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龙:做晶硅电池乘风破浪的护航使者_视觉龙_新浪博客

——常州视觉龙技术总监丁少华专访

在曾经一度繁华又一度艰难的光伏行业的发展轨迹中,从狂热到冷静,解读出光伏产业洗净铅华后,迎来的是更为理性而平稳的发展步调。这一点,从第六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上多个专家一致强调行业检测技术及设备在为行业保驾护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得以印证。也由此,光伏检测设备领域在论坛现场成为了诸多目光的聚焦点。

会议现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带着专业硅片检测技术的学者“赶集”而来,经过一番简单的交谈,笔者了解到:他,是常州视觉龙技术总监 丁少华博士。

企业是行业的细胞,通过剖析一个企业去展望整个行业,或许不是很全面,但我们能了解的更生动一些,于是十分感念丁总在嘈杂的氛围下接受了《光伏信息》报的采访,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给读者。

强强联合 深入光伏领域

常州视觉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8月,是深圳视觉龙科技有限公司在常州的分公司,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营方向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辅助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

丁总指出,由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光学检测设备在世界市场上出现的时间也不长,目前这类设备的发展状况跟67年前激光加工设备一样,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前景堪好,因为智能光学检测设备必将被广泛使用于各个生产和制造行业,取代人眼从事精密、繁重、危险的工作。

深圳视觉龙公司团队自2002年成立至今,长期从事图像处理及光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大量应用于汽车、电子、半导体、包装印刷、五金、通用制造等行业,具备了介入硅片检测领域的基础条件和实力。于是,早在2007年就开始xx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光学检测,并着手进行相关检测设备的研发,20095月与美国合作伙伴Adept公司联合参展SNEC光伏大会,展出针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光学检测模块Eclipse.2010年的SolarCon2010光伏展上,正式推出针对太阳能硅片的检测设备iOI-Wafer-156,功能包括:硅片几何尺寸测量,3D厚度测量,TTVLTVWarp测量,以及微裂、孔洞、崩边、缺角、水印等表面外观检查等,为行业增色不少。

检测设备市场前景堪好

目前,硅片及组件检测设备的市场保有量是多大?想必是很多开始xx这个领域的人都想知道的。丁总分析,按照当前光伏产业的产能规模,初略的估计在世界范围内光学检测设备在该行业的市场份额为5亿美元左右。按照中国光伏产量占全球27%的比例来计算,这个市场目前在国内的潜力是1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按照每年50%的增长,35年后该市场可增至4050亿人民币。

视觉龙的经营方向就是为国内外光伏行业客户提供适用的光伏产品,如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自动光学检测机。经过本次展会,已经有不少于5家国内的xxxx表达了试用和购买意向。

与行业同仁一道培育市场 做大蛋糕

目前在国外,尤其是德国,在光伏业内制造企业大量采用光学检测设备并将其用于自动生产线上的在线检测。检测设备供应市场一下子涌现出很多的公司,如ATM VisionBalserGP SolarKLA-TencorTordivel等等,这些公司如ATM Vision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几年的积累已经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国内企业如3i Sys,还有台湾的一些企业在电池片EL检测方面也有产品在销售。因此,曾经虽然只是隐藏在光伏行业幕后的一个细分领域,却也有着激烈的竞争,但竟与合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互通有无,才能为光伏行业更好的保驾护航。视觉龙公司的iOI-Solar产品线是基于国际市场对于光伏产品光学检测机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的标准设计,目标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逐渐获得国内市场份额,跟国外同内外同行一道共同开拓、培育国内市场。

用真心铸造诚信名片

据了解,目前光伏行业的硅片、组件等检测设备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认证机构给予我们专门的认证,那么视觉龙是如何征得客户的信任和依赖的呢?

丁总给出的答案是,新兴市场的开拓充满着艰辛,但也存在大量的机遇。在不存在行业检测和检测机标准,也没有认证机构提供认证的情况下,客户验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没有行业标准,我们需要跟客户制定好验收标准协议书,规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为了让客户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产品,视觉龙制定了公司的业务流程,为意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评估、测试和现场试用,真正帮助客户用上、用好光学检测机,提升客户的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改善生产效率。客户用好了,满意了,我们自然就有了回头的订单,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就是用心做事,用心服务。

以攻为守 逆水行舟

说到2008-2009金融危机带来全行业的低迷,丁总感慨颇多,身处感知力较强的光伏行业的一个服务领域,视觉龙当然也有许多切身的感受了,一时间订单少了很多了,客户停止采购了,甚至取消订单的都有。很多企业将新设备的投入降到2007年前的25%或更低。有人讲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如机械手等,往往是{zh1}上的,却是最早取消的。怎么讲?经济好的时候,等生产设备都上完了,{zxj}了,才上自动化设备和检测设备。经济不好时,{zx0}被砍掉的预算往往也是检测设备。

