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三类产品

  目前发布违法广告的保健食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产品:

    一是“xx糖尿病”、“辅助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宣称可以xx并彻底xx糖尿病、高血糖等疾病,广告中通常含有利用消费者和医疗机构的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的内容;

    二是“xxxxx”、“健脑益智”类保健食品,通常宣称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反应力、判断力;

    三是“祛斑美容”类保健食品,广告中通常含有不科学地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参考导读:

关于发布2010年第1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的通知

国食药监稽[2010]142号

2010年04月16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督管理,整治违法发布广告行为,进一步规范广告发布秩序,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广告发布情况的监测,并及时发布了违法广告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了汇总。

  在此公告汇总期间,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发布违法广告公告等方式,通报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共18465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共949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共5431次。撤销或收回了因严重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7个药品广告、2个医疗器械广告和6个保健食品广告的广告批准文号。北京等17个省(区、市)对违法广告涉及产品采取了191次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现将其中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药品、医疗器械予以汇总发布。

  一、沈阳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茸杞xx健脾茶(广告中宣传名称:延生护宝茶)”,其功能主治为“xx助阳,xx健脾。适用于肾阳虚证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气短,夜尿频多,大便溏薄等症”。广告宣称“1盒见效,8小时肾腺同洗,15天后体内毒素减少,肿胀的腺体逐渐回缩,服用30天后尿急等全部消失”。该广告产品名称宣传不规范,功能与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和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二、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麝香心脑通胶囊(广告中宣传名称:甲乙抗栓)”,其功能主治为“xx化瘀,开窍止痛。用于瘀血阻络所致中风,中经络,及冠心病、心绞痛,证见:胸闷刺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该药品为xx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zx1}一代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专用药、新栓老栓一并除、国际{zx1}的双路除栓原理、60天杜绝血管硬化破裂,只要服用1至3个疗程xx可以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该广告产品名称宣传不规范,产品功能与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利用专家、患者名义作证明和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三、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前列清茶”,其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通淋。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症见:尿频,尿急,时有疼痛,尿有余沥”。该药品为xx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清洗冲刷前列腺腺毒、饮用2小时后腺毒排出特别舒服,3天后男性功能恢复,15天后小便通畅排放自如,30天后腰不酸腿有力、xx效果是普通xx的60倍”等。该广告产品功能与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四、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利脑心片”, 其功能主治为“xx祛瘀,xx化痰,通络止痛。用于xx气滞血瘀,痰浊阻络,胸痹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宁,头昏xx,以及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等见上述证候者”。该药品为xx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一次离子透栓,胜过溶栓五年;3分钟内迅速穿透堵塞血管的血栓”等。该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五、西安阿房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薏辛xx止痛胶囊”,其功能主治为“散寒xx,xx止痛。用于痹证寒湿闭阻,瘀血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的辅助xx”。该药品为xx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使用前卧床不起,使用后肿胀开始消退,僵硬不能弯曲的手也能弯曲了;疗效{zy1}、无数骨痛患者摆脱病痛困扰”等。该广告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利用患者形象和名义作证明,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六、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回生甘露丸”,其功能主治为“滋阴养肺、制菌排脓。用于肺脓肿,肺结核,体虚气喘,新旧肺病等”。该药品为xx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使用该产品“清痰咳,洗肺毒,一步到位;让你旧肺换新肺,彻底告别老慢支、老肺病;10天全面修复气管肺泡”等。该广告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七、北京盛世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盛世临红外保健系列贴-I型(商品名:化糖贴)”,其适用范围为“正在接受常规xx而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本品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糖控制不良,气短懒言,夜尿频多,健忘,手足畏寒,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症状,配合常规xx有辅助xx作用”。广告宣称“化糖疗法成功取代降糖药、有效率达90%以上、6400名患者反映……要命的糖尿病居然贴好了”等。该广告含有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药品;保健食品没有xx作用,不能代替药品,请谨慎购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加强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监管的思考


    近年来,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之音。为加大打击力度,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监管,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保健食品广告仍然是社会xx的热点问题。汇总资料显示,大量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属于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而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则成为违法广告的第二大表现形式。这些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宣传内容虚假夸大,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宣传xx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保健食品属于药品;使用专家或者患者的名义保证疗效;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等。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整治体系中,作为规范广告的法律制度的子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但其它配套子系统,例如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和舆论监督等仍然大为滞后。因此,本文试图着力探讨政府监管这一子系统,分析如何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能,把对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整治落到实处。以为抛砖引玉。

  一、规范保健食品广告的法律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制定了大量规章制度,为有效监管保健食品广告提供了法律支持。2005年7月1日《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开始实施;2006年9月30日《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警示制度(暂行)》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复审制度(暂行)》发布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与《广告法》等一起构成了监管保健食品广告的法律网。

  1、提高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门槛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在注册审批上,规定申请人在申请保健食品注册之前应当做相应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完成后,应当将样品及其资料提供给检验机构进行试验和检测,同时提供研发报告,在检验机构出具试验报告后,申请人方可申请保健食品注册;在生产环节上,规定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应当符合GMP的要求;在日常管理上,首次取消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实行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可以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新进者的入门门槛,在某种程度上使得部分实力不佳的企业提早退出市场舞台的同时,也更有效地引导了合格企业进入良性的市场运行轨道。

