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澳洲(02)——霍巴特印象·建筑- Windows Live

行色澳洲(02)——霍巴特印象·建筑

2006年7月14日,星期五——2006年7月16日,星期日

?

上一篇中提到,霍巴特是全澳第二大古老的城市,因此它的建筑也是别具风格。由于最初的英格兰移民的缘故,因此这里的建筑具有浓郁的英格兰风情。如今的霍巴特当然也不可避免的现代化了,有些现代的建筑不可避免地让它变得难看了些。

然而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可爱的城市,虽然谈不上脉脉温情,却也有别致的风味。只是大概是天凉的关系,街道显得冷冷清清,让习惯热闹的中国人不免有些失落。但要是喜欢和追求这种世外桃源感觉的人,那不妨在此久居,只是怕时间长了,便成了一个真正的“Tassie”呢。

安格尔希兵营(Anglesea Barrack)坐落在霍巴特市兵营街(Barrack Street)的{zg}处,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兵营。兵营大部分都是低矮的营房,营区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该兵营是少校执政官“疯狂汤姆(Mad Tom)”·戴维在1814年奠基的。其后建筑陆续建造,比如医院(现在的司令居所)是1818年建造的,警卫营房是1838年建造的,已婚军士居所是1824年,狱卒宿舍是1840年,而英军驻军食堂是在1834年。参见。历史照片请参见塔斯马尼亚州立图书馆。

[附图]:安格尔希兵营
?

兵营前是一个公园,叫做“兵营保留公园”(Barrack Reserve Park)。在公园里、兵营门口陈列着两门大炮,其中一门(下图)造于1847年,是1854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从俄军那里俘获的,并由英国政府赐予霍巴特镇保管。根据铭牌,该炮重4.5吨,火炮口径7.25英寸,于1951年由T.Comd.研讨协会修缮。

[附图]:俄军大炮
?

[附图]:沙俄双头鹰标志
?

另一门大炮应该是二战时候的德军大炮。没有铭牌无从知晓。

[附图]:德军大炮(?)
?

[附图]:老兵俱乐部(Anzac House)

圣诞教堂(Christmas Church),由乔治·克拉克(George Clarke)奠基(怀疑是墨尔本大名鼎鼎的慈善家的后人。在墨尔本雅拉河畔有她的)。它由Colony 47慈善协会资助,在每个圣诞节的时候发放圣诞午餐。参见。?

[附图]:圣诞教堂
?

[附图]:圣诞教堂大门
?

[附图]:1875皇家网球协会
?

不能不提的一个公园:圣·戴维斯公园(St.Davids Park)。它就在大名鼎鼎的萨拉曼卡(Salamanca)集市的旁边。关于萨拉曼卡集市,将在下一篇中介绍。?

[附图]:圣·戴维斯公园门
?

[附图]:奇怪的雕塑。怀疑是章鱼。同伴说是海浪

[附图]:港务海关(Customs House Waterfront)
?

往机场高速走的路边有一栋孤零零的建筑。仔细一看原来是皇家工程师协会(Royal Engineers Building)。铭牌上说,该建筑于1986年12月6日由杰出的塔斯马尼亚执政官詹姆斯·普利姆索尔(James Plimsoll)先生下令重新开放。修缮费用来自塔斯马尼亚政府、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国家地产,以及公众捐助。该建筑始建于1846年12月2日,于次年建成。地址是:2 Davey Street,Hobart。再仔细一看,原来n多协会都属于这个工程师协会,比如澳洲咨询工程师协会塔斯马尼亚分会,塔斯马尼亚拍卖商与实业管理会,塔斯马尼亚拍卖商与实业信托,塔斯马尼亚建筑师协会,克拉克、哈泼和联系人——公众会计和秘书协会,澳大利亚水泥协会,工程师协会塔斯马尼亚分会,澳洲专业工程师、科学家和管理人协会,专业和管理雇员联会,还有一个,就是诸位在澳计算机高手们耳熟能详的ACS——澳洲计算机协会了。

[附图]:皇家工程师协会
?

霍巴特市有一座非常雄伟的战争纪念碑,位于东南,富兰克林氏泪柏林与海峡和德文特河谷低地(South East, Huon & Channel and Lower Derwent Valley)交界处。该纪念碑用以纪念一次大战、二次大战、朝鲜战争、马来亚紧急行动、印尼对峙及越南战争维和行动。

[附图]:(Hobart Cenotaph)
?

[附图]:霍巴特纪念碑
?

纪念碑下部前面写着:“缅怀两次大战,1914——1919,1939——1945”字样。字体下面是皇家澳大利亚海军(Royal Australian Navy)铭牌。把海军放到最前方,说明这是个继承英国皇家海军悠久历史的海军国家。

[附图]:皇家澳大利亚海军
?

纪念碑右侧铭牌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RAAF)。其格言是“Per Ardua-Ad Astra”。该格言来源比较有趣。官方是这么解释的:皇家空军在1918年建立,前身是皇家飞行组织和皇家海军飞行队。这句拉丁文首先由英军工程师、稍后的皇家工程师协会的年轻军官、少校营长J.S.Yule在1912年5月一个晚上向一个加入皇家空军的军官建议的。当时两人在拉凡平原(Laffan's Plain)飞机库附近散步,在几经考虑后,J.S.Yule忽然就想到了这句拉丁格言。随后他的想法提交到白厅(怀特霍尔,英国政府)。一通争议后,格言最终被接受。这句话可以被翻译为“沿峭壁飞向星辰”(Through the steeps to the stars),或者“力克困难获殊荣”(Through difficulties to glory)。不过因为这句拉丁文本身已经随着皇家空军的巨大努力和决心而广为人知了,所以已经不需要翻译,本身已经是皇家空军的一部分了。参考。

[附图]:皇家澳大利亚空军
?

