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200万年前的云雨巫山_一十木林森织造_新浪博客
            巫山:200万年前的云雨巫山
                     黄继仁
巫山:200万年前的云雨巫山


  何处是人类的故乡?

  既然人类是从古猿进化来的。那么,“人猿相揖别”究竟发生在哪里?

  关于人类的起源,近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因为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年代久远的人类化石。其他各州的人类祖先皆由非洲迁迁徙而去。

  1984年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的发现者黄万波教授,在考察当年美国人收购化石的万县盐井沟时有感于三峡的地质地貌,忽发奇想,这里会不会也是一处远古人类的故乡?既然东非大裂谷有大量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同样是地壳板块剧烈运动的长江三峡会不会出现东非大裂谷那样令世界惊叹的奇迹呢?

巫山猿人的发现

  1984年7月,黄万波来到三峡腹心地带的巫山县庙宇镇东南侧的龙骨坡。龙骨坡遍地是“龙骨渣”,黄万波惊喜不已。不一会儿,黄万波便拾到了10余块“龙骨片”。经初步断定,这些化石有剑齿虎、小种大熊猫等。

  1985年秋天,黄万波率发掘队对龙骨坡进行正式发掘。发掘的头几天,除发现剑齿虎、剑齿象、中国黑熊、双角犀等动物化石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10月13日中午,黄万波教授在对化石进行分类时发现,有一骨刺带有明显的人工加工或使用痕迹。职业的本能使他意识到,既然有人类使用过的骨制品,就说明这里有人类活动。挑选到第六件,当黄教授用棉花细心地将泥土擦去时,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类下颌骨和附在下颌骨上的两颗臼齿顿时映入眼帘。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黄教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将这一特大发现告诉了在场的全体发掘人员。晚上收工回到下榻的旅馆,专家们把骨制品和下颌骨化石与同一地层出土的其他化石比较,认为骨制品有人工加工的痕迹,是石器文化之前古老的人类文化;与巨猿特征不同的下颌骨化石很可能是最早的人类化石。

  1985年11月,发掘工作初战告捷,隆冬也到来了。专家们决定,先把遗址现场保护起来,等到明年秋天再作进一步的发掘。

  1986年10月,黄万波一行再次来到龙骨坡发掘现场做进一步的发掘。10月24日,奇迹终于出现了。下午一点钟,一名叫龙文才的青年民工挖出一块很小的化石,摆弄了一阵,就把它送到站在一边工作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杨兴隆手中,并向他请教这是什么化石。杨兴隆接过化石,剥去泥土,眼前突然一亮,他看到了一颗白色的闪烁着琳琅质光泽的牙齿!当天晚上,专家们分析推断,这颗牙齿是距今18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1986年11月29日,考察队在重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世界的“巫山猿人”就这样穿越漫长的时空,出现在世界的面前。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的发源地

  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一个门齿和一段下颌骨。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巨猿等120种嵴椎动物的化石,其中哺乳动物116种,有25个属于新发现的种类。埋藏化石的岩层为砂质粘土夹角砾,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万年。龙骨坡遗址出土了大批石制品,经考古学家研究论证,这些石制品制作粗笨、简单,代表了200万年前一种混沌初开的石器工艺,并将其称为“龙骨坡文化”。

  黄万波是着名的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专家,除204万年前的重庆巫山龙骨坡直立人外,他还是115万~7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直立人、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直立人、10万~2万年前的重庆奉节智人、陕西长武智人、广西麒麟山智人和重庆巫山河梁智人等人类化石的发现者。黄万波认为,蓝田猿人的故乡应该在南方,由于气候变化才逐渐北迁。从长江流域的系列考古发现,可以看到起源和承转的演进。因此,“中国人”的发源地应在长江流域大三峡。

  黄万波还从地质演变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随着青藏高原的升起,长江流域大三峡形成了森林河流环境和与之伴生的立体气候,适合于200万年来的人类繁衍。龙骨坡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这里是许多动物的避难所,动物的大量繁衍,客观上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食物,尤其是大脑发育所需的动物蛋白。

“巫山猿人”发现的重大价值

  中科院最初公布的“巫山人”的年龄是180万年。1991年,先后经过孢粉分析、古地磁和氨基酸测定,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204万年,后又经过英国、美国等科学家用{zxj}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200万年。

  无论是204万年,还是200万年,这一年代都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这样的事实:“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龙骨坡文化的问世,证实中华大地上200万年前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从而把中国的史前文明前推了近100万年。

  《自然》杂志刊登龙骨坡考古发现的研究成果后,《科学》杂志曾专门就此发表评论,称“龙骨坡新发现改变了人类演化的历史”。此前,国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来到亚洲的历史只有几十万年。

  巫山猿人生活时期,长江和三峡尚未形成。它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同时也为论证三峡地区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过去,由于东非大裂谷人类的发现,西方学者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我国学者也提出过“亚洲也有可能是人类起源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巫山人”化石的发现,使这一看法得以证实。

  考古学家把人类化石分为能人、猿人、智人三种。我国猿人、智人材料发现甚多,但能人化石一件也没有。“巫山人”化石是我国乃至亚洲{dy}次发现的能人化石。

  在发现“巫山人”化石的同一层位,还发现了巨猿及其它11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这在世界古人类发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巨猿和“巫山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这说明在长江和三峡尚未形成之前,猿人和巨猿的祖先就栖息生存在那里。

  1996年12月25日,“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被列为全国25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首。

  (编辑:田宗伟)


  资料链接

人类从何而来

  人类的起源,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一道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三个谜团。人类对它的早期探讨,表现为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神造人”是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传说的共同基点。19世纪中叶,英国xx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提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1876年,恩格斯撰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和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发现的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一再证明了达尔文和恩格斯论断的科学性。

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类化石

  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类化石,是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出土的距今600万~700万年、保存相当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乍得总统给他起名Toumai(托迈),意思是“生命的希望”。专家们给他起的名字叫“乍得撒海尔人”。

  但另一个研究小组坚持认为,他们在肯尼亚发现的距今600万年前的“千禧人”才是人类最早的祖先,而“托迈”其实是一只母猿。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实际上,1994年报道的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440万年前的“地猿”,2000年报道的发现于肯尼亚的600万年前的“千禧人”,都已经被多数古人类学家接受为早期的人类。

  人类区别于猿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类能用两条腿直立行走。从托迈的化石只发现了与人比较相似,而与猿差别较大的颜面和脑颅的一部分,无法判断是否具备那些足以判断行动方式的骨骼构造,所以他是人是猿还有争论。如果托迈是人,那就意味着人类的发源地区扩大了,目前多数古人类学家关于人类与猿类在大约500万年前分道扬镳的主张也将面临挑战。

巫山:200万年前的云雨巫山
早更新世“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
郑重声明:资讯 【巫山:200万年前的云雨巫山_一十木林森织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