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抗高原反应

    

如何抗高原反应

—写给战斗在青海玉树救援一线的人员与记者

 

    几天来,xx着青海玉树的大地震,看到参与救援的人员和现场新闻采访报道的记者们不顾高原反应奋战在前线,内心十分感动,也非常想把本人两次进入西藏,对抗高原反应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抗震救灾奉献绵薄之力。

    我{dy}次入藏是在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前夕,在6月28日搭乘飞机从北京由成都中转到拉萨,因为我学的是临床药学,因此入藏前半个月就了解了高原生活的知识。首先是回避感冒人群,其次注意带足厚的衣物和防晒用品,还有查阅对抗高原反应的xx和方法,很多书上推荐说应该服用红景天,但深入仔细了解药效学和药理学后发现红景天虽然具有抗高原反应作用,但其作用机理是增加心肌耗氧量,来对抗肌体的缺氧现象,这会增加心脏的工作,会消耗更多氧气。经北京xx医院的朋友介绍,推荐了复方丹参滴丸,查阅相关的文献报道,复方丹参滴丸是xx后勤部门配发给驻藏xx的必备药品,同时其抗高原反应的相关研究已经在多家学术杂志发表。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冠心病、心绞痛预防、xx、急救全面血管保护作用,它的药理作用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耐缺氧,保护缺血心肌、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增生、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栓指数,因此,我选择在上高原之前一周开始每天三次,每次十粒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六月末抵达拉萨,下了飞机看到碧蓝的天,洁白的云,感觉自己伸手就能触到蓝天,于是兴奋地跑了起来,但是没跑20步,马上感到气喘、胸闷,心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才想起来这里是青藏高原,于是我立即停下,找出复方丹参滴丸,服了大约20粒,同时停止活动,静静地休息十分钟,感觉恢复了正常,这样从下飞机到到晚上十点,我一共服用三次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0粒。第二天,感觉思路与表达不一致,同行的朋友问问题,自己脑子里想的总要慢一拍才能说出来,这天和大家来到米拉山口,在海拔5012米的山口,我因为激动和不停的拍照,第二天行程中服用了六次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0粒,个别有25粒的时候。从第二天晚上感觉睡眠质量下降,头有些疼、晕、胀,几乎一个小时醒一次,第三天,参与通车庆祝仪式后,西藏自治区政府及卫生厅接待我们一行,席间自治区秘书长得知我们出现的情况后马上给我们推荐了养血清脑颗粒,他说西藏的干部下到北京醉氧(不适应过多的氧气供应),也头疼,从平原上来也头疼,他们每次都会用这个药品,连用三天基本就会适应,头疼及xx的症状就会好转,所以他建议我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的同时加服养血清脑颗粒,会帮我们渡过高原反应,因为很多养路工人接受天士力的捐赠都很认可。于是当晚我们每人睡前服用了2袋养血清脑颗粒,果然头疼的感觉减轻,入睡较快,睡眠质量也好些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在这两种药的帮助下,游览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平安回到了北京。(由于我已年近50,现在仍坚持服用这两种药},身边的朋友都很惊奇我能如此顺利的完成西藏之行,因此我就把入藏经验传授给其他上高原的朋友,大家给我的反馈真的很不错。

