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28、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心理效应是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但过多地应用就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酸葡萄效应是指:当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人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往往会给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现实。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东西还没吃,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了。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可是越试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饿得实在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也不吃。”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人的内心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得不到什么东西就贬损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效应”。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谓的“阿Q精神”。
生活中,我们不乏那只狐狸的境遇与心态,当受到挫折时,就找理由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某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xx大学,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学,就在心里说“没考上xx大学也好,那里竞争激烈,说不定学习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学学习,说不定我轻轻松松地读书就可xxxx。”又如一名普通干部在竞争部门经理一职中落选了,心里有失落感,闷闷不乐,后来忽然一想:“职务越高,职责越重,当个平民百姓可以逍遥正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这一来,他情绪很快恢复常态,不再烦恼。
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了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不安,就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xx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类似的合理化的自我安慰,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
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对生活却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这就活得太窝囊,可悲可叹了。
在现实生活之中这种酸葡萄心理效应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在学校中,某同xxx得了高分或是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而你却什么也没有,你就会有这种酸葡萄心理。这其中还有一个嫉妒心在里面起作用。其实这种心理是不必要的,因为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有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不足。你大可不必拿别人的优点来比对自己的不足,有时拿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不足比也是可以的。这并不是对他人的蔑视,而是对自己的肯定,给自己一个无须轻羡别人的理由!“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过的,没必要一味地去跟别人比。要记住: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你永远都不会变成他人。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29、刺猬效应
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才能{zd0}限度地感受对方的美好。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都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xx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老师误读了这一“效应”,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学生失去了温暖感,对老师产生了陌生感。这样以来,教育效果就不可能令人满意了。
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一般应用于教育活动中,但是也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ldz}若要搞好工作,应该与员工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员工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员工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员工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员工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员工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ldz}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人际距离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实验给出了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能自己掌控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一样,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zh1}的结果必然是爆炸。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本来关系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就越容易爆发争吵。
与人相处只要保持好适当的距离,就可以不伤害别人而取得温暖。我们经常会发现别人的缺点,正直的我们会善意的指出,但有时对方会不接受,而出于善意的我们希望对方认识到并改正缺点,{zh1}常常是大家不欢而散。因此我们应把握好一个度,即“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刺猬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到销售、独生子女教育等方面。
在各种促进买卖成交的提问中,“刺猬”技巧是很有效的一种。所谓“刺猬反应”,其特点就是你用一个问题来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你用自己的问题来控制你和顾客的洽谈,把谈话引向销售程序的下一步。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决定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紧挨在一起,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对孩子做到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30、苏东坡效应
“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这种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效应,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常有人之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父亲告诉儿子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父亲又告诉儿子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dy}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不能够认识自我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和前进。因此,我们应避免“苏东坡效应”。
首先,要孤独地面对自己,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孤独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反思,清醒地分析自身的优劣状况,并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自己能较好地向目标奋进。
其次,通过别人充分了解自己。“旁观者清”,通过他人的眼神、语言、态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对错和自己的社会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完善自我,达到目标。
再次,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为题;既能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等等。
{zh1},与自己良好地“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争斗。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实现个人完善和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