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江湖——离开》中国新闻周刊陈海离职_中国新闻_新浪博客

《传媒江湖——离开》中国新闻周刊陈海离职

《经济观察报》前总编辞职拟办新刊

2009年10月12日09:03   腾讯论坛

告别书

文/陈海

陈海:《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致力于时政新闻及调查类报道十数年。曾供职于《南方xx》、《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媒体,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新闻系)。

我的同事:

1.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离大家而去。感谢大家给我的支持、鼓励,友善和温暖,我会带它一路;感谢北宪社长和秦总给了我在这里与你们一同共事的机会,这机会让我的前路有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并由此爱上北京;感谢你们的爱,让我离去也倍感艰难。

重回中国新闻周刊工作近两年,得益于你们及社委会、编委会诸位领导的栽培,我仍在忐忑中成长;并随时审视不足,从来惴惴。

谨致谢忱。

2.

这两年不到的时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件,我有幸与你们一同经历与见证,那些欢喜和忧伤、悲痛与自责、成就与迷惘,我们也共同面临了机遇和挑战,并置身中国和杂志社两个大家庭,与她们在阵痛中相偕成长。

在新闻的路上,我还有幸与这么多可敬的同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你们及你们的付出,令我在这个岗位上积累的,不止于技术、经验,还有尊重、信任,及爱。同时,我还在你们身上学到了诸多良好的品格——所有这些都令我感激、敬重并受用一生。

3、

9月4日这{yt},开复老师从谷歌中国离去了。真巧。

他说,尽管加州的山景城再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我再续约四年,但是我却在此刻做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我希望帮助年轻人圆梦的同时也圆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还说,每当我想到我将迈出的一步,我就会想起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么多年,开复老师一直都在激励着我。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所以请大家相信,我的决定是理性的,向上的,负责任的。

4.

最近重读茅于轼先生的文章,谈及人生的意义,他的答案是:“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享受人生,茅先生的意思是,人生一世所得到的快乐总量极大化。

茅先生所说的“享受”自然不止于物质,更包括精神层面,包括主观的满足感。“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事实上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君子成人之美”,茅老不过换了一个平实的表达。

原谅我赘述他的原话:“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所以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一位80岁的老人,一位道德高韬的经济学家,用自己人生80年的经验,为我们总结出这金子般的警言。我愿一辈子践行。

事实上,很难说这短短两年,我给这本杂志带来了什么值得称耀的变化,但我一直努力,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尊重、信任、互助互爱的氛围,尽力激发每一位同事的创造力,让我们朝同一个目标用力。

因为我一直认为,尊重和信任是共事的基础。原谅我做得还不够好,还有很多我处理不好的关系呢。

5.

常听外人和竞争对手置气,说我们这本杂志是靠体制背景坐大的,我常奋起反击。这种说法肯定有失偏颇,对为她作过贡献的无数职业新闻人也不够尊重。你们,我的这些年轻的同事们,在你们加盟这本杂志之前,定是想体验这个职业带给你们的无尚荣光,甚至青史留名,尽管有时过程和结果多少令人汗颜。

最近看了一个电影《国家要案》,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我却认为是中国记者{zh0}的励志片,虽然已激不起我的职业冲动。影片朴素地告诉了我们,新闻是什么,新闻是xx地对公权力的监督,xx地捍卫私权利,xx地揭露政治和商业活动中破坏规则的各种恶劣行径,xx地普及常识……甚至不惜生命。

但在中国,往往扭曲。没关系,我们之前不是多次争论并有过共识吗,可以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这是信念。

在中新社,中国新闻周刊xx是一个异类,一群体制外的年轻人,不断创造着职业奇迹,你们的气质和你们的作品xx可以载入史册。

6.

