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书桌不仅在比例尺度上有别于厅堂卧室生活使用的家具,而且为构建宁静素雅的古代读书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鲜明的艺术表达,不仅共同反映出简洁质朴的明式风格特色,成为明式家具中的经典,同时刻画出鲜明的审美个性,取得了令人赞叹不绝的人文内涵。
以下是对两件明式书桌的品赏,它们分别代表了明式书桌中的两个类型:夹头榫书案和四面平式书桌。
1 稳健隽永的老花梨木夹头榫书案
此书案是南京博物院收藏一件明代老花梨木夹头榫书案。
我国xx明式家具研究专家濮安国教授曾描述说:“案面面梃平线压倒棱线,圆腿直足,牙条牙头平直光素,呈狭长形,两侧腿间安直档两根。一足上刻篆书铭文,可知是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制造的细木家具传世实物。画案面心铁力木,与花梨木边抹衬映出‘文木’特有的色泽美。此案造型稳健隽永,每个部件的用料尺寸、制作工艺也格外讲究,是文人用具中的一件典型代表作。”
经过仔细分析,该书案依据功能需要,其大小尺度设置精到,案面长、阔、高分别为143厘米、75厘米、82厘米,与现代人体工程学十分一致。适度的尺寸比例极其符合美的规律,整体造型显示出不张扬、不霸气的文人特有的意味和情趣。从此案的腿足粗细与案面边长的对比关系中,可见案腿的润圆雄健和案面的稳健劲挺,都显示出了隽永的平稳感与平和轻盈的睿智,从而刻画出了此书案的精神气质。圆腿与椭圆枨的运用,使案桌增添了变化,长方形的造型与圆材构件的结合,更丰富了书案的形式感和造物形态的意匠,进而使书案在质朴之中似蕴含着一种丰韵。除此之外,该案再无其他多余的繁复装饰,但在书案的腿部却刻上了一首诗铭:“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尔为凭,逸我百年”,这“字迹圆浑自然,清心婉约”,道出了家具主人对它的爱不释手,并与之亲密无间情感交流。在如此人主物事的关系中,不能不令我们今天仍然赞叹不绝。
该书案之简练质朴,在完成自身功能构架的同时注重结构本身的形体美、内在的组织美和材质的自然美;此书案老花梨木颜色不静不喧,木质纹理若隐若现,案面板铁梨木则深沉而坚致,通过对比则更加相得益彰。这家具不仅表达了文人对造物理念和深切感受,更反映了时人心灵物化的真实情怀与寄托。由此可见,这样的书房家具以稳健隽永的个性形象,表达了古时文人在简洁质朴、坦然之至中营造的一种优美、一种安宁。对这种氛围环境的追求,无不凸现出了古人静心潜读,孤芳自赏的人文精神。
2 文质清新的老花梨木四平式长条书桌
此书桌是一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收藏的明代老花梨木方楞四平式长条书桌。
桌面框“打槽嵌板心”,镶平面做,外形呈“方楞出角”形状。面下牙板与面框边缘平齐,浑然一体,形象表现得极其简朴而单纯,形体显得十分典雅而优美。桌子高挑的四腿上部由牙板联接,与边抹作三角攒尖,内角处则略呈圆弧状;腿足顺势直下,由上而下渐细,至足端挖出内翻马蹄,如勾勒状。以“线面相合”,内外相生。该桌整体效果在自然和谐的微妙变化中独具匠心,表现出了文质清新的美感特征。
经仔细观察,不难看出此桌在素雅洁净、朴质无华的独特造型之中,更显其优质木材的纹理光洁和文脉细腻,加上褐色斑纹与淡黄色调的对比,更展现出了耐人寻味的意趣。腿足与勾勒出的自然空间,虚实相生,形体与自然形态的融合,给人传递出一种似空谷足音的安详。这种结构实体与自然空间在淋漓尽致的交融中,渗透出挥之不去的苍劲与永恒的生命力。而此时牙板与腿圆角相交结处的自然而圆润的微妙变化,更显示出造物者的智慧,从中散发着xx温文尔雅的气息。
而它{zd0}的特色,是它由上而下渐细的四腿与足端的内翻马蹄。面长跨度有效地衬托出桌腿的高挑和修长,而桌面与其下宽阔适度的牙板结合,则增强了桌面视觉美感,不仅使得腿与面更加有效地结合,令书桌结实稳固。同时桌腿发生的变化,在空间和实体的虚实对比中使人感觉到一种力的运动感,从而产生一种生机和灵动,直至足部变化而使动感更加活跃,足端内翻回勾,形成了中国传统特色的马蹄足。这种被称之谓“四平式”书桌的腿足悄然顺变,足端向内的勾旋,似乎产生出了一种流动的音乐节奏,轻盈清澈的韵律美。
3 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共同的审美境界
这两件书桌代表了两种类别,而且又是有着不同的渊源的中国传统家具。
案,源自于承捧食物的托盘,在造型中,其四腿敛于案面的内侧,示意着面的伸展、开张。桌起源于“卓”,《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解释:“卓,高也”。是高而立直之意。因此在桌的外部造型中,我们更强烈的感受其桌腿的挺拔。案的面突出,其四周像飞出的檐边,有四向往外的张力,是承接之意;四平式书桌的桌面却敛于四腿之间,突出腿足的变化,让人感受向高处的升起,强调纵向的竖立成长。不同的构造,构成了家具不同的外形,加上内部构件的有效的比例、搭配,形成家具不同的品味个性。书案给人稳健隽永的舒展托举的感觉,而书桌给人更多的感受是格外文秀清新的质简高雅。
另外,在文人的明式书房家具的造型艺术中,都以“静”为美。“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作为书斋陈设中的主体——文人书桌,在这两种书桌的意匠中不人为的造作,不追求彰显,只追求自然木材本身的质地美,从而赋予家具以纯正、质朴,简洁和明快。正如独孤及曾《卢郎中浔阳竹亭记》描写他的书房时所说的“以俭为饰,以静为师”。它们各自完善了自我构建,在结构与造型、功能与审美上获得了xx的一致和统一。按照自身造物法则,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在自然中获得了和谐,从而获得了各自的气质和清澈宁静的永恒,可见这种追求“静”的独特的文人审美和学养意旨,已成为稳健隽永、文质清新的明式书房家具的灵性。
书房是文人、学士们自我吸纳知识、润泽心灵的静谧港湾,是他们潜心研读,淡泊怡性的习静之所。回想在那一片清静古雅的园林书斋之中,书桌上摊开喜爱的书卷画册,渐觉尘嚣远遁的读书情形,可窥见古代文人在崇尚身心自由和品行高洁的精神价值观下,追求真与美的精神内涵。而这些又无不表现于明式文人书房家具的建构之中,这对我们现代的书房家具设计制造应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