余为内脏伤和其他损伤。骨折伤的顺序为四肢、骨盆、脊椎、肋骨、
颅骨。脊柱骨折约占骨折人数的1/4,其中造成截瘫者占37%。但死亡率{zg}者为颅脑伤,

达30%,其次为胸部伤,死亡率占25%。创伤性休克和大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地震
灾害中,的救治方式一般为:
1)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要及时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在脱险的同时进行检伤分类,标
以伤病卡,并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现场抢救
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准备转运至适宜的灾区医院。
v 呼吸困难:清楚病人口鼻中的异物,采用仰卧压胸等人工呼吸的办法恢复病人气息
v 大出血:一个人失血达到人体血液总量1/3就有可能死亡。止血方法:将手帕压在出血点
v 骨折:对有伤口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立即封闭伤口。{zh0}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
再用布带包扎。 另外,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
2)早期救治
灾区医院对接收的伤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纠正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抗
感染,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
协助灾区医院做好救治伤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上报。
3)伤员转送。
超出灾区医院救治能力的伤员,灾区医院要写好病历,在上级救灾防病领导小组统一安
排下,及时将其转往就近或指定的后方医院,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另外,志愿者也需要协助医生,做好切实做好xx隔离、个人防护等处理工作,防止交
叉感染和污染。

l 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急救医疗措施?
A 紧急抢救技术之止血
首要的判断出血的性质:
(一)出血的特点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xxxx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
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
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
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
深处的{dy}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
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
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
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
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xx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用于小动脉、静
脉及xxxx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
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②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图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长带子将腿紧紧固定在躯于上。
注意事项:
有骨折和怀疑骨折或关节损伤的肢体不能用加垫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痛。使用时要
经常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血液循环xx被阻断,要每隔一小时左右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
钟,防止肢体环死。
4、止血带止血:
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因止血
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
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
先在缠止血带的部位(伤口的上部)用纱布、毛巾或受伤者的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
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两圈,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绞紧止血:
在没有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手边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缠
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③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
环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必须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平整的垫子垫上。
上臂避免绑扎在中1/3处,因此处易伤及神经而引起肢体麻痹。上肢应扎在上1/3处,下肢应扎在
大腿中部。
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在一般情况下,上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2-3小时,每隔40分钟至50分
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血液循环,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指压迫止血,将止血带松开1-3分钟之后再
另一稍高平面绑扎,松解时,仍有大出血者,不再在运送途中松放止血带,以免加重休克。
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留,应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绑止血带,不必放松,直到手术截肢。

上好止血带后,在伤者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尽快送医院处理。
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
5、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xx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
鼻、宫腔等部位的出血
包扎止血法
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
操作要领
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xxxx出血。用xx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
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
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
2.加垫屈肢上血法:在上肢一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
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
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
3.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
的中部。结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书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
外侧打结固定。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四十分钟放松一次。
注意事项
1.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2.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

B、紧急抢救技术之紧急包扎
(一) 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
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 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
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
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
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二)包扎的材料
1. 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将三角巾的顶角折
向底边的中央,再)F艮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一定宽度的条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央偏
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2. 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 4、 5、 6、 8、10厘米6种规格,供包扎实际需要
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护
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三)包扎的方法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
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
2. 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
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
3.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 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
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才丁结固定。 包扎双眼时,
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
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至下领处打结固定。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
顶角才丁结固定。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
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
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

侧腋下打结固定(见图24)。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
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
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邯,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内侧打结固定。 包扎手、
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
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寸丁结,另
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时,可将绷带作环
形重叠缠绕,每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xx复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dy}圈绷带斜置,环绕第二或
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
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板和敷
料。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包扎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
的螺旋反折法,此法与螺旋包扎法子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须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
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开伤口和骨突起处。

l 地震救援人员应如何展开地震遇难者的xxxxxxx工作?
1、尸体的鉴别
尸体鉴别是地震灾害中的一个难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
v 亲友辨认;
v 指纹和牙齿记录;
v 医用植入物的记录;
有条件的为遇难者保存个人物品以供识别或者为尸体拍照。
2、xxxx
在清理大量尸体时,可能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所以应除恶臭,可戴用活
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尸体的手要带手套,特别要注意防止手部外伤,以免沾有xx毒
素引起中毒。进行清理尸体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另外,进行尸体清理工作的人员,
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
大量xxxxx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对少数
患甲、乙类传染病人的尸体,可以在彻底xx后用尸袋密封后,运致开阔地焚烧。但必须注
意,工作人员应在焚烧点的上风侧,避免吸入中毒。另外,WHO建议,可用石蜡浸泡尸体
后,就地焚化,以免疫情扩散。
唐山大地震期间,有大量xxxxxxx,但是,一时又很难找到不污染周围环境的处
理场所。当时,不得不选在远郊区的一个大深坑,进行尸体掩埋。为防污染,采用了大量的
漂白粉xx处理方法,即在坑内,以一层漂白粉,一层尸体的掩埋。用这种方法处理了大量
尸体后,经过几次对周围水质与土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掩埋尸体后,没有对
地下水和局部土壤造成污染。在非常时期,这可能是一种应急的、特殊的卫生处理措施。

