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亟待从福利化走向市场化

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亟待从福利化走向市场化

2010-04-22 22:23:31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题记: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杭州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也引发了生存性养老、健康性养老、精神文化性养老、辅助性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杭州市政协委员认为,杭州的养老事业,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进步,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机构养老的总床位数相对偏低,政府在养老事业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促进我市养老事业发展,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在日本留学5年,比较了解日本养老的等级制度。它对不同等级的老人,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养老方式。有一种是由日本投资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建立养老机构,因为在这些东南亚国家养老的费用相对日本国内较低,是一些收入不高的日本人所能承受的。另一种就是居家养老,日本的社区会做详细的登记工作,比方说,哪些老人需要服务,留学生中有哪些人有打工需要,进行配对。同时倡导志愿者为居家老人服务,日本的在校学生如果做过志愿者,申请奖学金的机率比较高。”这段关于养老问题的谈话,是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周旭霞在市政协今年召开的一次关于发展杭州养老事业座谈会上所说的。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张永谊也坦言:“人口老龄化、人口高龄化、独生子女进入成年期等社会问题的到来,会对我们的社会结构、经济文化、国民心理产生诸多的影响”。今年,市政协把发展我市机构养老事业作为今年的重点课题,由孙忠焕主席牵头,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养老福利化: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来,杭州的养老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但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相比,与共建共享品质生活之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机构养老方面,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乃至省内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现在,城市中心区的各类养老机构床位已基本饱和,养老床位“一床难求”,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公办养老机构,比如市福利中心,有床位850张,在2006年就已经住满,并有1400多人排队预约等待入住。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有床位450张,2008年住满,排队预约等待入住的有300人。民办养老机构,比如唯康老人养生文化公寓,排队预约等待入往的老年人也有100多人,相当于其现有的床位数。但与城市中心区“一床难求”的情况相比,部分郊县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较低,床位空置,资源浪费,区域发展不平衡。

而且目前杭州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偏重于日常护理、家庭服务,对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的重视不够。市政协在调研中仅看到丁桥皋亭山养老院一家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康复、医疗型服务。一些乡镇(街道)办的公办养老机构,还存在管理人员身份不明确、用房陈旧、护理设施落后、医疗设备简陋等问题,难以满足入住者生活起居、医疗护理需求,更难以达到国家民政部关于养老机构要由单纯供养型向收养、xx、康复、教育、娱乐相结合方向发展的功能定位。

 对于养老问题,主要靠政府主办是“杯水车薪”,政府必须走出福利化的误区,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从养老福利机构经办人的具体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监督者,更多地从宏观管理、政策制定、经验总结方面进行指导。政协委员们为此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呼唤“民间资本”:尽早介入养老事业

 浙江省政府要求,到2012年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要达到总床位数的50%。目前我省不少地市已达到甚至超过省政府要求的水平,比如温州达到了67%,而杭州这一数字仅为16%,几乎是国办机构在唱“独角戏”,政府财力投入的压力很大。

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南说,养老是高投入的事业,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的供求矛盾,但仅靠政府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民间资本的参与。

张永谊建议,政府要厘清责任,应该负担的弱势群体的养老,要责无旁贷地管好;应该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产业,则要制定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xx未来社会化养老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政策导向方面,允许社会资本的准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民办非企业,倾向于公益性;另一个层面是工商法人单位,这样的机构就应xx企业化,养老机构的档次可以提升,以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求。”

 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市委会副主委翁启蕴建议,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有大的突破,通过给予民营养老机构税收上的优惠、床位补贴等方式进行扶持,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养老事业,进而形成民间养老机构的产业化发展。

 周旭霞则进一步思考了养老事业的可行性:“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可以在方式上有所创新,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保健品的药厂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推广其保健产品的销售,实现‘双赢’;另外一些工作量不饱和的民营医院也可以合理利用闲置资源为养老事业服务。”而且,她认为,民营养老机构实行产业化以后,可以在不同城市连锁经营,一方面迎合了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旅游式休闲养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填补了国办养老机构在这方面的空白。

养老方式:应走多元化道路

相对于集中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这是与老年人比较节省、思想比较传统等因素相适应的。张永谊建议社区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服务,比如有条件的社区办社区托老所、“日托班”,成立老年人餐饮配送中心、发放养老消费券等等。在上海的一些社区已经开展类似形式的养老服务,很受欢迎。

民革市委会副主委、杭师大生命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慧中也认为,在进一步加大对集中式养老机构投入的基础上,可以探索介于居家养老、集中养老之间的半开放式养老方式,也就是把社区这篇“文章”做好。政府要把小区养老院的建设与配套幼儿园的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规定没有这样的配套设施,小区综合验收就不予通过。老的社区也要尽量创造条件,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做一定的养老服务工作。

王慧中认为,半开放式的养老机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人,也就是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和义工。二是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活动设施、简单的医疗保健设施。三是要利用网络建立覆盖医院、交通等社会资源的联网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也就是要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形式,人力、物力、网络资源三管齐下发展养老事业的格局。

刘南对政协委员的建议表示赞同,他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杭州今后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养老工作的重点。“今年年底我们拟在上城区、下城区召开居家养老服务推进会,将好的做法向全市推广。力争到2012年全面建立居家养老体系,即各区建立居家养老指导中心,街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真正使有需要服务的老年人不出家门、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

养老服务:要有针对性

市政协课题组建议,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将杭州现有的各类养老机构依照其功能和医疗介入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类,分别收养不同身体条件和服务需要的老年人入住,这样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

依据相应的功能定位,可将养老机构再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般照顾性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舍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医疗服务及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

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没有严重疾病,需要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年人。

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精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年人。

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医院,主要收治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如老年痴呆、脑中风偏瘫之类的老人以及部分残疾人。除了日常的看护照料之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康复xx。

 临终关怀医院,以“善终”服务为宗旨,专门收留年迈久病、弥留于人世的老人,以生活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主,姑息、支持疗法为辅,为患者做生活护理,并通过谈心、暗示等心理疗法,缓解、疏导病人的情绪, 以此延长患者生命,减少其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让他们平静度过{zh1}人生。

为此,政府要探索建立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准入制度,对准备入住的老年人进行养老需求评估。符合条件的,要尽可能让其入住;不符合条件的,要劝其居家养老或由社区提供照料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

养老事业需要制度保障。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养老事业得以社会化、产业化的基础。“政府要探索建立专门的老年人护理保险,为老年人养老保障提供补充,现阶段可考虑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险种,条件具备时纳入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范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以养老、医疗、低保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互通、区域互通和全国互通”。市政协课题组调研后认为。

当前还应积极配合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三省的医疗保险互通工作部署和安排,尽快实现杭州与长三角内的主要城市之间的医保互通工作,解决老年人在我市养老的医疗后顾之忧。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的安排,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的全省和全国统筹,方便省内外的老年人在杭州提取养老金。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亟待从福利化走向市场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