未来几年,我将与仲伟志兄、孟雷兄、卞华舵兄等几位志同道合者,做一点事情,也许将暂时告别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新闻人舞台了。现在,致力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是我的梦想。心中无底,但我会尽力,也需要你们的扶助。在我看来,这种文化是尊重人的,是向善的,是有理想有情怀的,同时是尊重财富的(以前我是多么鄙视这一点,现在想来,真是虚伪)。

除了1998年初{dy}次从体制内辞职,我早已不再意气和激愤,所以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很感激这本杂志,她给予我的,一定比我所付出的,要多。

与大家同行一路,我会珍视一生。

祝你们好运。祝中国新闻周刊所向披靡。

 

媒体改革还是初步的  我很希望参与进来

——记现代传播集团内容总监刘香成

今传媒杂志供稿  作者:燕 

2009年04月16日15:18

刘香成,xx美籍华人摄影家与管理人,1951年出生于香港。1989年获得美联社{zj0}记者奖及年度“美国{zj0}图片奖”。1991年因同一报道,获得“美国海外柯达奖”。1992年,刘香成与同事分享普利策新闻奖“现场新闻摄影奖”。先后担任时代华纳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新闻集团常务副总裁、美国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CAA) 高级顾问,现任现代传播集团内容总监。

2009年春节过后,整个北京传媒圈谈论最多的事件,当属xx摄影家、资深媒体人刘香成《xx画报》隶属的现代传播集团,出任该集团的内容总监。

在笔者2009年2月15日参加的一个北京媒体人士的读书沙龙上,新华社知名记者、畅销书《城记》和《采访本上的城市》作者王军,也热烈地表达着他对刘香成的崇敬之情,对刘香成加盟现代传播集团、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化水准的殷切期待。

刘香成加盟现代传播集团的一个小背景是纸媒近来规模颇大的人事变动:广东出版集团投资的《时代周报》2008年11月18日高调创刊,以“一切重要新闻”相标榜;《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2008年年底赴上海,担纲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普知》的全新改版,将在偏重文摘的基础上加大原创内容的采写。

当年以“二余(余秋雨和余杰)和解”名噪一时的《南方xx》北京站负责人杨瑞春开始担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而先其加盟《中国新闻周刊》任副主编的吴晨光和陈海两位也都是同出自《南方xx》系的资深编辑和名记——杨瑞春甫一入职《中国新闻周刊》,便领衔在短短三天时间内赶制出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逝世的封面报道;《体育画报》中文版主编程益中转投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东方企业家》,其主笔王小山加盟总部在上海的盛大文学……

在中国正全力应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下,国内媒体尤其是纸媒的变革似乎尤其多,但在众多的媒体人事变动中,刘香成出任现代传播集团内容总监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值得期待的。一方面,他在中国媒体界的资历比程益中和杨瑞春、靳丽萍、吴晨光、陈海这两代传媒人都要老得多,xx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事变动。

而另一方面,刘香成多年担任跨国媒体高层的实务经验,让年轻一代的中国媒体人对他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化寄予了相当期待——几年前以《经济观察报》主笔身份高调加盟现代传播集团旗下 《生活》的许知远,就曾在其FT中文网的专栏里,有上万字的访问记向刘香成致敬。

年轻一代的中国传媒人无法不表达他们对刘香成的集体崇敬——1978年年底,刘香成作为《时代》周刊首任驻京摄影师来到中国,终结了哈佛大学资深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教授笑言的“尼克松访华前,美国派往月球的人都比到中国的多”;其后,刘香成转任美联社记者,先后驻北京、洛杉矶、新德里、首尔和莫斯科。

从1976年到1994年,刘香成做了18年的职业记者,其间,1992年因{dj2}拍摄到xxxxx宣布苏联解体的瞬间,而问鼎该年度的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刘香成最早出版摄影集是1983年的《毛以后的中国China after Mao》。该书收录了他1976年到1981年的96帧有关中国的照片,前《明镜》周刊记者Tiziano Terzani对其进行了非常高的评价:“对刘来说,中国不仅是个值得发现的真相,而且有关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以全球{wy}的华人身份摘得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后,刘香成的第二本摄影集《苏联,一个帝国的崩溃》也于1992年出版。这本摄影集由一位泰国华人的印刷厂印制,对方有意约请他合办一本《中》月刊。这本英文名“The Chinese”的杂志虽雄心勃勃地欲以大图片报道海外3000万华人,但它并未幸免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当刘香成试图把《中》转手给时代华纳时,时代华纳拒绝了《中》却选择了刘香成。“刘先生对于中国新闻摄影观念变革起过重要的启蒙作用”,直到2006年,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杨浪还惦记着:“他还有一个做一本视觉杂志的期待,不知可能实现否?”

