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3 16:06:41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本章概述:
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解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人民娴于骑射,能歌善舞,在着装上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在饮食上,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普遍嗜饮砖茶。牧区多住容易拆卸,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蒙古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等3类。民间歌曲是流传最普遍,数量最多,音乐最丰富,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除民间歌曲以外,还有说唱音乐。蒙古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民间器乐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克以及古老的乐器火不思。
本单元通过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使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歌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歌曲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小松树》这首歌曲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通过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使学生感受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聆听《挤奶舞》曲,使学生感受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本单元的学习在本册中占重要地位。本单元知识的特点以蒙古族民歌和描写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器乐曲、舞蹈构成一课。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本单元内每节课之间的内容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聆听、表演和创编与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课程标准解读:
感受与鉴赏:通过聆听、感受和欣赏,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相片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故事或内容,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时可让学生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学生在听赏时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到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在聆听《挤奶舞》的同时,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音乐情绪与情感:在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小松树》时,通过听录音的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随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使学生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即兴编创与活动:分小组自编动作,鼓励学xx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并有感情地演唱。结合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在聆听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时安排编创节奏,使学生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结合图片填上象声词,再让学生分声部拍、读、再同时读出,使学生掌握二分音符、二个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聆听乐曲感受蒙古族民歌和乐曲的特点,进一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指导学生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 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4. 结合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音的高低。
5. 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6. 启发学生想象,结合歌乐曲编创简单动作,能边唱边表演,边听边表演。
二、教学建议
1. 教材分析: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由弱到强的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乐曲的A段表现了小骑兵威武而活泼地扬鞭催马的形象。B段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战马奔驰,飞跃各种障碍的情景。C段表达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描绘出战马远远离去的意境。
器乐曲《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拍,羽调式,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内蒙古民歌。采用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歌曲《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采用拍,徵调式,复乐段结构。这首歌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绿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样”,“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
2. 教学建议:
本课《跳起舞》以蒙古族民歌、器乐曲、舞蹈构成一课,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物品等,增进民族间的团结。
本课安排二课时,{dy}课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小松树》、编创与活动,第二课时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挤奶舞》、编创与活动。
三、教案示例:
{dy}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结合课本插图听辨音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
2.听辨出音高。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有关草原放牧的图片。
3. 教学器材:录音机、磁带、光盘。
教学设计图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听音乐进教室。
二、寓教于乐
歌曲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听磁带范唱,教师范唱,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着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这首歌曲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三、创造表现
歌曲表演《小松树》。
1磁带范唱,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唱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跟着伴奏带演唱。
5《小松树》这首歌曲以赞美小松树为题,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
6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xx结课
编创与活动。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教学点评: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2.教师给予奖励。
3.评价内容:歌唱的声音是否亲切柔和,演唱是否充满感情,表演是否贴近歌曲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聆听《挤奶舞》,模仿挤奶的动作,合着音乐跳舞。
3.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4.进行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安排编创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
2.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结合书中蒙古族运动项目的画面,为两组节奏填上象声词。
2.教学器材:教学课件、录音机、音响、磁带、光盘。
教学设计图式: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与意图 |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
1. 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2.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
1. 结合教材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相片,启发学生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 提示学生敲击的乐器及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
2.聆听《挤奶舞》 |
1. 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舞。 2. 读、拍节奏。 |
1. 指导学生做挤奶舞动作。 2. 指导学生准确读、拍节奏。 |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听音乐进教室。
二、寓教于乐
教师向学生讲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其音乐文化。
3.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1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相片启发学生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教师提问:这首木琴曲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
5再听时让学生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6结合书上提供的乐器,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每一件乐器的音色及如何配合乐曲的表现。
7选择乐曲的一个片断、参与伴奏、提示学生敲击的乐器及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内容相吻合。
4.聆听《挤奶舞》。
1组织学生聆听《挤奶舞》,同时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教学生做《挤奶舞》的动作。
3再听《挤奶舞》,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舞。
教学点评: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2教师给予奖励。
3评价内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是否合拍,节奏的读、拍练习是否准确,跟着乐曲做《挤奶舞》动作是否合拍。
四、探究活动:
探究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努力创设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采用主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探究过程:
1.师指导学生分小组探究合作,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小松树》。
2.分组到前面表演。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4.教师给予奖励。
探究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分组活动中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集中了每个人的创意,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舞台。
五、媒体素材需求目录:
教师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需要几幅蓝天白云草原的画面,长达2分钟以内,用以激发学生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教师向学生讲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其音乐文化时,需要几幅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居住在蒙古包的画面,长达3分钟以内,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