    第二次入藏是2009年的8月10日,因为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活动,又去了一次西藏,在临行前加量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一周,每天三次,每次十粒。出发前两天的晚上,出去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身上被淋湿,并且在雨中躲在一个凉亭中近一个小时,有些着凉。第二天没有重视,开了{yt}会,晚上感觉嗓子有些疼,关节酸胀,于是我服了日夜百服宁,第三天早晨4点赶往机场,乘飞机由北京直飞拉萨,下了飞机又赶上拉萨下雨,气温只有10℃,由于北京酷暑,我只穿了短袖上衣和长裤及风衣,看到接机的人都穿毛衣,感觉自己准备不足,出了机场,步行到停车场,又经历了一段风雨侵袭,中午在车上吃了点饼干,同行的要去布达拉宫,车直接到布达拉宫广场前,因参观门票是提前预定好,参观时间有限,所以我也没有考虑就跟着登上台阶,爬了不到十分钟,就感觉到非常不好,脸发白,嘴唇发青,脚打颤,心里发闷,同行的人赶紧扶我坐下,服上20粒复方丹参滴丸,十分钟后缓解,于是我又跟上,整个参观中用药三次,与我{dy}次参观布达拉宫感觉xx不一样,回到宾馆测量体温37.6℃,因为我平时基础体温只有35.5℃,因此只要超过37℃,就属于发烧状态,于是又用了一次百服宁,服下了复方丹参滴丸和养血清脑颗粒,用过晚饭,我就早早地躺下睡到晚上9:30,感觉体温又高了,一量果然接近38℃,于是披上外衣到了对面的医院输液(住在西藏国土资源厅旁边的宾馆,马路对面就有医院),因为在医院工作过,与医生沟通后,医生给我吸氧并输入能量合剂、头孢、地塞米松,vc,氨茶碱。直到下半夜才输完液。回去后又服用了养血清脑颗粒和复方丹参滴丸,一直睡到次日早晨,睡得非常好,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活动,遇到中医药局的蒋处长,看她也有高原反应,她说服用红景天效果一般,就将随身的复方丹参滴丸给了她,让她马上用20粒,她用后果然感觉好了许多。活动结束后又拿到天士力集团在现场发给参会者的柴胡滴丸、穿心莲内酯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加到我的用药之中,在后来的两天西藏之行中,没有再去吸氧输液,而且这三种药我的用量都比规定量多一倍,加上前期使用的复方丹参滴丸和养血清脑颗粒,使我顺利的去日喀则,欣赏了美丽的羊卓雍湖和冰川,回到北京我去做了检查,没有留下肺水肿等相关后遗症。我现在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我跟我的爱人有一直吃复方丹参滴丸,我爱人的糖尿病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总结经验分享:

    1、进入高原前不要精神紧张、害怕和担心,上高原前用复方丹参滴丸一周,每天三次,每次10粒。

    2、出发前注意身体,不要着凉、感冒,带好保暖的衣裤(即使是夏天),如果发生感冒了必须立即就诊,以防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

    3、到高原后不得过于激动地跑跳,不适时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但{zh0}间隔2小时以上,(本人{zg}用量25粒/次,平时是15-20粒,每天6次)

    4、进入高原后要慢慢适应,用药要及时,随身要带些巧克力或糖块

    5、养血清脑颗粒每天用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晚上要临睡前),每次两袋

    6、吃饭尽量选择在政府厅局附近的自有茶餐厅,选择口味适中,以补充营养,尽快适应。

    7、一旦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输液吸氧,不能坚持,以免引起更多的并发症(感冒在高原可能引发严重的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死亡率较大)

    8、宾馆应选择有吸氧设备或就医方便的,以应对不测。

 

以上是两次入藏的实地经验,希望能给在抗震一线的勇士们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一)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高原低氧组织病理损害的干预研究

    摘要: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高原低氧多器官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平原生活标准Wistar大鼠14只,体重(200~250)g,运入海拔5000m高原随机分为DSP干预组7只(DSP 0.35g/kg溶于1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和对照组7只,实验20天后全部处死,取出心、肝、脾、肺、肾、脑用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SP干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微,损害越严重的器官组织改善越明显。结论:DSP能预防、改善细胞的低氧性水肿、变性、坏死、组织淤血、出血及超微结构的损伤,是符合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低氧病理损伤机制即比较特异的低氧性组织细胞损伤保护剂。

作者: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张雪峰、裴志伟、孙利民、青格乐图、曾玉英、孙堂元、田雅丽、冶鹏)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王盛兰)

(二)复方丹参滴丸对血液17项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

    摘要: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药理作用——对血液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方法:体检正常进入海拔5000m高原的劳动者131人随机分为服药组(n=30,DSP0.75g/日)和对照组(n=101);血清生物化学物质测定;硫化氢敏感硫电极法一氧化氮(NO)Griess法,铜、铁、锌、钙、镁、硒、钠、钾、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催乳素(PRL)卵泡刺xx(FSH)黄体生产素(LH)雌二醇(E2)睾酮(T)磁酶免法,瘦素(LEP)放免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的为:服药组高原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及心电图缺血率分别减少10.43%、12.36%及69.22%;血清H2S、E2、Lep各提高20.43%、47.86%、35.82%,Cu、Fe各减少12.59%、31.37%;偏相关分析DSP与H2S、E2、Lep均呈正相关与Fe、SBP、HR及心电图缺血均呈负相关;一些生化指标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DSP对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微量元素、性xx及瘦素多系列生物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代谢调节作用,是其干预高原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提高高原习服水平之生物化学机制。

作者: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张雪峰、裴志伟等)

此文来自现代健康网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抗高原反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