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四-1)

 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搜狐健康频道访谈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专家谈癌症预防以及早期发现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的网友以及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搜狐健康访谈间。

2010年4月,中国xx协会以“关爱生命 科学xx 让生命更美好”为题发起了第1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为了让网民了解正确的癌症知识,搜狐健康频道推出了网上调查。同时,搜狐健康还就癌症预防方面的问题采访了10个癌症领域的近30位医学专家,结果显示:网民认识与专家观点尚存在部分差异,对一些“致癌因素”重视程度不足。

为此,今天中国xx协会科普工作部联合搜狐健康邀请xx肿瘤专家作客搜狐访谈间,与网友以及媒体朋友们共话癌症防治,给网友们传递最xx的癌症防治知识。

 

我们今天请到的几位嘉宾是:  

中国xx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

中国xx协会副秘书长 北京xx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褀教授

中国xx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内科江泽飞教授

中国xx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沈琳教授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情况介绍

    主持人: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将拉开帷幕,首先请支修益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xx协会会有哪些活动?为什么选择“关爱生命 科学xx 让生命更美好”作为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

支修益:中国xx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前期中国xx协会针对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确定和活动开展方式、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

中国xx协会结合2010年 5月即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召开的全国肿瘤大会的主题—“科学治癌 让生活更美好”,及今年国际xx联盟主办的世界癌症日的主题—“癌症同样可以预防”,确定了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 “关爱生命 科学xx 让生命更美好”的主题。这不仅是总结了中国xx协会前15届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同时也结合我们国家对肿瘤防治的策略和方针,紧紧扣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联盟UICC共同确定的主题。我们中国xx协会科普宣传部给各省市xx协会和各个专业委员会发出了通知,对于如何组织好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提出了要求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我们会在全国几个主要省市同时启动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4月11会在安徽合肥做一个主会场的宣传。

我们希望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和当地的媒体通力合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各种形式的肿瘤防治宣传活动,让癌症患者科学xx,科学xx。我们也会在肿瘤防治宣传周结束之后,收集各地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信息,把一些好的宣传作品,比较有典型的并且能够推广的健康大课堂的方式,包括专家访谈的方式放到中国xx协会和科协的网站,跟大家一起分享癌症防治的新信息、新技术。

 

    主持人:相信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大家对于肿瘤防治方面的知识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活动都会在中国xx协会的网站上公布?

支修益:以往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就做一周时间的宣传活动,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就结束,完xx全是为了围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而策划的专题宣传活动,总体而言,社会的参与度、媒体的xx报道、百姓和患者的参与相对比较少。今年我们中国xx协会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媒体合作,通过固定的栏目、固定的频道和更多的版面,展开多种形式的专家访谈和健康大课堂,把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周期延伸到一个月。希望更多的媒体能同我们中国xx协会科普宣传部有更好的合作,也希望我们更多的肿瘤专家和各地的主流媒体合作,把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能够提升一个水平。

 

 

主持人:我在访谈的开始提到了搜狐健康也就“关爱生命,科学xx 让生命更美好”进行了一个调查,其中针对网友的调查结果显示:

1.接近57%的网友认为癌症非常可怕,只有14%的网友认为癌症不可怕

2.提起癌症,你觉得哪些生活因素最相关,网友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饮食习惯、生活压力、吸烟、装修污染以及酗酒,并且票数比较接近。

3.你觉得哪些健康问题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网友的选择从高到底依次是情绪管理不善、基因携带、抵抗力差、持续的感染、小病不治、其他,票数也比较接近

 

   

环境因素对于癌症发病的影响

主持人:首先我们想就环境致癌方面提一些问题,我们知道支教授主要是从事肺癌工作的,肺癌与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的相关度应该是非常高的。我们首先请支教授简单介绍一下。

 

支修益: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都属于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环境污染对癌症发xx展的影响是蛮大的,随着目前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就肺癌来讲,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产生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组合在一起,对我们呼吸系统的健康带来危害。还有一个就是环境致癌因素,煤炭矿区和金属矿区往往是肺癌的高发区,比如云南个旧和宣化地区的锡矿金属矿等都是肺癌的高发地区。

环境污染除了大环境因素还有小环境污染,目前室内装修材料、厨房油烟污染等,都同肺癌发病有关,可以统称肺癌是被“气”出来的。不管是空气污染还是汽车尾气排放,或者是厨房烹炸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的油烟气体。稍后我们还会谈到身体产生的“内气”如何影响健康,经常生闷“气”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持人:沈教授主要从事消化道方面的研究,消化道肿瘤是不是也跟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呢?