  2、实行保健食品广告发布审查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定,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查一律不得发布。在《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实施之前,国家对保健食品广告没有统一的审批标准,有的地区由地、市级卫生部门出具证明,有的地区不经审查便可发布,因此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泛滥。该暂行规定的出台,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纳入了国家行政审批范围,加强了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管理,有利于保健食品广告的逐步规范和完善。

  3、分离保健食品广告审批权与行政处罚权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实行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分离,明确了我国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前者是保健食品广告审批部门,后者是保健食品广告处罚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关系为:一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审批的广告进行监测;二是对于监测发现违法的保健食品广告,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三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的保健食品违法广告依法作出处理。

  4、规定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罚款为广告费用的1-5倍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定,擅自变更或者篡改经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内容进行虚假宣传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申请人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收回该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广告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xx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5倍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1-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保健食品广告监管存在的不足

  规范保健食品广告的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监管部门对其的严格遵守和全面履行将加快 “纸上的法律”变为“生活中的法律”的进程。然而,当前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监管仍然存在不足。

  1、后期监管力度不够

  保健食品监管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每一种保健食品上市前都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而过了这道“门槛”,由于缺乏后期的定期监管,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的{zd0}化,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利用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欺骗坑害消费者自然难以避免。

  2、监管衔接存在障碍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对保健食品广告监管的职能分工以及协调合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两个监管部门之间在信息沟通和工作衔接上存在的障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旦发现违法广告即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至于移送后的问题,比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及时查处,查处结果怎样,不得而知。如此一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监测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3、违法获利风险太小

  违法获利空间太大、风险成本太小,是导致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处罚方面,虽然有较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但广告主仍然有空可钻。由于处罚数额是以广告费用为基数的,广告主与媒体可以通过订立虚假低价合同等方式来对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即使按照做过手脚的合同没收广告收入,一般情况,罚款也还不足广告费真实收入的1/10。

  4、媒体监管存在缺失

  部分媒体对利益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为大量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批擅自发布提供了违法平台。一般而言,作为媒体专业人士,对于此类违法性显而易见的广告,秉承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在稍加严格的依法审查之下xx可以将其拒之门外,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社会危害性将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遗憾的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已结成为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与高昂的广告费用相比,罚款只是一个小数目。因此,有的媒体宁愿挨罚,也要冒险登保健食品违法广告。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保健食品广告监管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保健食品广告的监管经验,有助于思考如何加强我国对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监管。

  1、美国:完善的市场监督和高昂的违法成本

  美国于1994年颁布的《膳食补充品健康与教育法令》,在保证保健食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严禁对保健食品进行虚假宣传。与我国的审批制不同,美国对保健食品采取备案制,即允许产品以报备方式宣称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无需举证,但必须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示上声明:该产品不作为诊断、xx或者预防任何疾病使用。当FDA对企业销售的保健食品安全性怀疑时,必须出具产品不安全的相关证据。随后,FDA在听取企业答辩之后,将有关产品安全性的负面证据及企业的申请资料送往法院裁决,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保健食品市场监督的连续性。

  同时,在规定非常完备和消费者维权意识强烈的美国,发布虚假和违法广告将面临行政机关的重罚和消费者可能提起的巨额诉讼索赔。惧于高昂的违法成本,保健食品生产很少在电视节目中发布广告。事实上,一般只有在专门的健康类杂志中才能看到保健食品广告。即使在广告中,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广告措词上也非常谨慎,不敢盲目夸大产品效果,相反经常会使用例如“该产品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什么问题”,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请咨询医生意见”等。
    2、欧盟:监管政策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欧盟虽然市场高度发达,信奉自由买卖,但很多政府仍然认为有需要以某种形式监管带误导及欺骗成分的广告。欧盟委员会认为,“买者各自负责”的原则已不适用于现今的市场推销,保健食品的广告都是由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士操作和推进,未受过训练的消费者由于对保健食品没有认识处于弱势,需要获得政府的保障以免受广告误导。
    欧盟委员会在监管误导广告的指令中规定,广告无论最终能否促成合约,完成交易,都会影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误导广告应在未刊登前就予以禁止。同时,欧盟在推行其保障消费者政策时,提供消费者适当措施以对付误导及不公平广告。
    3、香港:修改《不良医药广告条例》
    在“SARS”爆发后,大量保健食品充斥香港市面。部分不受《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或《中医药条例》管制的xx、xx等保健食品,在其标签或广告上声称具有疾病的功效,《不良医药广告条例》没有明文禁止。鉴于迫切需要处理市面上出现的保健食品违法广告,保障市民健康,香港政府修改《不良医药广告条例》是近期采取的最切实可行的做法。当然,建立一套全面的保健食品监管制度去管制保健食品广告则是香港政府长远的政策目标。
    《不良医药广告条例》修改草案在保障公众健康方面,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考虑哪些类别的保健食品广告应该受到监管。草案认为,6类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纳入条例的监管范围,包括有关预防或xx乳房肿块、调节生殖泌尿系统的机能、xxxxx系统、调节体内糖分、调节血压及调节血脂或胆固醇,这类广告内容是市民及医学界普遍认同需要禁制的高危宣称,因为它们可能涉及乳癌、前列腺病、甲状腺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延迟处理这些身体状况的后果可以十分严重。至于关于xx、xx和调节免疫系统的3类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延迟处理对健康的影响相对较低,现时不予监管。
   
