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有这么一道题,让学生填括号里的数字: 1,3,4,7,( ),18,29,47 {dy}种思维模式是正面进攻。就是东凑西凑,左思右想,从题目本身找规律。 第二种思维模式是侧面进攻。就是直接去看解题思路,通过解题思路摸清楚这类题目的特征。 {dy}种思路是智力体操,第二种思路是学习。 实际上,玩魔方也有这两种思路。 据报道,英国有个建筑工人,花了26年时间解开了魔方。这个英国人用的办法就是正面进攻。 另据报道,有个荷兰人用7.08秒时间解开了魔方,创造了解魔方的最快世界纪录。这个荷兰人用的办法是侧面进攻。他记住了解魔方的口诀,口诀加上熟练的动作使他解魔方的速度奇快。 下棋其实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不怎么记定式,也不怎么打谱,见招拆招。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记定式是基本功,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谱, 就是研究别人每步棋是怎么下的,自己该怎么应对。 体育比赛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见招拆招,强调临场发挥。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事先要大量看录像,研究对手的各种习惯动作,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综上,我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当孩子遇到一个不会做的题目时, 大多情况下与智力无关,只跟有没有学习有关。 你可以说那个英国工人很笨,因为他花了26年鼓捣魔方。 你也可以说那个荷兰人聪明,因为他用了七秒钟解开了魔方。 可是,如果我们测一测他们的智商,可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两人一个看起来蠢笨xx,一个看起来聪明绝顶, 原因在于,两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大相径庭。 我拿起一本奥数书,看到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我稍一思索便发现正面进攻超出了我的能力,然后,我立刻找来答案, 也就是解题思路,把答案琢磨透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已不在话下。 我这个方法,就是侧面进攻,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我没兴趣也没时间进行智力体操。 当然,我时间很闲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智力体操,比如下下棋,玩玩数独游戏什么的。 但,智力体操不是我学习的主体,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 有一个故事,一家工厂的机器坏了,请来一个专家。 专家到了工厂,敲了几下,然后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这个地方坏了, 随后开出了一万美元的报价。 有人不解的问:你画个圈就要一万美元,也太贪心了吧。 专家说:画一个圈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9999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苦干更重要。 很多孩子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只知道正面进攻这一条路。 可他不知道,对面的敌人非常强大,他不仅得不到征服的快感, 反而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xxx的游击战术讲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实际上这种跑不是消极的跑,而是把正面进攻改为侧面进攻。 许多数学难题,尤其是奥数题,都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 有人却想让孩子将其作为智力体操,结果往往是:体操没练成,孩子却崴了脚。 我不认为花26年做智力体操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通过研究牛吃草的例题,下次碰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水库注水、抽水问题, 我举一反三的解出了答案。这同样是一种美妙的智力体验。 对于数学家来说,模仿别人的解法毫无意义,因为他的职业就是探索新的解法。 所以,一个数学家用26年解开魔方也值得尊敬,因为这是他的职业。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是掌握前人传下来的知识。 所以,哪怕用26天去解魔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是他的职业。 因此,智力游戏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是一种不务正业。 所以,当孩子遇到一道难题冥思苦想,你一定要搞清楚: 孩子是因为正面进攻受阻还是侧面进攻受阻? 如果是前者,不妨让孩子试试侧面进攻的办法。 必须提醒的是,侧面进攻不是简单的看答案, 而是通过答案,学习他人解题的思路, 归纳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