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后危机时代的广州经济转型与专业市场发展- 王先庆- 职业日志 ...

 2010年4月12日,应发起单位广州中联集团邀请,参加了“工程机械现代制造服务业研讨会”。该研讨会实际上是配合中联集团投资的“黄埔工程机械与基础零部件专业市场”的开业和招商而举办的。会议由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主办,参与者吸引了行业众多xx领导出席,包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工信部推进司综合处处长安筱鹏、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会长祁俊、广东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奚志伟、广州专业市场商会会长陈锐文等。

  我2009年任中联顾问期间,对该项目的产生背景及过程有较多了解,而且十分xx和支持该项目的推进,因此,看到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并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感到十分高兴。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大道将军山路段,总投资18亿元,总体用地15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占地500亩。7万平方米、千套商铺已于2010年3月开工兴建,将于2010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整个项目至2015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xx建成后可容纳商户6000余家。预计机械城后期交易量将达一千亿以上。不xx统计,中国的机械生产量几千个亿,零部件起码1千多个亿,国外人过来采购零配件,将来的交易额五百到一千个亿以上。它的建成将对广州东部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广州市商贸流通业的均衡发展和东部机械市场集群的打造,有利于黄埔区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在会议上,一些机械行业的专家从生产的角度,谈到发展制造服务业的意义。他们认为,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许多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的主要矛盾,特别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不快,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因素。我们要把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此外,有关专家还谈到工程机械的销售模式跟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销售不同。{dy},工程机械的产品价值度比较高,作为用户、销售商来说,他们不太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客户,客户具有排他性,销售商不喜欢把大厂商集中到一起,无形中增加了竞争难度。第二,工程机械制造厂产品的同一化越来越强,柳工原来只做装载机,但是现在已经有铣刨机、压路机、挖掘机等,产品门类增多,说明了行业企业已经从单一产品为主过渡到多产品竞争阶段。此外,工程机械又是一个集中度很高的行业。2009年工程机械销售增长12%,销售额达到3100亿左右,但是徐工、中联、三一销售额就占了40%,销售额主要集中在这几家大型企业。

我和荆林波研究员则主要从商流、物流的角度来谈。荆所长从宏观角度,就我国专业市场尤其是机械类专业市场发展的机遇及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我主要从广州专业市场的升级转型和发展趋势角度进行讲演,主题为“后危机时代的广州经济转型与专业市场发展”。下面是演讲提纲。 

 一、后危机时代的广州经济转型

1、危机倒逼广州经济转型

2、广州经济转型的三大方向

  产业转型:服务业主导

  城市转型:国际商贸中心定位渐清晰(扩散化、均衡化、地铁商业等,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重新制订商业规划)

  企业转型:资本化、商人化时代来临

二、广州专业市场发展的八大趋势

自2007年以来,广州正全面进入市场开发期,政府和企业对投资专业市场都出现了空前大的热情,甚至有风险投资xx专业市场开发建设。并出现八大趋势

1、商人化趋势。 专业市场开发商正在商业地产商、物业管理商,向市场管理商和运营商转型,都在探索

2、品牌化趋势。 一是打造品牌,意识到市场品牌的价值;二是探索输出。江南,美博城等

3、规模化趋势。近期建成和正在建的市场,大都在10万平米以上;

4、展贸化趋势。 新规划的市场,大都具有展贸功能以及其他第三代时代的功能

5、整合化趋势。 都在做价值链整合的工作,渠道控制,物流为基础,商流为核心,渠道为龙头。

6、{yj}化趋势。 广州{dy}、二代市场,大多是临时建筑,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目前建的,大都是专业基础设施,成为固定的、{yj}的设施。

7、xx化趋势。 都在向电子商务、期货等探索;

8、集群化趋势。 各个区都在探索适合本地的、有特色的专业市场聚集区建设。海珠、白云等。

 有趣的是,通过这次会议,使我对“学科隔膜”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即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由于视角和兴趣差别太大,很难交流。面对这些机械行业的专家xx,当他们从机械行业的角度谈他们的观点时,我们从商贸流通业的角度几乎很难与他们对话。或许我国各界长期“重制造,轻流通”吧,他们对这个工程机械专业市场本身以及相关的物流、配送等问题几乎都不怎么关心,也没有多少兴趣,他们的xx还是生产制造业本身,顶多就是围绕“制造”来“服务”,把专业市场仅仅归结为“如何为制造提供服务”的范畴,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主体存在来探讨。所以,最终,研讨会就是一个真正的“制造服务业”方面的“神仙会”,大多谈的与“专业市场”无关。当然,这或许与主办单位的初衷并不冲突,也或许专家们是否真正在讨论机械专业市场关系并不大,关键是什么人在一起,因为在学术之外,发起单位则是受益很大,毕竟这么多行业专家在一起,为今后专业市场的发展赢得了丰富的智慧资源。

  相关报道参见:

 

 

 

郑重声明:资讯 【王先庆:后危机时代的广州经济转型与专业市场发展- 王先庆- 职业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