但是,2009年视觉龙公司没裁员没减薪,而是修炼内功,大胆投入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硅片检测机就是去年完成的。当经济恢复之后,相信这些努力一定会为企业赢得竞争力和新的市场机遇,丁总深信主动出击永远是最有力的防御。

客户体验是产品{zj0}检验标准

说到检测设备,恐怕目前还有很多光伏企业迷信着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那么国产检测设备与国外的还存在哪些差距?国产设备厂商又如何拉近这个距离并赶超?装备国产化的口号已被国人提出了,检测设备是否能包括在内呢?《光伏信息》较为xx这一话题。

丁总也对此饶有兴趣,国产设备往往是推出的时间比国外产品晚,没有先发优势。站在客户的立场,肯定是优先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 像光伏制造设备,前几年也是大家都选用德国的产品,但近两年国产设备,如48所的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xxxx所采用;检测设备也会是这样,等客户用过了、满意了,也会接受国产的检测设备,毕竟价格和服务方面,国产设备供应商更贴近,也更贴心。视觉龙公司的产品尽管是标准化设计,但也能为客户的一些特别要求提供定制服务。

国产设备往往缺乏国外xxxx设备所具有的大量客户体验,经验不足,产品认知度较低。随着经验的积累,投入的增多,国产设备也能迎头赶上。SMT 行业的AOI(自动光学检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在20042005年,国内还没有本土的AOI产品,国内厂商只有接受国外高价格的产品,使用量也很小,因为国外产品买不起呀。当国产产品,如神州视觉的AOI推出后,刚开始也是没人接受,客户是将信将疑。国产产品采用了PK战术,提供免费测试并跟国外品牌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并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的性能。到后来,客户接受并喜欢上国产AOI,由于国产产品的价格定位较低,客户开始大量采用,因为他们买得起AOI了。再后来,有国外品牌对中国说Bye Bye,不得已只得放弃这片市场,国内品牌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恐怕,太阳能行业的检测设备也许会按照相同的模式发展。

为客户解读“去自动化”弊端

作为光伏行业的上游服务企业,通过自己市场的变化,也能够较为准确地去预测一些行业发展的变化趋势。丁总回想起了自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机器视觉展VisionChina2010上,跟VDMA(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的总裁Patrick Schwarzkopf一席谈话,颇有感触。德国的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及时投资于自动化的,现在99%以上的都死掉了。当然他是用英文讲的,但大意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决定制造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品质和成本。恰好,自动化带给制造业的就是产品品质的保障,以及降低的生产成本。  

此外,丁总最近又走访一些企业,发现咱们国内的企业有种普遍的去自动化的特点。从他们的生产线看,就是把国外同业采用的生产线引入国内,用的是同样牌子的设备,产线的组织也差不多;不同的是,凡是用自动化的地方,如机器人搬运、光学检测等,都给拿掉了,像摘芹菜叶子一样全部给摘掉了,只剩下芹菜帮子。这种去自动化的结果,丁总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效率下降:因为采用了工人作为不同工位的衔接,使得产线生产速度慢下来了,生产效率降低;往往设备在等料,比起用机器手来,连产线{zg}设计速度的70%往往都达不到; 二是质量没法保证:作为产品质量检测的环节被去掉,或者干脆不检,或者用人工检测代替,没法保证产品品质;第三点就是废品率上升:手工检测或搬运接触产品,会造成产品,如光伏硅片、电池片破片率上升,或造成隐裂。

如此分析,真是得不偿失!反思这种去自动化的原因,大概是国内制造业内流行的一种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制造业之成功榜样的经验好像就是将手动做到{jz},拒绝自动化。  搞到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在规划、建筑生产车间的时候,甚至都没有给将来的自动化改造留出空间。

国内企业制胜 自动化是利器 

因此,丁总呼吁国内光伏业的有志之士应该会选择自动化,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企业能否成功最终还是看你能否在竞争中胜出,而致胜的法宝就是品质与成本控制。当大家的管理功夫发挥到{jz}时,还有什么能帮助企业成功胜出呢?那就是看谁能找到致胜的武器,丁总认为这武器就是自动化。德国的制造业{sjlx},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借鉴。那么自动化能帮助我们什么呢?

丁总简练地用两句话概括:提升品质,降低成本。 提升品质很好理解,机器比人更可靠。降低成本就不那么直观。投入自动化设备好像是成本上升了,但自动化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抵消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的功效,最终能帮企业降低制造成本,为竞争赢得价格优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视觉龙:做晶硅电池乘风破浪的护航使者_视觉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