    沈琳:是的。消化道肿瘤跟环境因素有关的主要是水源和食品污染。现在很多的农药、化肥使用,造成食品、蔬菜的残留,以及更多的排污对于水源的污染,最终都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特别是肝癌、食管癌和胃癌。

    主持人: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比如说哪一种物质污染的水?

    沈琳:苯环类物质污染水以后,对于肝脏的损害是非常严重,长期饮用会引起肝脏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癌、食管癌、肝癌,这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到证实的。

    主持人:主要是一些突发事件造成水源污染,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持续污染?

沈琳:有的时候是突发事件,有的时候是慢性的,关键是有时含量超标,根本发现不了,但是急性中毒是不太一样的。

 

主持人:那乳腺癌方面呢?

江泽飞:所有的癌症发病跟环境污染都有密切关系,而乳腺癌作为以女性为主的恶性肿瘤,我想强调的是情绪污染,女性的生活情绪,包括紧张和内分泌的失调及人为添加xx导致的生活方式改变等都是造成乳腺癌的因素,这也是跟其他肿瘤一致又不太一致的地方。

女性有一个自然的生理周期,月经来潮和生理周期,长期的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也对女性的身体伤害很大。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受到雌xx的刺激?

江泽飞:xx主要是人为添加的,现在西方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开始下降,原因就是15年前欧美国家发现雌xx的添加对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很明显的作用,所以他们减少了人为添加xx的数量,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了很明显的下降。这跟戒烟一样,是一个社会很大的进步。

 

支修益: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这些都是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去整治的。针对小环境我想提醒广大网民,比如说居室装修带来的小环境污染,我建议您在装修完新居入住之前,请当地环保部门验收一下,确信达标后再入住。

第二个小环境污染就是厨房油烟污染和居室煤烟污染。东北地区以前为什么肺癌发病率那么高?主要是因为冬季烧煤取暖和做饭,长达四五个月的严寒冬季节整天关着门,烧煤取暖烹调过程中,燃煤燃烧过程产生的燃煤污染非常厉害。

还有就是厨房油烟污染,中国的饭菜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欢,但是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不健康,烹调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油烟,其中含致癌的物质很多。

{zh1}我还想强调的就是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室内小环境的污染,二手烟对肺癌的发生已经有许多科学证据。

    主持人:油烟怎么来避免?

    支修益:避免厨房油烟污染的方法很多。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全世界蛮受欢迎,但是制作方式对于烹调者来讲是存在着健康危害,尤其是长期从事烹调工作的厨师。一方面要科学选用合格标准的抽油烟机,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能够xx吸走;第二,如果没有抽油烟机这种条件,就要保证厨房的通风,特别是在冬季用煤取暖,同时用煤做饭的情况下,存在双重污染因素,所以一定要重视并保证厨房的通风。

沈琳:中国传统的烹饪习惯,喜欢把油烧得冒烟,这种方式应该改变。油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要太高,温度太高会产生很多的致癌物质,并且产生的油烟对人体也是有害的,油温达到一定热度就可以了,这样减少对直接烹饪者的影响。

 

刘端褀:一个是水源的污染,现在家家都有饮水机,关键是买了以后长时间不清洗,一直用两三年,有些里面都长绿毛了,其实是一种水藻,这种水藻具有致癌性,所以买回来以后要经常清洗。桶装水的净水器我认为有{yt}迟早是要淘汰,大家{zh0}直接从水龙头饮用,其实可以在小区中首先实现,水的净化标准高一点。

    主持人:这实际上是造成了二次的水源污染。

沈琳:水的污染我们国家发生过好几次,不但是工业污染,还有一些大肠杆菌、病毒、霉菌、寄生物超标,这些都是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刘端褀:大家经常说“二手烟影响妻子和儿子,三手烟影响孙子”。三手烟就是指烟气腾腾的东西沉淀到地上、桌面、沙发、头发以及衣服等,不足一米或者一米左右的孩子是生活在这种空间的。我们是生活在一米五以上、两米的空间,所以这些孩子把大部分的三手烟污染都吸进去,从幼儿期就开始吸收致癌物质。所以烟民从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角度出发,也要早点把烟戒掉。

 

饮食习惯对于癌症发病的影响

    主持人:另外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是饮食习惯,我们经过前期调查,很多专家提到了乳腺癌发病可能和一些饮食习惯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说长期吃豆制品,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不是高一些?

    江泽飞:这个没有听说过。在某种程度上研究发现豆制品摄取量跟乳腺癌发生是负相关,曾经有美国学者在中国江苏区域做过研究,他发现豆制品使用度高的区域,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大家要确保豆制品是用好的豆子直接经过加工出来的,比较接近xx的产品对人体健康方面更有益。

    主持人:哪些食品可能会与乳腺癌相关?