香港回归后,刘香成开始了3年的时代华纳驻中国首席代表任期;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刘香成加盟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任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离开新闻集团后,刘香成进入美国Creative Artists Agency(CAA)任高级顾问——其旗下有基努·李维斯、妮可·基德曼、李安等众多xx艺人,每年有45%的奥斯卡获奖者来自CAA——他全面负责CAA在中国的咨询和公关。

对新中国的视觉记忆

刘香成最早还是以摄影记者闻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刘香成历时四年编著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China,Portrait of Country》。由德国xx的TASCHEN出版社以英、德、法三国文字出版,但显然刘香成更这本摄影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出版中文简体字版,能够在它的拍摄对象——中国,为更多的民众知晓。

2008年11月2日,刘香成在北京万达广场的单向街书店分店放映《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的幻灯照片,并作“记忆一个国家的肖像”的演讲;2008年11月10日至17日,刘香成参加香港浸会大学的第二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与该校师生畅谈“今日的新闻纪实摄影”;2008年12月6日至21日,《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同名影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刘香成所住的四合院里的两棵石榴树都有100多年的树龄,84岁的侯波和92岁的徐肖冰这对红色摄影家夫妇很喜欢这里的石榴,刘香成便在送《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样书时,顺道给他们送上一些新鲜的石榴,徐肖冰“老得拿不起书”。

当单向街书店的年轻听众质疑红色摄影家们的客观性时,刘香成却表达了对前辈的同情和理解,认为他们的作品至少保证了让过往时代不是一片空白。侯波拍了xxx7次畅游长江的照片,其中{zh1}一次是“xx”爆发前。刘香成认为这张珍贵照片便是xxx的一种示威:“我还有精力。”

正是侯波、徐肖冰夫妇等前辈、同行包括自己在内的88位摄影师,和他们的几百幅照片组成了见证新中国60年变迁的《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2008年11月中旬,刚从德国出差回到北京,刘香成便忙碌起同名影展2008年12月在今日美术馆的展出。他甚至细致到要考虑届时在东方君悦酒店宴请这些前辈摄影师时,老人们是否吃得惯那里的自助餐。当刘香成用4年时间抢救出这60年的历史碎片时,已经有3位摄影师永远无法看到这本他精心编辑的摄影集了。

《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以十年为一个单元,将新中国近60年的历史分成6大段落,标题都是极富概括力和时代特色的,如“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加入世界”……播放这本摄影集的幻灯时,刘香成特意选择了《东方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无所有》和《春天的故事》等流行一时的歌曲做背景音乐。

“那些不能忘记的过去,是未来{zh0}的向导”,这句话和刘香成广为人知的一张照片一起印在摄影集的封底:1981年的大连理工学院,一个滑旱冰的年轻人正单腿滑过xxx雕像,最形象地诠释了“毛以后的中国”。

摄影集中还有一张天安门前穿军大衣、举着可口可乐瓶子的年轻人的照片。获奖无数的《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在数个场合给予这张照片很高评价,认为照片中的天安门背景非常重要,而他自己1981年5月拍摄的反映卖大碗茶的照片《个体户上街》虽然得奖了,但缺乏让人一看即知的时代背景。