l 地震救援人员要进行的其他协助性的工作有哪些?
1、疾病监测协助
自然灾害发生以后,由于人员的密集和流动以及卫生环境的恶劣,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因此志愿者要协助进行一些疾病的监测工作。
xx人员的群发病症、蚊虫的肆虐程度等可能引发疾病的现象。
2、避难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
基本环境卫生及环境卫生工程包括供水及废水处理、垃圾处理、食物管理、疾病传媒的
控制。特别是垃圾、污物的xx、集中大面积及高浓度xx所致的后续卫生情况、灾区重建
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等。以便真正做到持续的卫生防病。
需提前给儿童进行适当的接种,同时还应抓住时机对临时住处的居民进行卫生宣传教
育。
1)水源周围的卫生清理
地震后的供水除一般的xx性和化学性污染外,还存在尸碱中毒的危险。为防止饮水的尸碱中毒,
必须尽快对水源周围的尸体进行xx,同时还应对局部环境进行认真的漂白粉xx处理。另外,用砂滤
或碳末、明矾混凝过滤、吸附等,也可以去除水中的尸碱和xx毒素。
2)防止食物中毒
首先必须抓紧时间确定食品是否属于条件可食。唐山大地震是根据感观指标(即按食品的色泽、粘
度、弹性与气味四方面)进行食品的分类处理。
3)环境卫生管理
在强地震后,大量的建筑物倒塌、瓦砾不能及时xx。而瓦砾堆缝隙下又极有利于蚊蝇滋生,而且
又是喷药xx的盲区。在高气温条件下,很容易为中毒与传染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因此,所采用的消杀
灭方法必须要仔细、深入和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只要不间断的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喷药,蚊蝇的滋生是完

全可以控制的。
3 救灾货物的分发与调配
救灾物资的分发一定要遵循节约、公开、公平的原则。物资应以满足幸存者自己难以解
决的要求为标准。
受灾群众在经历过灾害后容易导致安全感缺失,因此救灾物资一般都处于非饱和状态,
因此一定要节约发放。同时组织好现场的秩序,避免发生抢夺事件。
发放物品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物资的发放情况要及时公开。
发放过程中,组织好措辞,稳定群众的情绪。
l 如何对地震受灾群众进行信息传达和心理安抚?
1、信息传达
志愿者的任务是将准确可靠的灾情消息以适当的方式转达给灾民。政府是灾情和救灾工
作最xx的信息源,如果政府的正式沟通渠道不畅通,谣言就会迅速传播。这些谣言既有不
法分子的恶意编造,也有受灾情影响的群众对灾情猜测和预期的演变。谣言会造成巨大的社
会恐慌,给政府救灾工作带来额外阻碍。志愿者获得、传播可靠消息显得尤为重要。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志愿者要保持冷静和耐心,考虑到受灾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也
要把客观情况描绘清楚,鼓舞大家利用可靠消息做出最积极的反应。
2、灾民心理安抚
受灾群众都有程度不同的“创伤后应急综合症”。受灾群众在躯体上、生活功能上和心
理上会被较大影响。在躯体上具体表现为:食欲降低、睡眠差、胸闷、xx、头晕、全身乏

力、害怕噪声;在生活功能上表现为:处理日常生活困难,生活规律混乱;在心理上具体表
现为:情绪低落,易受惊吓,容易精神紧张,对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感等。
心理救助和物质救助一样重要。为了让心理干预真正起到效果,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每
一个被干预对象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3到6个月的跟踪回访。
对于年纪小、创伤较重的对象,医生们还将对其长期跟踪。
在安抚过程中,需要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三个难题:
不能面对现实:
要引导灾民理智地认识到,失去的已经失去了,再也不能挽回了。一味地囿于痛苦和悲哀悲哀中,
除了伤害自己的身体和消磨自己的意志外,于还会误了当前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意义重大的事情。
所以,要面对现实,尽快从悲伤痛苦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增强自信自强心理搞好家园的重建工作。
纠正错误认知克服焦虑心理。
心有余悸、紧张焦虑:
灾难使受灾群众对未来生命、生活和生产缺乏安全感,经常会无缘无故地紧张、担心、害怕。有
的甚至会对生活感到茫然。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认知,既要看到当前的困难,更要看到未
来的光明。同时,我们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
和生产上的实际困难,坚定战胜灾害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xx抑郁心理重建生活信心:
郁悲观是灾后存在于灾民中的另一种负性心理。除一些损失惨重,家破人亡的灾民外,还有一些
灾民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情抑郁,情绪低落;对周围发生的人和事反应冷淡、不感兴趣、感情淡漠;
经常唉声叹气,自卑感重,埋怨自己命苦,对自己的未来表现出无奈、无助、无望感。我们要通过
实际行动,帮灾民xx这种挫败感。