江泽飞:油炸食品显然不是很好,另外xx含量比较高的,尤其是对女性来讲,有一些更年期的女性,子女孝顺或者老公体贴,经常买一些所谓能够延缓青春的保健品。这种保健品的安全检测,除了常规的卫生检测以外,对它的致癌性,以及对于人为添加xx方面的控制,我认为现在做得不够。往往一些更年期的女性,在保健品里面加一点雌xx,会感觉舒服很多,但是这会对她的健康有不利因素。

 

    主持人:还是xx的随意添加,大家一定要注意在选用保健品的时候,选择安全绿色一些的。接下来我们有请沈教授谈一谈饮食方面和消化道,大家经常有时候说病从口入,消化道肿瘤很多是不是也是吃出来的?

沈琳:可以这么说。消化道器官是负责食物进入人体,把外界的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包括引入、消化、吸收的全过程,同样,这也是一个过滤的过程,如果食品中有很多有毒物质,会对消化器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典型的例子,中国人喜欢吃腌制的食品,腌制食品有两大害处。一是腌制食品中含亚硝酸类物质比较高,与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还有一个是高盐,这不单对心脑血管,对于消化系统肿瘤也是一个高危因素,所以很多的食管癌和胃癌在沿海地区发病率很高,因为当地人特别喜欢吃一种极咸的鱼子酱,高血压、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区几乎都是一致的。

另外,油炸食品对消化道的影响是非常明确的,而且中国人更多的喜欢聚餐,现在外面好多油都是回收油,油经过了反复使用,这对人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油经过反复使用的话,里面的致癌物质会增多。

刘端褀:中餐在国际上很知名,但是也应该反省制作中应该检讨的地方,中餐中煎炸和烧烤的比较多,这些东西都容易造成致癌物质,所以应该更多的提倡蒸煮的食品,也可以做出来很美味的食品。

 

    主持人:我们前前期也提到关于喝酒,选项是酗酒,大家也认为它是很强的致癌因素。选择的网友比较多。这方面和消化道有什么关系?

沈琳:酗酒一方面是对食管和胃的直接损伤,这部分人会得上消化道的疾病。另外,酒的分解在肝脏,对肝脏的损伤也比较大,所以酗酒的人容易得肝癌。另外酒精在体内转化的渠道很多,不单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少量的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动脉,但是不是说大量的酗酒。

 

感染因素和癌前病变对癌症发病的影响

    主持人:我们接着看下一个致病因素。今年的世界癌症日提出,感染因素也是致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乙肝大国,它会造成肝癌。

沈琳:乙肝病毒的感染的确是我国肝癌高发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国家对新生儿全部计划免疫,免费接种乙肝以免。现在我们国家15周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明显下降,大概达到1%。

另外胃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也是一个高发因素,并且与直肠癌和食管癌都跟这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不是所有的肿瘤病人都与感染有段,有一部分的病人跟这个相关,所以对于特殊人群的感染预防,是我们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主持人:我们也谈到包括感染是一方面,还有很多疾病有一些癌前病变,他是不是也是要积极的进行预防和xx?

沈琳:癌前疾病大肠癌比较明显,大肠息肉有遗传史,特别是一些扁平、小的息肉,这些一定要xx,xx以后就不会再得肿瘤。这些息肉的xx很简单。另外一些慢性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反复的慢性xx感染,也一样会得肿瘤。慢性炎症和肿瘤的相关性已经基本明确。不单纯是在消化系统,在其他的系统里面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支修益:宫颈癌和鼻咽癌的致病因素已经很明确,就是HPV病毒和EP病毒的感染。今后{zx0}能够看到人类攻克癌症,也可能就是从宫颈癌开始。

另外,肺部原有的良性疾病,包括肺结核、肺部慢性炎症也是癌前病变,在肺部良性疾病基础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以及机体免疫机制的逐年下降,最终也一样可以导致原有肺部良性疾病的恶性变。

江泽飞: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也比较明确,严重的非典型增生,应该讲它以后会发展为恶性。

但是在这里我想强调,合理的诊断、及时的处理。大家不要过于恐慌,癌前病变到癌症是有过程的,如果过度的干预也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害。一些宣传说可以xx癌前病变,这一点我们要科学的认识,癌前病变可以xx,但是必须要在科学正确的在xx医疗机构进行xx。所以应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的发现、科学的干预,不要恐慌,这是需要强调的。