文化学者苏珊·桑塔格曾说过:“每一帧照片只是一个碎片,其道德与情感上的重量,取决于它的时代背景。”刘香成编辑《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正是为了探索这60年来,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令人瞩目的世界中心,“我也想比较一下,50年前那场艰难的土地,和今天库哈斯设计的后现代建筑——奥运会主场馆鸟巢,还有由诺曼?福斯特(Norman Forster)担纲设计的北京新机场航站大楼,以及散布在机场区附近的豪华别墅群”,“这本书既是对个人历史的记叙,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视觉记忆”。

以平视的心态去看西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刘香成更多是以一位长袖善舞的媒体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示人。

1994年,结束在莫斯科的驻站生活,已经在美联社世界各地最主要的分社驻站过的刘香成,不出意外将回纽约做驻白宫记者,或前往布鲁塞尔任驻欧盟记者。这是很多美联社记者梦寐以求的职位,但预期太过明朗的生活让刘香成觉得“没什么意思”,仅仅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野心”或者理想。

可以说,从1994年开始,暂别照相机的刘香成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协助国际媒体集团进入中国,拓展它们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其中,2002年3月协助默多克的星空卫视落地广东,无疑是一个大手笔,尽管西方媒体迄今在大陆尚未取得商业成功。

据说星空卫视当初得以落地,一是因为默多克曾为中国申奥介绍过一家能力超强的欧洲公关公司;二是因为刘香成仔细研读了当时中国政府的相关文件,找到政策突破口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游说。当笔者向他求证时,刘香成打起了太极:“(关于这个)将来要写一本书。”“闷声大发财”的低调成为刘香成在中国沟通政府关系时游刃有余的生存智慧的一部分,他只是强调要让国际媒体集团产生与中国的正向相关的利害关系,“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刘香成最愿意举例的是1999年成功策划上海全球财富论坛。无论是当年从美联社的新德里分社转战莫斯科分社,还是考量xxxxx1991年12月25日晚宣布苏联解体的悲情,刘香成都习惯更宏观地将1917年“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看成是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分水岭,因为自此以后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垒这一“很有意思的事件”。

所以,在中国建国50周年的大庆之际,多年的新闻敏感让刘香成奔涌出“搞大”的灵感:“让全世界{zd0}的资本家来祝贺你(中国)的成功。”刘香成的道理很简单:时代华纳当时一年的经营收入比整个新西兰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而新西兰的总理下一届还可能被选下去,时代华纳的高层人事变动相对较小,请新西兰的总理来还不如请时代华纳的老板来。

刘香成的创意得到了北京和上海有关方面的首肯和支持。{zh1},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0多位公司首脑莅临上海,“那时那刻,走到黄浦江边看烟花,让他们自己留下(对中国的深刻)记忆。”无论是在中国建国50年大庆之际策划上海全球财富论坛,还是在建国60年大庆前夕主编《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刘香成始终能把握这个时代的热点。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成为其第143个成员。预料到这将是中国市场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刘香成高价约请前卫艺术家王广义,创作了独此一幅的政治波普油画《WTO》:工人手中的红宝书里跳出“WTO”,受冲击{zd0}的银行、汽车、电影、电信等四大产业对应的英文单词醒目地点缀在画面上……刘香成最喜欢的肖像就是手捧相机和这幅《WTO》在一起。

巨大的商业成功让刘香成能过上他人艳羡的优渥生活,但在一年四季飞来飞去、工作语言不能使用汉语的表象背后,刘香成仍然继承着父亲刘季伯那一代报人的家国情怀。

父母亲在1949年国共政权易手时选择了去香港而不是台湾,父亲在一位中共地下党员的牵线搭桥下成为亲共的《星岛日报》的评论员,上世纪60年代又成为进步报纸《大公报》的国际新闻编辑。

刘香成1951年10月出生于香港,3岁时随母亲回福州老家上小学,1961年又再次回到香港。他的经历总让我不禁想起和他有近似点的凤凰卫视评论员曹景行——尽管这样的联想也许是刘香成不喜欢的,刘香成也不像长他4岁的曹景行那样对香港有较深的感情——历史的巧合是:曹景行之父曹聚仁当年和刘季伯面对面地坐在香港《大公报》的同一间办公室。

