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旱“烤问”农业险_冀鹏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则 ...

云南大旱“烤问”农业险

3月30日中午,白升伟在电话里略显疲惫的告诉记者,受旱灾影响,其所在公司2009/2010榨季甘蔗收成减少20%左右。白是云南临翔晶鑫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表示,更遗憾的是农户们并没参加甘蔗农业。

去年云南省甘蔗保险承保面积为47万亩,而当地糖业协会秘书长杨运生表示,全省的甘蔗种植面积是450万亩。

云南省xxx方面向记者表示,农业保险主要由人保财险承保,当下要高度xx保险覆盖面较高的能繁母猪、奶牛的饮水困难问题,防范大牲畜大面积致死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在云南省的农业保险中,除了能繁母猪保险覆盖率较高外,种植保险中的甘蔗、橡胶、烤烟的保险覆盖面积并不大。当大灾来临时,农业种植的风险也就难以降低。

此外,在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云南正准备大力推进森林保险。不过,略显尴尬的是,这一次的旱灾却并未被囊括在保险责任中。

农业保险覆盖面低

作为甘蔗种植大省,2008年起,云南通过政府财政、xxxx、农户三方共同承担保费的方式,在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启动地方政策性甘蔗保险试点,当年省级财政提供了500余万元保费补贴。

该险种的期限为1年,保险责任包括火灾和地震、洪水、渍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旱灾、暴风、龙卷风。在保费方面,每亩基本保险金额为600元,每亩保费为25.5元,各方分摊原则为:省级财政承担45%;市级财政5%;县级财政10%;龙头糖业公司20%,种植户20%。

截至2009年底,这一保险的承保面积为47万亩,按计划2010年将增加至102万亩,其中地方各级财政将累计投入保费补贴1632万元。

杨运生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德宏州下属盈江县的24万亩甘蔗,由于干旱以及年初的霜冻影响,获得了230万元的保险赔付。按照这一数字计算,平均每亩的赔付不足10元,甚至低于保费。

这显然难以覆盖此次干旱所带来的损失。

杨运生透露,在45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中,受灾面积达到80%,绝收52万亩,甘蔗损失450万吨,糖的产量减少50万吨左右,甘蔗农户损失12.6亿元。

其他经济作物的保险覆盖率同样也不高。

截至2009年末,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达368万亩,而橡胶树的承保面积仅为15万亩。当地国营景洪农场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橡胶的受灾面积为26.7万亩,产量将同比减少1万吨。

此外,2009年云南省种植烤烟面积569万亩,云南人保财险累计承保326万亩,覆盖面为57%。

“从甘蔗保险的补贴看,当地政府支持力度还是很大,但承保面积仍未能迅速扩张,保险公司的成本比较高也是重要原因。”西南财经大学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主任丁少群告诉记者。

丁表示,包括其他的农作物保险在内,农业保险由于其种植面积分散、投保户的道德风险较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云南省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末,该省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99亿元,赔款累计2.28亿元。

“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这块的综合管理费用一般在保费收入的20%-30%,扣除此项,保险公司没有多少利润。”丁说。

森林险的尴尬

云南xxx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保财险从2009年入秋至今,由于旱灾引起的保险事故126件,估计财产损失总计为1132万元左右,预付赔款近80万元;已赔付金额为20.12万元。

“目前正在统计的理赔情况里,有的保险品种的责任范围并不包括干旱,因此这类损失不会统计进来。”云南xxx办公室人士说。

森林保险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云南省森林覆盖率达49.9%,活立木蓄积量达15.48亿立方米,位列全国第3位。

去年6月,财政部等部门便明确了江西、福建、湖南三省作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省份。此后,保监会的信息显示,广西、吉林、青海、安徽、陕西、重庆等地方政府均要求当地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

从各地公开的信息看,森林保险责任可从火灾、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淞、虫灾等灾害中选择几种,惟独没有旱灾。

目前,云南的森林保险主要是火灾保险,当地xxx向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今年1月至2月,人保财险承保的森林保险中,已有两处受到山林火灾,受灾面积为360亩,估计损失为20万元,具体的赔付金额尚未确定。

而截至3月3日,云南省受灾林地总面积3011.89万亩,成灾1399.93万亩,报废509.88万亩,经济损失达29.75亿元人民币。此外,截至3月25日,云南省共发生森林火灾460起,受害森林面积2347公顷。

不过,对由干旱而使林木无法生长的公司来说,就没那么幸运。

(002200.SZ)在3月30日的公告称,由于干旱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大,预计其2009年度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亏损。

“公司的苗木都是投了保险的,但是只买了森林火灾保险,而且保险公司没有提供冰灾以及干旱方面的保险品种,所以我们公司的损失是没有办法得到理赔。”30日,绿大地证券办一位人士电话里告诉记者。

丁少群表示,恐怕之前没人预料到干旱会严重到影响林木的生长这一程度,这也提醒了相关的保险公司,以及投保的种植企业,未来应注意在保险责任中囊括这一因素。

柔岩 职员

据初步统计,青海省内保险机构在玉树地区的承保业务主要以财险、车险、责任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人寿保险为主,其中,财产保险承保金额合计74774.9万元,机动车辆保险金额31564.01万元,责任险限额2336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金额2391万元、人寿保险金额1254.8万元。({dy}财经日报4月21日)

应该说,保险业两年前在汶川大地震中积累的理赔和救援经验,在此次玉树地震中得到又一次验证和完善。然而,细辨这些理赔内容,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的地震保险尚无人开发,呼吁多年的巨灾保险制度仍遥遥无期。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涉灾制度的构建是否足够完善———在三年内两度重大地震灾害发生的伤痛面前,呼唤国家赶紧制订“巨灾保险”,以来护佑民生。

地震灾害保险的缺失曾是汶川地震留给我们的一道伤疤。尽管,2008年12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第四章第四十五条,已经写下了“国家发展有财政支持的地震灾害保险事业,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的条文。但遗憾的是,根据《经济参考报》和《中国保险报》今年3月的报道,时至今日,目前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地震灾害在寿险中基本不属于免责条款,而在财险中却大多属于“除外”责任,财险公司的多数险种基本都将地震和海啸“拒之门外”。

《防震减灾法》中关于地震保险的描述,曾被认为是适时的善制弥补。然而在该法规颁布到玉树地震发生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国专门的地震灾害保险甚至巨灾保险却一直止步不前,不能不令人备感遗憾。数据显示,保险赔付占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比重非常低———1998年洪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国内保险公司共支付水灾赔款30亿元左右;2008年年初的雪灾中,保险赔付近50亿元,只占1500亿元损失中的3%;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而保险赔付金额仅为6.1亿元,仅占经济损失的0.7%。国内灾害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

因此,尽早建立专门的地震保险机制甚至巨灾保险机制已是刻不容缓,让作为特许经营的具有相当公益性的保险业,在巨大灾害发生时发挥普惠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云南大旱“烤问”农业险_冀鹏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则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