纪念碑后方是皇家澳大利亚随军护士团(——Royal Australian Army Nursing Corps)铭牌。其前身是皇家澳大利亚陆军护士服务队和澳大利亚陆军妇女医护队。自1948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在很多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越南战争、1991年{dy}次海湾战争、柬埔寨战争、卢旺达维和行动、布干维尔和东帝汶维和行动。把护士组织的标志放到纪念碑,这在全世界好像也不多见。要是在中国,纪念碑上{jd1}不会出现救死扶伤的天使们,三军标志以外肯定是党徽。

[附图]:皇家澳大利亚随军护士团
?

{zh1}是澳大利亚和英xx陆军(ACMF——Australian Commonwealth Military Forces),铭牌位于纪念碑左边。

[附图]:澳大利亚和英xx陆军
?

天色已晚。走回市内。

[附图]:财政部
?

[附图]:教堂
?

[附图]:城市路边建筑
?

威廉·罗德维克·克劳瑟(William Lodewyk Crowther)雕像,位于市中心的公园内。雕像下的文字大意:悲哀的人们和真挚的友人在此设立雕像用以纪念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F.R.C.S.——Fellow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时兼塔斯马尼亚总理的威廉·罗德维克·克劳瑟,并纪念他在此殖民地长期和热情的政治和专医服务。

[附图]:威廉·罗德维克·克劳瑟
?

一口井,白色大理石上刻着一个拄着拐杖的儿童,上写“残疾儿童”字样,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附图]:井
?

下图为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雕像。他是一位杰出的北海航海家,生平可以说非常的辉煌,是与库克船长、马修·弗林德斯船长同时代的人物。他出生于1786年4月,1801年参加海军,参加过xx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也曾参与过营救落难于中国的英国水手的行动。但让他成名的还是北极探险行动。他的{dy}次探险是1819——1822年,北加拿大。他的队伍穿越了大奴隶海(Great Slave Lake)的不毛之地,来到北极海岸铜矿河(Coopermine River)河口,沿着东部继续探险了280公里。1823年他出版了一本描述此次探险北冰洋的书。下一个探险发生在1825——1827年。队伍穿越了麦肯色尔河(Mackenzie River)并调查了北极海岸的另一条长河,向西到起点礁(Return Reef,位于阿拉斯加巴柔起点「Point Barrow」260公里处),然后向东到铜矿河口,顺道去了大熊湖(Great Bear Lake),并建立了富兰克林堡(Fort Franklin,现在的Déline市)。他的第二本书出版于1828年,详细记载了这次旅行。这两次旅行他都跟乔治·拜克爵士(Sir George Back)在一起。1836——1843年他在范·德蒙(Fan Diemen,如今的Tasmania旧称)任总督。1845年他重新启程去探索西北航线。然而走后三年他仍然杳无音信,因此人们派出了至少四十个搜救队去营救。虽然地理知识匮乏,但是对他的行踪当时一直没有定论。然而在1853——1854年,约翰·雷(John Rae)和在1857——1859年,弗朗西斯·麦克林托克爵士(Sir Francis McClintock)分别发现了大北极探险悲剧的线索。由弗朗西斯·麦克林托克主持的那次探险还带着富兰克林女士,发现约翰·富兰克林的船只被冻在维多利亚岛(Victoria Island)和威廉国王岛(King William Island)之间。在1847年6月约翰遇难后,幸存者于1848年弃船向南走布希亚半岛(Boothia Peninsula)的不毛之地以期寻得人类居住点。然而,所有129个探险者,现已知全部罹难。{zx1}的考古发现在1960年,富兰克林的日记仍在延续。参见、、。

雕像下方(附翻译):

THE STATUE OF THE GREAT NAVIGATOR
REAR ADMIRAL SIR JOHN FRANKLIN
K.C.H:K.R:D.C.L:F.R.S:
WHO LOST HIS LIFE IN ACCOMPLISHING
THE DISCOVERY OF?
THE NORTH WEST PASSAGE
IS ERECTED BY THE COLONISTS OF TASMANIA
IN AFFECTIONATE REMEMBRANCE OF
THEIR FORMER GOVERNER;?

BORN IN APRIL 1786.
DIED IN JUNE 1847

NOT HERE: THE WHITE NORTH HAS THY BONES; AND THOU,?
HEROIC SAILOR-SOUL,
ART PASSING ON THINE HAPPIER VOYAGE NOW
TOWARD NO EARTHLY POLE.?


此大航海家雕像,
海军少将约翰·富兰克林爵士
爵士()、
王车(King's Rook)、
民法博士(Doctor of Civil Law)、
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Royal Society)
在探索西北航线时遇难,
由塔斯马尼亚殖民缅怀,
用以纪念他们的前任总督;

生于1786年4月,
卒于1847年6月。

衣冠冢???
茫茫冰洋路,
路有英魂骨。
明知苦寒凌,
仍乐北极途。

?

[附图]:约翰·富兰克林爵士
?

(Edward VII,全名Albert Edward,1841.11.9——1910.5.6)

[附图]:爱德华七世
?

[附图]:钟楼,跟墨尔本市中心的Town Hall差不多
?

[待续]

?

版权所有 ?

Comments (29)



discount bape shoes
discount MBT shoes
true religion jeans günstig
ugg classic short low
ray ban sunglasses sale
chaussures discount


discount bape shoes
air Max 90
air jordan fusions
nike shox classic
discount ed hardy clothing
Dunk High
discount MBT shoes
Spezialangebote true religion jeans
郑重声明:资讯 【行色澳洲(02)——霍巴特印象·建筑-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