历史就是这样宿命或者神奇,刘香成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在一个传统中。他经常得配合记者回忆那个高朋满座的30岁生日,新凤霞送了他有寿桃的画,黄苗子题字,而侯宝林则教他如何吃螃蟹:“一条腿一条腿地吃,然后把壳放回来”,吴祖光则建议他吃完后试着赋诗一首……中国传统就通过这些特定的仪式延续并规约着刘香成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编辑)

 

财经媒体,群雄逐鹿,新华社打造首席经济周刊

2009-11-2 09:48:38 来源:星岛日报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崛起,全球从未像今天如此渴求来自中国的财经资讯,财经媒体势必成为内地{zz0}钱的产业之一。无论是中国官方、民间以至外国传媒机构都已经磨刀霍霍,招兵买马。新华社今年底将创立《财经国家周刊》,以打造「全国首席财经周刊」为目标。敢言的《财经》杂志经历人事震荡后,原班人马亦将另起炉灶。一个财经媒体群雄并起的时代即将降临

由新华社主管的《财经国家周刊》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目前进入全面筹备阶段。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对该刊创办提了三点指示:「高点起步、一炮打响、闪亮登场」。该刊在内部文件中并不讳言,以一直在中国财经媒体市场上执牛耳的《财经》杂志为假想敌,并坦言要抗衡《财经》以华尔街观点主导的报道方式,「追求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公众利益至上」。
 「我们自成 老大」
 「我们自成老大」,《财经国家周刊》筹备组常务副组长吴亮信心满满地对本报记者表示,原本预计与《财经》会有两年的竞争时间,现在变成了「构不成竞争」。无可否认,《周刊》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时机来实现这个相标,因为成立了十一年的《财经》杂志正面临一场人事大地震。
 《财经》时代落幕,其发行量和每年近两亿元的广告收入估计会呈抛物线式下落。谁能够取代《财经》?谁能够掌握这个市场中巨额的广告收入?争夺这个块「肥肉」的,除了官方,亦有民间。《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已辞职,将牵头创办一本全新商业类杂志,创立的北京远见文化传播公司已经拿到两千万元的投资。仲伟志透露,他们要做一个中国{lx1}的商业文化传媒机构。
 《财经》动荡天时地利
 《财经》杂志原班人马亦已整装待发,将另起炉灶创立「财新传媒」,推出xx的财经网站及暂定名《财经新闻周刊》的新杂志。国外的专业财经媒体也同样将目光牢牢地盯住中国市场。从今年九月底开始,英国路透社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澳洲雪梨和印度的新德里免费开设两个演播室,进行几次试播,并请路透社在当地的资深评论员为观众带来{dj2}点评。这是继纽约和伦敦连线开通之后,路透社和内地媒体又一次新的合作尝试。
 中国媒体行业正式进入争夺高地的时代,同样中国需要相称的媒体机器来因应,以「软实力」来提升国际形象。吴亮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黄金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认识,支撑《财经国家周刊》出版、经营和拓展的首期投资已经超过五千万元,并首次公开招聘包括一名副总编辑、一名助理总编辑、一名总主笔、一名视觉总监等高级职员。 《财经》离巢胡舒立另起炉灶
 由于与投资方在编辑理念及股权架构等方面意见不合,以敢言见称的北京《财经》杂志,正经历十一年来{zd0}的人事变动。作为杂志灵魂人物,主编胡舒立将率领编采团队约七十人集体离职,准备另起炉灶成立「财新传媒」,主管单位将挂靠《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有传言胡舒立旗下的新媒体将获得香港电盈主席李泽楷的力挺。此前,李泽楷利用旗下的《信报》,与《财经》联手,在内地推出网上英文财经新闻服务,最终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像彭博这样的通讯社。据《信报》方面的消息透露,「小超人和胡舒立关系很好,胡舒立走到哪里,都会和她合作。」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泛利大厦九楼《财经》杂志社总部,编辑们如常忙碌工作,但气氛与往日大不同。「一切的事情都还没有{zh1}决定。」《财经》一位职员对本报表示。据悉,胡舒立的采编团队出于职业道德考虑,还会继续坚守两期,等到本月九日的杂志出版后,才正式离开。