刘端褀:癌前病变是似与非似之间,可能是癌,也可能不是癌。这个时候我跟病人说的是,要及时发现,对这种病变我们是非常高兴的,病人得了这种情况,几乎可以百分之百xx,而且几乎百分之百的可以干预。

现在几乎所有的癌变都可以当做表皮病来发现和处理,比如肠子、胃,现在由于有了窥镜,就很容易看到,就像体表组织。妇女的宫颈、xx、尿道,都可以通过镜子变成体表疾病。

在这里大家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把内窥镜检查看得太恐怖,更何况我们现在有了全身xx,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在这方面有家族史或者怀疑,应该去做一些检查,可以防患于未然,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主持人:关于这些感染因素或者是癌前病变,我们网友和大众发现这方面的情况还是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不要不在意,也不要太在意。

支修益:科学有效的医疗干预可以使癌前病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医疗干预,能够使很多疾病成为可控。

 

心理因素对于癌症发病的影响

    主持人:我们在前期调查中病人提到一个生活因素,关于生活压力。因为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年轻人的压力也非常大。这方面刘主任这边应该有很多的研究,您觉得对于这种生活压力,网友应该如何来缓解,有什么好的方法?

刘端褀:昨天我也上网看了一下搜狐的调查。我非常惊讶的发现网友们把生活压力作为得癌的一个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夸大,但是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这个社会处于转型期间,大家的紧张、不安和烦燥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是不是直接导致癌,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也确确实实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我们癌症发生里面有一种说法叫C型性格,特点是:{dy},是内向型的人,第二,是心理不平衡的人,老想做得好,但是做不好。第三,小事老想计较的人。第四,有家族史的人。第五,客观环境比较恶劣,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特别是和周围人处关系处得不太好。这样的病友们就容易发生癌。

我和心理学专家交谈过,心理学家跟我说,其实真正典型的癌性格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属于混合型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有一些东西从性格来说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只是处理事情的时候需要这个性格的人多一点,处理另外一些事情的人需要那个性格的人多一些。性格本身来讲无所谓好坏,但是对于癌症来讲,他需要某种引导。他需要把自己的癌性格方面转化为非癌性格。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有一定的工作可做。

另外,现在也有一些发现,比如说通过体内的分泌,发现了这种情绪有一定的物质xx,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在医学家正在这方面搞一定的xx看能不能调控情绪,来进行xx。但是这个离现实使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不要指望着这些xx,不要指望着改变自己的环境、自己的心境,甚至改变自己处事的方式。

 

支修益:小环境污染也包含有心理污染。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压抑状态、处在一个性格复杂、极其矛盾的状态下,肯定是一个不健康的致癌因素,再加上刚才讲的大小环境的污染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等等一组合,几个高危险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属于高危人群了。

希望我们的百姓朋友,尤其到了中壮年阶段,特别是从事的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白领人群,应该多疏通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第三通道)。避免和xx这种不利于健康的心理污染。要注意和人友善交流,特别是你在家庭、事业、爱情、婚姻不顺的情况下,社会的救助、朋友之间的帮助都能够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

 

 

基因改变对癌症发病的影响

主持人:所以舒缓心理的压力,调节工作上的压力,对乳腺癌也是有很重要的方面。{zh1}一个致癌因素关于基因携带的问题。

所有癌症的发病是不是都跟自身基因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在这方面现在有没有研究得比较明确的?

江泽飞:比较明确的是乳腺癌和大肠癌。比如BRC1和BRC2两个基因的突变,在美国白领女性中,如果有这样的突变,她到80岁,乳腺癌的发病率有60%到80%,但是所有女性人群有这样明确的基因突变的只有6%左右。

现在更多的是遗传倾向性,并不是你生出来有某个基因,就一定会得癌,我们只能科学的监控,要单纯从基因角度去预测,并不准。

沈琳:大肠癌也是一样,遗传也占了一部分的人群。散发息肉和遗传性家族息肉都是特殊的基因人群,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大肠癌都和明确的基因有关系。就像刚才江教授所说的,他有一些特殊的遗传素质,但是现在并没有搞清楚他到底是哪一种,如果现在能够搞清楚我们就可以预防。

但是也发现有一些人得癌,不是一个癌,有两个癌。我今天上午看了一个乳腺癌患者合并胃癌,两个乳腺癌合并肠癌。这样的人反而容易比较发现,同时预后也很好,很早就发现了,而且就是单纯的局部xx,随时监控就很好。

    主持人:两位说的基因,包括检测基因判断得不得癌,现在还不太成熟,但是这方面正在做研究。

刘端褀:提出这个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大家对于有遗传基因的情况要引起警惕,我确实碰到过,家里五个兄弟前四个哥哥都得了胃癌死了,他自己条件比较好,很早做预防和检查,在40岁的时候果然发现有胃癌,及时的xx,{zh1}只有他一个人存活。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xx非常重要

