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资源枯竭,活力重生_龙凤胎他爹_新浪博客
   
   
    这片土地很古老——“天地一洪炉”,炉火三千年熊熊不灭;这座城市很年轻——由小镇而市,屈指不过六十载。
    新中国后湖北省设立的{dy}个省辖市注定不寻常。xxx主席两度莅临,甚至,“骑着毛驴也要去”。站在大治铁矿采场,主席手握矿石,微笑眺望远方的瞬间凝成经典。
    煤、铁、铜、金、硅灰石……黄石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7种。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投资建设了全国xx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xx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的华新水泥厂、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在湖北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历程中,矿冶之城“黄老二”辉煌数十年。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黄石遭遇始料不及的巨大打击:因为开采量逐年递减,矿冶产业日渐萎缩;另一方面,由于结构单一,体制僵化,大量企业“关停并转”。
    那是一段令黄石人刻骨铭心的阵痛期。
    但黄石终究不会就此卧倒,这是一座有着独特灵魂的城市。三千年的矿冶文化历史,是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熊熊的炉火,奔涌的铁水,四溅的钢花,也炼就了黄石刚硬不屈的性格。
    黄石,顽强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两条信息可以从一侧面阐释着黄石这十多年的嬗变。
    其一,2008年3月大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09年3月黄石又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其二,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gjj}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湖北省第二个{gjj}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古老的采矿场,到现代的开发区——矿冶之城华丽转身。
    传统产业被改造升级。“十五”以来,黄石累计投入500多亿元,推进钢、铜、水泥等初级产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全市特钢产能由80万吨扩大到目前的300万吨,钢铁产品已发展成钢管、轴承、汽车零部件等5个延伸系列;电解铜产能由8万吨扩大到40万吨,由原来的粗铜、电解铜发展为铜杆、铜棒、铜线、铜板带等10多个系列;水泥产能由500万吨扩大到3500多万吨,并形成多个系列。
    最近5年时间内 黄石兴办了100多家替代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5大主导领域。
    登临大冶铁矿“亚洲{dy}天坑”,会被眼前的奇观所震撼。历经百年开采,形成了全长4400米,东西长2200米,南北最宽处550米,{zg}落差440米,为世界露天矿坑边坡之最。
    这一奇观被黄石人建成以“汉冶采坑观光区”和“复垦生态观光区”为核心景区的矿山公园。2005年7月23日,黄石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湖北省首座{gjj}矿山公园。今年2月,获批成为国内工业旅游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
    百度“枯竭”,其反义词非常丰富:充沛、茂盛、再生。资源枯竭的黄石,依然能量十足,青春飞扬。
    度尽劫波,黄石人坚守城市之根。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办之中。今年8月,这一“节”将在黄石建市60周年系列活动中精彩盛开。
    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值得期待;黄石的明天,值得期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黄石:资源枯竭,活力重生_龙凤胎他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