 开办《财经新闻周刊》
 《财经》的老东家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又称联办),联办总干事王波明父亲为原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十一年来,《财经》以{dj2}调查和揭黑闻名于中国新闻界,但受到的政治压力愈来愈大。九月二十五日,杂志总经理吴传晖率领多名经营团队人马集体辞职。
 这批财经原班人马近日已开始在北京西大望路温特莱中心的新办公室为「财新传媒」开张做准备。据了解,「财新传媒」的两大产品:财经新闻网及暂定名《财经新闻周刊》的新杂志,财新网最快于本月启动,新杂志则在年底前试刊两期,正式创刊号定于明年一月初。 编采无股份红利难沾边
 「本质上,(《财经》主编)胡舒立带领团队出走,是内容创始人无法分享财经媒体事业发展红利的必然结果。」资深媒体人仲伟志这样评价《财经》这次人事震荡。
 据报道,《财经》今次内讧的原因之一就是利润分配,媒体人和股权沾不上边
 仲伟志也刚刚辞去了同样颇具影响力的《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职务,《经济观察报》评论委员会召集人孟雷和《中国新闻周刊》副主编陈海同时辞职。
 他们共同成立一家叫「远见传播」的公司,{dy}步是办一份叫《商业地理》的杂志。
 「需要所想要的空间」
 仲伟志对自己的离职解释为他「需要他所想要的空间」,更坦白一点就是他提到的事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即分一杯羹。
 仲伟志创办的新媒体已得到一名山西商人二千万元的投资,他对这名商人明言:「你要你的,我要我们的。」
 在新公司里,他设定了投资方拥有的股权上限为四成九,他坚持让核心的内容团队拥有股权,这是为了避免「另一个仲伟志」的出走。 年底创刊抢夺话语权
 「《财经国家周刊》的加入,会让竞争平台更高,起点也更高。」位于北京石景山的新华社第二工作区临时办公室,《财经国家周刊》筹备组常务副组长吴亮如此说。筹备组正如火如荼地进入冲刺阶段,准备今年年底创刊。
 深度报道xx读者
 由新华社主管的《财经国家周刊》的招聘公告上明确指出了它的定位:财经报道{zg}端,并且要打造「中国首席财经周刊」。在近期一份网络民意调查中发现,中国缺乏真正能满足xx读者群体的财经媒体。无疑,《周刊》期望能抢到这块掌握着金钱、权力、知识的「肥肉」,吴亮希望「在深度报道和xx读者群体这两块领域内抢到话语权。」
 这谈何容易?不过,《周刊》对招聘人才的要求显示了其企图心。浏览其招聘一名助理总编辑、一名总主笔、四名主笔、七名新闻采访部主管的要求,大致上都逃不过「资深」、「有广泛人脉」、「重大调查性报道的充足经验」等。除了「有执着的新闻追求和深邃的专业精神」之外,还要求「对国家、民族、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政治品质」。
 据说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财经媒体的主力记者、编辑都接到了内容相似的电话或短讯:「我们正在筹备一本财经周刊,来共图大业吧!」
 首期投资逾5000万
 吴亮透露:「目前受聘人员名单处于保密阶段,除了新华社本身储备的一批人才外,也有从海外主流媒体来的人士。主要是以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为骨干人员。」
 《周刊》的总编辑是姬斌,他同时也是《了望东方周刊》的总编辑。杂志内容以政治经济为主,也会引入一些文化板块。除了四处网罗人才,了望周刊社已经与一家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合作组建了了望全媒体传播公司,支撑《周刊》的出版、经营和拓展,首期投资超过五千万元。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传媒江湖——离开》中国新闻周刊陈海离职_中国新闻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