震后心理辅导手册
“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了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 温总
1、 遇到地震的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情绪与身体反应?
情绪反应
身体症状
&1056807; 害怕 &1056807;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1056807;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1056807;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1056807;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1056807; 无助感 &1056807;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1056807;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1056807; 悲伤、罪恶感 &1056807;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1056807;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1056807;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1056807;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1056807;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1056807; 愤怒 &1056807;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1056807;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1056807;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1056807; 重复回忆 &1056807;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1056807; 失望 &1056807;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1056807; 希望 &1056807;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1056807; 疲倦 &1056807;发抖或抽筋
&1056807; xx &1056807;呼吸困难
&1056807; 作恶梦 &1056807;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1056807; 心神不宁 &1056807;恶心
&1056807; 记忆力减退 &1056807;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1056807; 注意力不集中 &1056807;子宫痉挛
&1056807; 晕眩、头昏眼花 &1056807;月经失调
&1056807; 心跳突然加快 &1056807;反胃、拉肚子

2、 我们该怎么样克服自身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l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与亲人朋友或者周围的人一同分担悲痛
l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l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l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l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l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l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l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3、 作为心理辅导志愿者,哪些人是我们需要重点xx的人群?
注:此问题适用于志愿者(家长、教师、记者、医护人员均可随时承担心理辅导的责任)。
l 青少年尤其是孤儿,残疾人、老人(尤其是丧失了亲人的);
l 经历了地震时强烈刺激和惊吓的所有灾民;
l 目睹了灾区和灾民惨状的救援者(医护人员、战士)、志愿者
4、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² 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
例如:
l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l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l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l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
难有关
² 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
例如:
l &1056807;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l &1056807;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l &1056807;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l &1056807;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l &1056807;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l &1056807;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l &1056807;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l &1056807;接触令人想起创伤事件的事或物时,产生焦虑和恐惧

² 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
例如:
l &1056807;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l &1056807;易怒或爆发愤怒
l &1056807;注意力集中困难
l &1056807;过度警觉
l &1056807;过度的惊吓反应或过分警觉
另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也请特别注意:
l *有睡眠障碍或食欲变化
l *记忆出现问题,包括难以回忆创伤事件的某些方面
l *分心,无法集中注意于工作或日常活动,难做决策
l *无端哭泣,感到绝望和无助
l *感到紧张、易怒、情绪多变、特别焦虑、抑郁;
l *无由的闪回、心跳加速、出汗、难以集中注意和决策、迷惘
l *情绪反复
l *人际关系紧张
l *身体症状(xx、恶心、胸痛)
5、 儿童和青少年在震后会有哪些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
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
现出来。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
稍异于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l ˙害怕将来的灾难
l ˙对上学失去兴趣
l ˙行为退化
l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l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吸手指头 ˙尿床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xx
˙说话困难(例如: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
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易怒 ˙哭诉
˙黏人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逃避上学 ˙在同伴中退缩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青春期前(11-14岁)
˙睡眠失调 ˙食欲不振
˙在家里造反 ˙不愿意做家事
˙学校问题(例如: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生理问题(例如:xx、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失去与同龄人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龄人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
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xx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 ˙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龄人,他们特别容易因同龄
人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l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l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l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l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l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l ˙变的容易紧张
l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l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6、 如何对震后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
注:此问题主要适用于教师,其次部分适用于家长、志愿者。
对学前阶段的儿童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
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
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l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
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
代。
l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l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zh0}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
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zh0}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l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l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
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l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儿童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
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l &1056807;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
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
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l &1056807;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
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
「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l &1056807;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l &1056807;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
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l &1056807;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划演练。
对初高中阶段的儿童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龄人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

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l &1056807;同龄人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
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
是正常的。
l &1056807;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
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l &1056807;设定专题讨论,如「小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
的搜集数据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l &1056807;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
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l &1056807;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
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l &1056807;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
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7、 灾区恢复上课后,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
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
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
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
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在此,
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
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虑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
简化成四个步骤:
1事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
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
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ldz}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
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
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2 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dy}个想法是什么?在
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
教师或团体{ldz}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3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
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
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
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
行为有哪些?」
4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
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
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划。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
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
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1开放式问句
(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8943;&8943;
(2)你会怎么做?
(3)我希望你说一些&8943;
2使人成长的气氛
(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2)专注
(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3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1) 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
经验中)
(2) 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3) 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
生的肩膀)。

4倾听时需要
(1) 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2) 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
情上。
(3) 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
静,更有利于倾听。
(4) 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5) 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6) 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7) 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
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8、 一般地震的幸存者或没有经历灾难的志愿者可能出现什么症候,以及如何进行
自我调整?
你可能出现的症候包括:
l &1056807;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l &1056807;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l &1056807;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l &1056807;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
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l &1056807;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
周围的人。
l &1056807;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
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l &1056807;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
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l &1056807;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l &1056807;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l &1056807;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
l &1056807;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l &1056807;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9、 心理辅导志愿者在提供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
整?
然而,当您在灾区或通过其他通讯工具面对灾民,试图帮助灾民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
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l &1056807;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灾民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l &1056807;为灾民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灾民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
影响个人情绪。
l &1056807;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灾民,却因为灾民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l &1056807;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l &1056807;可以与其它志愿者讨论,相互支持、鼓励;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及专家的指导。
l &1056807;对灾民多些包容。灾民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非常行为。
l &1056807;确认灾民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地震自救手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