    主持人:我们前面谈了很多生活方面和有关的致癌因素。{zh1},我们请刘端褀教授给我们总结一下。

刘端褀:我总结了二十四个字,六句话。

{dy}个叫做始于英年,就是要早点预xx症,我前几年在海南开会,一些70多岁的老年人问我,我现在怎么预防肺癌?我说你现在有点晚了,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第二,饮食清淡,少放盐、少放油,不要煎炸、烧烤的东西吃得太多。这些和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的病都是相通的。

第三,坚决戒烟,这个我不多谈了,大家都很清楚。

第四,适当锻炼。千万不能拼命锻炼,弄得骨关节和心脏都大了,也没有必要。但是适当锻炼还是有好处的。我们在大学里面做过这个工作,锻炼比较好的女生,就不太容易得乳腺癌。从青年时期比较注意锻炼的男生大了就不太容易得前列腺癌。国外有这方面的数字。说明锻炼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体内的动力。

第五,豁达乐观,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第六,定期体检。我们平时单位里面一二百块钱的体检不包括xx体检,很多癌症是查不出来的,专门的xx体检要在四五十岁以上做一次,比较好的xx体检要千把块钱。比如说妇女可以做乳腺体检,子宫刮片在肠胃体检里面有了。再深一步的检查,也需要做。特别是有家族史或者自己过去有过某种高危因素的。{zh1}一个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是{zh1}一关了,如果已经得了,还没有发现,就容易把病情贻误,我总结出的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就是这些。

江泽飞:对于体检我说一点,一个便宜的、简单的检查还不如不查,因为这样很容易掩盖一些疾病。我碰到很多女性得了病以后都在说,为什么当初拿红外线做检查。红外线现在国际上没有批准用于乳腺癌的检查,但是中国还在用。

一些单位体检的固定检查,应该根据年龄特征、性别、体型,加上一些自选的项目,全身都查一遍很难,应该有一些针对的项目。45岁以上的女性就应该去拍乳腺X线,年轻的女性做超声,现在国家科委、北京科委都在做这样的项目,我再次强调用科学标准的方法去监控。

    主持人:45岁以上做乳腺癌X线的检查。

    江泽飞:对。在中国我还要强调乳房自检,在医疗保健和家庭保健不普及的情况下,这样的保健肯定是有好处没有害处,千万不要盲目跟随欧美,因为他们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他们可以每年查一次。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病人在体内长了十年的病还没有看,所以还是提倡合理的检查。

    主持人:乳房自检虽然不能早期发现,但是起码不至于晚期发现。

江泽飞:至少可以避免晚期发现。

 

沈琳:消化道肿瘤很容易发现早期病变,但是又是最不容易发现早期病变。为什么呢?主要还是老百姓很难认可消化道的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可以使我们很早的发现早期病变,甚至一两个毫米,用钳子一夹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不做,出现症状以后再去就诊,肯定不行,那时候就已经非常大的范围,肯定不是一个早期的。我们国家消化系统肿瘤恰恰都是中晚期的比较多,早期胃癌,如果我们跟日本和韩国比,我们几乎比人家要退步50个百分点,他们的早期胃癌能在40-50%,我们在10%以内,所以非常的差。一定要让大家了解,消化道肿瘤是可以早期发现,手段主要是靠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而肝脏可以通过超声和CT来检查。

消化系统肿瘤有它的特殊特点,我们还可以更早的做到远离癌症,就是一级预防,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防止病从口入,自己多注意,戒烟限酒。如果有癌前疾病,干预它起始萌芽的阶段。如果已经得了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xx。

 

支修益:肺癌的预防,{dy}就是远离烟草,远离一手烟、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健康危害。第二,在保持心情舒畅的同时,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如果您是45岁以上的烟民,居住在肿瘤的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一定要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加上胸部X线检查(胸片正侧位或胸部CT检查)。

建议您去专业的体检中心或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不合格的体检千万不要做,比如仅仅做胸透检查。我们在临床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例: XX刚刚做完健康体检,胸透检查未见“异常”,几个星期后因为呼吸道症状到医院就诊,胸片和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阴影。提醒您参加健康体检起码需要正侧位胸片检查,当然做胸部CT扫描可以发现更早的肺部阴影,早期发现早期肺癌,而早期肺癌可以通过微创胸外科手术根治性肺叶切除达到根治性xx的目的。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体检部门去进行健康体检。

 

 
郑重声明:资讯 【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四-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