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回忆录(四)原创

人生回忆录(四)原创

2010-04-20 11:48:07 阅读11 评论8 字号:

                                                                  工作生涯

      我考上的是镇办化纤厂。它是全镇规模{zd0}的一家纺织厂, 坐落于海城市感王镇西北角, 占地面积近一万平米. 主要是纺纱, 割线, 织布. 这家纺织厂是镇里新建的厂矿, 是与丹东织布厂合作的关系单位. 我毕业时纺织厂刚刚落成, 机器设备都没有引进来, 因为资金不足, 我们所有入厂的职工, 必须在进厂前, 每人交一千元入厂押金, 一年后本利返还. 那时的一千元可不是小数目, 比现在的一万元都实, 对于家境贫寒的我, 到哪里去借一千元啊, 真是左右为难, 又上火又着急. 化纤厂的交钱期限是在一个月之内, 钱必须到位, 否则名额转给他人了! 我犹豫了十多天, 家里人和亲属都说别去上班了, 买台缝纫机在家学做裤子吧, 可我还不甘心, 好不容易考上的, 就这样放弃了很可惜, 这也是全镇{zh0}的一家厂矿.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 这次表现很好, 主动去单位借资金. 那时爸爸已经提前退休了, 哥哥接的班, 这样爸爸把自己退休的工资和哥哥开的工资, 都加在一起五百元, 又和退休办借了五百元, 可算把一千元筹齐了, 这下我阴沉的心情可算放晴了, 高高兴兴把一千元押金交到了化纤厂. 交完款, 拿着收据, 很高兴的回家等待上班的通知.

     很快, 在家又休息十天左右, 化纤厂彻底落成了, 开始引进机械设备了, 机械的安装需要帮手, 我接到通知上班了. {dy}天上班, 看到这麽大的厂子, 二百多人上班, 感到很稀奇, 到处走走, 象迷宫一样, 有时分不清方向, 走错路是经常的事. 厂长姓王, 副厂长姓周, 一个主管会计, 一个现金会计, 一个保管员. {dy}天上班由厂长主持大会, 讲解了厂内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及员工的食宿问题. 刚入厂, 厂长说没正式生产之前, 职工工资先定每月每人三十六元, 正式启动生产按计件定额工资. 上班{dy}天的任务是, 进车间帮老师傅拿零件, 安装机械设备和擦拭零件上的油. 看见又高又宽敞的车间, 一排排; 一层层; 满车间的机械设备, 纵横交错的厂内车间, 真是迷宫一样, 看得我眼花缭乱. 由丹东聘请来的老师傅, 耐心的指点我们机械安装,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开心, {yt}工作下来心情非常好. 晚上住集体宿舍, 一个寝室住八个人, 上下铺, 我选中了上铺, 很舒适. 寝室日光灯也很亮. 由于心情好, 睡前拿出日记本写了首小诗: 宽敞的车间明又亮 / 先进的设备一箱箱 / 师傅用心来指点 / 徒弟动手把机装.

     经过一个月紧张忙碌的机械安装, 各车间的机械都已安装到位. 试机开始了, 先由前纺的梳棉车间; 并条车间; 经粗纺车间; 经细纱车间; 再经络筒车间, 完成了整个纺纱过程. 经过几次的试验, 终于纺出合格的16支, 21支, 32支纱. 那时割线, 织布机械都没引进呢, 在后来的2-3年内形成规模了, 才有了割线车间和织布厂, 形成xxx的成品操作. 纱是最细的, 数值越大, 纱越细, 日产量也是最少的. 纱经过多股合成才形成线, 再经织布机工序形成成品的布. 我上班时只是生产的半成品纱, 卖给丹东织布厂织布.

     纺纱试纺成功后, 正式的投入生产了, 我被分配到{zh1}一道工序络筒车间. 我们组一共7个人, 一名带班长, 她也兼职络筒工作. 每天都是三班倒, 一星期倒一次. 按定额工资开资, 我每月都能开50-70元吧.

   在车间内我的工作是, 坐在滑轮车上接线头, 用的是专业的接线头刀, 看到线头断了, 就用小刀连接上, 把细纱车间下来的管纱, 纺到空塔管上. 先把空塔管放到, 络筒机器上的空锭子上, 然后启动机器, 开始接线, 滚动塔管纱, 滚成大约2-3重的大纱球时, 卸下. 打包给丹东织布厂. 车间纺起纱来, 灰尘很大, 每次下班后衣服上, 口罩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棉絮绒, 回去后要用小刷子, 好好清理一会儿, 所以在化纤厂我经常吃木耳. 工作一段时间后, 我前后纺车间, 工作程序都懂了, 基本上每一道工序都会操作了, 我学到了多种技术.

    自从入厂开始, 我赚的钱, 都给爸爸还单位的债, 直到将近10个月的时间, 把欠债还清了, 爸爸说: "以后你上班的工资不用交家里了, 你自己攒着日后出嫁用吧! " 从此以后, 我每个月的工资钱, 都会剩余, 我开始我的计划梦了.

     因为我很喜欢文学, 总梦想有朝一日当作家. 我用剩余的一部分钱交了学费, 参加了本省举办的<<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培训班, 学期一年, 结业后发证书, xxxx大专学历. 那时我参加培训班, 每个月都给一本月刊, 都是汇到厂部传达室. 大家都很奇怪呢, 怎么月月都有我的邮件, 都问: " 里面是什么东西?" 我告诉他们是月刊, 是学习诗歌,散文, 杂记, 写作的参考资料. 很多人都不感兴趣. 唯有那位王厂长感兴趣, 偶尔我也借他看看, 看过后, 他感想很多, 成立了厂内板报, 让全体员工写文章, 他出题, 大家围绕主题中心思想写, 好的作品上墙展示, 我当然也不例外了, 成功的展示作品多次. 从此以后我也参与了厂内板报的设计工作, 这些都是无偿的业余工作, 只是一种乐趣罢了.

      我每天学习, 工作, 很有规律, 就这样在化纤厂上了一年多班, 到一年的时间, 入厂的押金钱到期了, 厂子效益一年运作的很好, 我们员工的所有押金钱, 都给返还了, 爸爸很高兴, 家里好好庆祝了一番.

     一年多的工作中, 开心与烦恼兼并. 管我车间的主任姓于. 他很势力眼, 谁给他点小恩惠, 他就对谁好些, 否则没事看谁不顺眼, 找你点小毛病就罚点钱, 工资里扣. 我有几次进车间, 忘带安全帽了, 还差两分钟提前出车间了, 被他看见了, 三角眼一瞪, 马上在黑板上, 写上, 扣我2元工资, 扣除当月奖金, 这没了奖金一个月少了20左右元啊. 同等处罚员工我也没意见, 可是他看谁顺眼了, 哪怕别人半天不带安全帽, 提前走或晚进车间15分钟, 他当没看见, 一分不罚, 也不扣奖金, 因为这事很多人都对他有意见, 大家见他进车间, 都远远的避开他. 我与这位车间主任忍气吞声一年多, 看到他, 我就来气, 看不到他, 我还很开心. 大约在1986年11月份,全国上下统一办居民身份证, 也是有史以来的{dy}批居民身份证, 镇分局缺人, 由镇办的厂矿, 各单位, 各村庄, 每个地方抽取二人, 去公安分局协助办理居民身份证, 我们厂, 我很荣幸的被厂长委派, 我和团支部书记去分局协助办理身份证工作.

     这以后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开始.

                                                  待续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回忆录(四)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