    四、改进和加强我国保健食品广告监管的思考
    保健食品广告违法发布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监管迫在眉睫。在现行规范保健食品的法律制度下,本文就改进和加强保健食品广告监管做出如下思考。
    一是全面加强日常监管。审批只是确保保健食品安全的{dy}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后的监管。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必须在继续严把审批关的基础上,严抓审批通过后的日常监管。一方面,定期从市场随机提取样品,按审批时的要求进行系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媒体上,对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从严处理,甚至可以撤销批准文号;另一方面,对于覆盖面宽、影响力大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上的保健食品广告进行重点监控,对于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等主要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检查,擅自变更或者篡改经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内容情节严重的,应当收回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同时,对于典型的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应当及时公告曝光。
    二是顺畅政府监管沟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就加大对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查处问题,xx部门障碍、加强相互沟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强化保健食品广告的日常监测工作,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违法广告及时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处罚,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的要一查到底,同时将查处结果告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这些违法企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一起建立相关违法记录档案,在今后广告审批方面进行重点审查和必要限制,并在日常检查中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这样,保健食品广告监管部门之间就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协作,执法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三是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对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从重处理。对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依法停止(或限制)其广告宣传,或要求其停业整顿,从重处罚。对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广告发布者,依法予以从重罚款、停止(或限制)广告发布、停业整顿、缴销《广告经营许可证》。对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相关责任人,同时由有关部门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由司法机关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四是监管广告媒体先行。保健食品违法广告之所以可以堂而皇之地屡屡出现在一些媒体上,就是因为这些媒体追求经济效益致使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发布畅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有效斩断这一利益链,让违法媒体承担高额的社会信誉缺失成本,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当前,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对电视和广播联合发出了五类电视购物节目“禁播令”,主要目的也是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广告,提升报刊公信力。按照通知规定,继续刊载以上违法广告的,视为违反国家规定的禁载内容,由新闻出版部门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追究责任,最严重的可能会吊销报刊出版许可证。同时,监管部门可以与当地媒体签订拒绝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责任书,以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五是创新政府监管手段。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技术含量,对于政府监管效率提高的作用不容小觑。据悉,北京市工商局引进了全国首套广告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自动对广告中诸如“{dy}”、“专家”等文字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数据库中的违规词语进行比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测效率。 笔者以为,类似这样的识别系统值得试用推广。
    六是大力宣传保健食品知识。群众对于保健食品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不仅有利于群众自己正确消费保健食品,而且有利于营造全社会监督保健食品广告的良好氛围。监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以及等媒介,形式多样地广泛宣传保健食品知识和相关法规。同时,还可以印发统一的保健食品宣传画到各大小超市、药店、社区、街道等地点,方便群众取阅,指导群众正确认识、合理选购和食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机会,如“3.15”消费者维权日、法制宣传日等,走上街头,以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让群众真正认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避免上当受骗。
   
    社会在,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保健食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政府部门全面履行监管职能,创建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局面,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灵芝类保健食品广告的主要违法表现

 

     一、广告宣传内容虚假夸大,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一些保健食品违背科学规律,在广告中进行夸大不实的宣传,如“北京--华盛顿,再掀‘饿死癌细胞’xx新风暴”;XXX产品是“用最锋利的分子剪刀为癌基因做手术”;XXX产品“荣获国家发明大奖”;“肿瘤复发转移的对策找到了”;XXX产品是“现代科技和传统理念的xx结合,这是抗肿瘤领域的重大突破”。

     二、 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宣传xx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保健食品属于药品。一些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宣称,经中国XXXX科学院实验证明,XXX产品对肺癌、肝癌、食管癌等部位实体瘤和白血病均具有显著疗效。XXX产品是“集免疫xx与中医中药xx之大成,更是中西医结合之典范,也是肿瘤综合xx中的一个新途径。”

  三、使用专家或者患者的名义保证疗效。一些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宣称,中国化疗委员会委员XXX教授、xx肿瘤专家XXX教授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甚至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名义进行违法宣传。一些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大量罗列虚假的患者xx的病例,以“证明”该产品对xx肿瘤的效果,如“我与癌症的殊死抗争”等。

  四、违反法律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一些保健食品在广告中以“患癌父亲穿越生死线”、“一位癌症患者女儿的呼声—患癌妈妈不要走”、“奇事:2900元钱救条命----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xx纪实”等标题,以新闻纪实报道的形式进行违法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

郑重声明:资讯 【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三类产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