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进化史_新周刊_新浪博客

音乐便宜了,音响才有价值
“漫步者”进化史

 

如果声音也是产品,它的用户已经分流了,声音本身可以赚点钱,而播放声音的相关设备能赚到更多的钱。

 

文/胡尧熙

 

台湾xx黄舒骏在老歌《改变1995》里唱“全美国都在rap,全台湾都在R&B,只有流行,没有音乐”,这基本可以看作是音乐界的现实。除去创作上的偏差,音乐工业的发展也在对音乐本身施加影响。CD干掉了黑胶唱片,让激光唱片彻底取代密纹唱片成为播放器里的主流介质,随后,技术达人破译了CD的编码,学会了把音乐从光盘里剥离出来做成电脑文件,MP3就此诞生了。1999年,一个叫肖恩·范宁的美国东北大学学生缀学,开始研究一种叫P2P的互联网共享技术,他成功了,至此,大部分音乐变得免费了。如果非要说中间有什么不xx,那就是像很多产生过重大影响,改变某个产业生态的互联网项目一样,大部分P2P软件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在技术上是划时代的,在商业上是失败的。
苹果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从数字音乐中赚到钱的公司,凭借iTunes音乐商店的号召力,iPod在全球的销量居高不下,只要付出0.99美元,用户就能下载一首歌到自己的iPod硬盘里,还能把它转录到iPhone里。乔布斯开创了一个最简单明了的盈利模式:音乐本身可以赚点钱,而播放音乐的相关设备能赚到更多的钱。
随着越来越多的声音被塞进各种播放器,人们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把它们还原出来,音响爱好者的群体也逐渐壮大起来。但那种发烧友级别的Hi-Fi音响市场已经越来越窄,取而代之的是连上电脑就能即插即用的多媒体音响,更简单,更便宜,对付MP3已经绰绰有余。
世界上至少有90%的多媒体音响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大多发源于北京海淀区,“超音速”、“狂人”、“国立”等早期品牌都是从这里起步,张文东的“漫步者”音响也是同样来自于这个地方。今年3月,“漫步者”成为中国{dy}家在A股上市的多媒体音响企业。“音响产品的市场可以划分成两个大的部分来看,一部分是我们所说的多媒体音响,主要是指电脑配套的音响产品,这个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中是高速发展的,而且随着国内PC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这个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快速的成长;另外一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家用音响,包括我们曾经熟悉的组合音响、Hi-Fi音响等产品,这个市场在这些年确实会显得不那么景气。”张文东说。
“漫步者”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多媒体音响品牌,张文东认为这仍旧得益于声音的电脑化,但同样是电脑化,电影和音乐的走向截然相反,“大部分电影在内容上越来越简单化,但表现形式却在提高,从IMAX胶片到3D技术的兴起就看得出来。即便是用电脑看视频的人,也会去下载高清电影。但音乐不一样,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在走向简单化和平民化,虽然很多产品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zh1}的结果是,声音的表现形式比以前更廉价了”。张文东认为,这种趋势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现,当时CD还没有普及,电脑多媒体的技术还没有出现,所以最初他只尝试去给随身听做配套的带功放的音响,一个简单的音响组合系统。“漫步者”最早一批产品零售价是400多元一套,这种产品和那些动辄上万的Hi-Fi产品相比,音质虽然还不能看齐,但价格相差悬殊,出来后的效果就像iPod一样,很快成为廉价音乐的传播者。
张文东认为,音响行业有一个特色,尽管受xx度不如电脑、互联网等行业,国际化程度却大大超过后者,大部分产品都是国外的设计师操刀。对真正的发烧友而言,多媒体音响满足不了任何需求,“像丹麦xx那样的产品我们肯定做不到,但如果把声音看成一个商业市场,它已经分流了,最{dj0}的万家要求的是木制产品,声音要纯净,普通人喜欢的就是我们,能够实现70%的{dj0}产品功能,又不用花太多钱”。张文东说,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大趋势,往后走,Hi-Fi音响会逐渐成为黑胶唱片式的怀旧产品,如同电子书挤压了纸质书的空间一样。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漫步者”进化史_新周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