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互联网+”的思考

互联网+成为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当我们在热捧这个词时,有多少认真思考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呢?互联网+会不会重蹈互联网思维的覆辙,从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成为众人唾弃的烫手山芋呢?
  
  什么是互联网+?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事实上,互联网+这种产品模式也不是2015年才有的。互联网也的确已经变了我们身边很多的传统领域,尤其是在餐饮娱乐领域,互联网+早已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加餐厅诞生了众多的团购和外卖网站;互联网加婚姻交友,诞生了众多的相亲交友网站等等。
  
  我国家装市场容量目前已超过4万亿元规模,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值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巨大的市场吸引着相关产业链的龙头。互联网的介入,让市场开始变得不同:标准化运作逐步出现,散乱市场渐渐透明,设计、材料、施工可一口价搞定,消费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家装。那么,互联网到底是如何变家装行业模式的?
  
  举个例子。金螳螂的家装e站采用O2O模式,以F2C(工厂到消费者的原产地直销)为核心整合供应链,实现去中间化。2014年公司签约475个城市,正式上线运营的城市综合商家110多家。2015年,公司计划上半年完成50个中心仓建设,全年完成2000家左右的城市综合商家布局,全面实现全国范围F2C供应链打通。
  
  对于照明行业。互联网+强调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衔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强大的组织效率与创新能力造传统照明行业,将互联网与设计、产品、服务、用户等实现的全面融合,实现创新驱动。
  
   互联网+产品
  
  在产品层面,如何抓住用户痛点,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80后、90后的需求则是照明厂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照明企业应该更多考虑C2B的个性定制,要学会研究用户痛点,寻找细分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定位。
  
  产品的智能化也是照明行业探索的方向之一。互联网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互联网+智能家居更是引发了外界丰富的想象力:把手机扔在自家桌上、沙发上就能充电;通过灯具收集关于人体机能的各类数据,甚至通过人工智能控控制家中所有的物体。总之脑洞有多大,照明就有多少可以变化的空间。
  
   互联网+渠道
  
  传统的照明企业,营销方式往往是发展经销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建立全网营销的思维。用户找到我们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线下实体店,有可能来自天猫等B2C平台、移动电商平台、B2B平台、百度、论坛等多种渠道。总之,企业要建立去中心化的思维,全网布局自己的营销渠道。
  
   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大数据。品牌商为了促进消费,会给消费者提供多种,比如通过在线填写相关数据和需求,就可以获得产品搭配方案或进行虚拟家装搭配。
  
  传统照明行业通过深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解决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满足用户最迫切的需求,得到用户的支持,并可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而产生“粉丝经济”。借助互联网,企业不止单纯将产品放到网上来卖,而是通过与互联网思维的对接,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更好地消费者。
  
   互联网+O2O
  
  今年以来,照明行业出现了很多种方式的O2O玩法。但万变不离其宗,{zh1}核心的一点是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O2O为互联网+有效落地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强调用户至上、线下体验和在线支付,O2O成功地把客户变为用户,进而变为粉丝,同时借助于粉丝经济和在线支付,通过软硬结合和追求{jz}体验,又为硬件提供了可能性,如小米手机是最典型的案例。
  
   互联网+场景化
  
  这个是{zh1}特别提到的一点。场景化是移动电商的真正风口。互联网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仰仗PV的流量时代已经过去,以场景触发(SceneTouch)为基础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了,如果企业依然固步自封,不学会拥抱场景,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是分分钟的事情。
  
  总之,照明行业正在迎接一种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产品的变革、供应链的变革、营销方式的变革、用户群体的变革。作为企业,不要一味地炒作概念,应该回归产品半身、更加xx需求才是根本。

郑重声明:资讯 【LED照明“互联网+”的思考】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