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学

有生命就有垃圾,垃圾与生命同在,或者说垃圾是生命的衍生物。

吃喝拉撒要排便,举手投足要出汗,种地有植物的叶、壳、根等废弃物,汽车有尾气,工厂有污染,房屋装修有甲醛,中药有药渣,买电视、手机、电脑有很xx的装饰盒,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成为垃圾,官场有贪官,贪官也是社会的垃圾。

垃圾应该是一种与正常事物相伴而生、发展相逆的物质或现象。从哲学上讲,垃圾就是矛盾的对立面。事物是矛盾体,垃圾就是事物的对立面的增加和升华,因此再好的事物一旦“对立面”在量上超过“度”就发生“质”变转化成另一种相反的事物——垃圾,即使是原来很昂贵的事物,比如IBM电脑,一旦坏掉,也只能作为垃圾处理,万物之灵长——人死后也是垃圾,必须火化焚烧,使之成为一种体积很小的烟尘。

根据标准不同,垃圾分类迥异。按垃圾出处是否有生命而言,可以分为生命垃圾与非生命垃圾,如动物的排泄物与工厂废物;按垃圾是否是源自工业制造,可以分为自然垃圾与工业垃圾,如庄稼地里的野草和硫酸雨;按垃圾是否是与社会体制有关,可以分为体制垃圾与非体制垃圾,如贪污腐败和经济危机,等等。

垃圾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垃圾也直接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工业革命之后垃圾成为一种支柱产业和国家财政创收的重要来源,垃圾厂、环卫所、火葬场、废品收购站,烟草公司,这些处理垃圾的工厂、公司、行政部门的国家化使得垃圾的生产成为一种合法合情合理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与文化习俗。我们从未怀疑过这样的生活方式,相反,这种生活方式直接成为我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或者说制造垃圾就是我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既然垃圾与生俱来,终生相伴,那就干脆不再去思考其存在的可能性,或者不思考怎样尽可能的减少垃圾,买一个垃圾桶,随手就丢;买一个大衣柜,衣服乱放;公款吃喝high拉;卖淫嫖娼无节制,贪污腐败常态化,总之,因为垃圾思维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人们纵欲、无节制、畸形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思想。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生产肯定、放大和加深了垃圾思维。把生产垃圾是人的本能变成人就是为生产垃圾而存在的动物,社会正在使人垃圾化。

人思维的垃圾化不是偶然的,有其存在的必然因素。

责任感的淡化是其主要原因。我们买电脑、手机时,厂家配置了很多无用的附带产品,附带产品与主产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就是为了达到所谓的“超值(增值)的广告效应”而附加的,是一种买椟还珠的消费策略,一瓶价值5元的豆腐乳本身只需要很小的一个容器盛装,但是加上一个精美的有花纹的紫砂罐盛装价格就至少是10元,消费者看上的不是豆腐乳而是紫砂罐,虽然是买“珠”未还“椟”,但是“珠”比“椟”贵。从垃圾学的角度看,制造商不是在制造腐乳而是在制造垃圾;从消费者心理看,买的不是腐乳其实买的是紫砂罐,而实际上不需要紫砂罐;这种紫砂罐一般而言只是一种艺术品,而不是一种很实用的器皿,除了盛装腐乳外也许很少有他用,等于消费者买回了垃圾。但是垃圾的商业生产不是赤裸裸的直接生产垃圾,而是以生产必须品的方式生产xx垃圾;都是以“必需”的方式呈现在商业社会里。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没有想到这种交换过程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垃圾,因为这种紫砂罐纯属一种高级的商业炒作手段:从艺术收藏的角度看,它不够艺术,但是它有艺术品味;从经济适用角度看,它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或者重复使用的机会很低;这种非艺术非实用的包装品就是现代社会的垃圾。而大量的xx垃圾的生产必然导致相关垃圾公司的建立,貌似这样的垃圾生产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事实上是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垃圾的生产链条中,既被垃圾化又在垃圾化他者。这就是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扭曲。如果把精力和时间投资到创造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其他产品上岂不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使整个社会处于良性循环?这种社会的垃圾观是整个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商业化体现。

追求物质享受是垃圾学的心理学诱因。审美是垃圾生产的另一动机。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买垃圾和倒垃圾体现了潜在的审美思想。一本内容垃圾的杂志,只要是装一个很花哨的封面照常可以卖个好价格,比如用一个性感的女模特放在封面上。倒垃圾其实是为了购买新的垃圾,一则,审美疲劳,“喜新厌旧”厌倦了,想换个口味;比如xx——消费人,不消费其思想而注重消费其肉体,就等于是一种垃圾学的人体消费观;二则是因为家里垃圾太多以至于无法购置新的垃圾,于是就倒掉旧垃圾添置新垃圾,即使是忍痛割爱也得被迫倒掉一部分垃圾。这样就导致了垃圾的体制性增多。

垃圾学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残缺的生活习惯。很多小东西比如笔、书、衣物等,我们常常是使用完毕就随手掉在一边,在我们下次再用的时候发现东西不在。本人就多次丢伞,每次丢伞之后就发誓,下次不再丢,并且强迫自己采取各种理性措施强化自己改掉这一毛病,但是事后依然旧病复发。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一直奔走在去往目标的路上,专心于前进路上进攻的姿势,却很少反顾自己人生的得失、疏漏与垃圾,就像中国的发展模式一样,GDP急剧增长的背后是自然环境的大量污染与破坏——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垃圾;人生亦如此——前半生卖命挣钱,后半生挣钱买命;我们选择的是一种破坏性的人生存在方式;我们追求经济迅猛前进的时候,贪污腐败也成倍增长——社会垃圾;单一的目标和急功近利是人生垃圾产生的直接原因。也许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和紧张的社会关系使垃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和堆积。因此现代人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幸福感逐渐降低。我们身处在一个生产垃圾与消费垃圾的社会。

排放垃圾就是现代人生存的必需技能。人自动调节系统紊乱的时候,心理垃圾就无法自动xx,人就会抑郁、自闭甚至发疯;最终人就会像电脑一样系统崩溃;自然界如果因自动恢复系统被破坏无法xx垃圾就会引发自然灾难,如雪灾、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思潮导致人们只注重索取而不重视修复与调整,最终人类就像一群飘在被污染的海里的鱼类,在满是垃圾的欲望里被吞噬。

垃圾是一种系统,一种机制,一种哲学,一种商业思维,一种处世文化,我们必然会制造垃圾但是不能被垃圾化。人生的垃圾总是在波光粼粼的岁月湖面上折射着欲望的灵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垃圾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