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发布《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定制话机不得内置固化的SP(增值业务提供商)代码、SP服务链接以及SP客户端软件。同时定制方(基础电信运营商)不得在定制话机上锁定网络,在定制话机上提供自营增值业务时,不得限制消费者使用其他增值业务服务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南方都市报 )
缘起3·15期间,手机内置SP服务吸费陷阱被曝光,有观点称此次工信部重拳出击,就是为了堵截此漏洞。加上此前运营商纷纷表示会进一步加强对SP的监管力度,可谓双管齐下。工信部方面同时指出,规定自发布起立刻实施。
堵截SP吸费从幕后走到台前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手机内置违规SP吸费再次被曝光。随即有消息透露,国家审计署进驻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调查其合作SP的情况,尤其是资产总额。记者更从地方运营商获悉,国家审计署专项调查组还深入了三家运营商的地方公司进行相关调查。
几乎在监管部门行动的同时,三大运营商已开始出台措施进行整治。据透露,中国移动在3月25日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中,讨论暂定三个月内SP业务全部退出没有入网许可证的山寨机(包括xx手机),否则一律停止业务。
而近日工信部出台的规定,则从国家监管机构层面对运营商自身定制手机的入网许可、定制规范进行了详细的确定,一方面打破了运营商为各自定制手机设置的壁垒(限制其他运营商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被视作工信部重拳出击捣毁SP吸费陷阱的行动启动信号———先从最易于监管的定制手机开始。
随着规定的公开颁布和即刻实施,同时也标志着堵截SP吸费陷阱从行业内部走到了台前。
规定本身对大多数SP约束力甚微
乍看之下,规定重拳出击让合作SP违规行为的运营商本身也受到了限制,多少有些讽刺。但这恰恰也反映了运营商与SP之间牵扯不清的复杂关系问题,毕竟随着语音业务A RPU值进一步降低,增值业务已然成为运营商重要的收入来源。根据中国移动2009年财务报表显示,中国移动2009年增值业务的收入为1300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29%。
由于该规定仅仅是对运营商定制手机进行监管,而对于吸费陷阱真正的重灾区———非定制手机和山寨机并无约束力,目前起到的更多是震慑效果。华捷咨询电子消费行业分析师李元凯便认为,如果工信部能在手机入网许可申报的时候,就将固化SP服务问题堵在门外,这样效果会更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定制手机靠工信部约束,其他手机则靠运营商来约束与自己合作的SP服务商。
至于此次规定主要涉及的主角之一SP,反应并不大。有广州本地SP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运营商定制手机中固化的SP服务,大都来自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当然,同时也是最为规范的部分。至于“挖掘”吸费陷阱的SP,大都属于中小型,反而不在受影响之列。
李元凯则重申,这更需要工信部进一步扩大禁止手机固化SP服务的监管范围:“这或许只是{dy}步,不妨静待相关部门的下一步动作。”
本报记者 方南
(南方都市报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