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2 23:10:03 阅读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在海上诸多的老一辈画家中,唐云(1910-1993)先生是我比较偏爱的一位。唐先生自当年在画坛初“出道”时就口碑和人缘{jj0},而且关于他的“xx”和轶事颇多。唐先生犹如是魏晋时代的人物,象他这样的才子兼名士型的画家,我们似乎只有在《世说新语》中才能读到。我在三十年前就已经知道唐先生的名字和见阅过他的画品,他也是我{wy}曾想拜谒的海上名画家。但可惜始终未能如愿,至今遗憾不已。
唐云先生的书画成就已为艺坛公认,我无意在此饶舌赘言。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唐云是当代画坛上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家”。唐先生也是一位极有品位和极有眼力的鉴藏家,他的藏品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文人情愫。单就书画和碑帖的鉴赏水平而言,唐先生的眼力和品位应在钱君匋、朱屺瞻、程十发和刘海粟等海上名家之上。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唐先生旧藏的古书画作品为人追捧,屡创天价,也说明市场对他鉴赏水平的{jd1}认可。我也曾经在拍场上见过唐先生的藏品,有马麟、石涛、八大山人、华喦、金农、郑板桥、赵之谦和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其中几无赝品或“存疑”之作。而且大多是传世精品,品相之佳,令人叹羡。唐先生曾经总结自己一生的鉴藏经验是三个字:“眼、闲、钱。”即眼力、闲情和金钱。
另外,唐云先生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玩杂项藏品,比如紫砂壶、砚台、印章、古墨、瓷器、扇骨、竹刻器、拓本拓片、古旧佳纸、古籍、画册和友人信札等。上述的藏品也并不仅仅是收藏品,其中还有许多是他的日常用品,它们随意放置在大石斋中的画桌和几案之间。由于唐先生当年“走”的时候非常的突然,所以他在生前并没有处置自己的藏品。也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将这些藏品捐赠给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唐云艺术馆”。
近几年来上海工美拍卖公司曾经先后举行过几次唐云先生文玩藏品的专场拍卖会。“大石斋遗珍”,为藏家和拍场“疯狂”追捧,高价屡出。买卖双赢,盛况空前,一时传遍人口。曾有一件六格梅花形调色瓷盘,底款“伏庐清玩”,为海上收藏家陈汉第先生(1874-1949)旧物。唐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得,后配以漆盖。后因用久有损再付窑重烧,并在盒上加画梅花和题跋。此盘从八百元起拍而引得众买家竞拍,{zh1}竟以十二万元才落槌。因此盘先后经有两个鉴藏名家的递藏,故有此天价。真可谓名人效应,可胜金玉。
一枚汉铜小印,印文曰“鱼雁往来”,令人遐思联翩。从无底价起拍,直到二万一千元才落槌成交。一件唐云绘梅花图,由竹刻家徐素白浅刻的椰子壳烟丝盒,估价三千到五千,而成交价竟达七万二千八百元,使得外行之人咋舌愕然。唐云先生一生嗜茶爱壶,“八壶精舍”之名更是天下皆知。一把由他作画题跋,顾景舟所制的紫砂壶,成交价竟达三百多万元,而此价应该可购数把清代名家之壶。连唐云生前未曾用完的书画纸、空白扇面或信札用笺,皆被藏家以高价而{qg}一空。另有一幅赵之谦的行书七字小对联的下联“大字钞书就月看”,而上联已散佚不存,此物实是一件“残联”,而成交价高达七万五千元(不含佣金)。此联若非唐云先生所藏,估计有可能仅为半价而已。
唐云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有品位的,并且是一个能够将“新玩”变成“古玩”的大玩家。所以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近似于“京城{dy}玩家”王世襄先生,只是两人玩赏的品类有所不同而已。而“收藏收藏家”,在当今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收藏趣尚和共识。因为在藏界和拍场,历来就有“物以人贵”和“物以人传”之说。也就是说一件物品,它是出身于“名门大家”还是出身于“无名草门”,往往在价格上就会有云壤之别,其中主要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2010年4月22日,上海工美拍卖公司举办的“十五xxx典拍卖会”中,有一场“唐云百年”的拍卖专场,共有拍品二百三十四件。除部分拍品是唐云先生的旧藏书画、紫砂、文玩和图书等外,还有唐先生生前多位好友的藏品“加盟”,比如赖少其、白书章、王一平、曹漫之和沈智毅等,也有应邀“友情”捧场或搭乘“顺风车”的可能。上海工美似乎已经在刻意打造“唐云品牌”的市场效应了,故有此“唐云百年”的专场拍卖会。我在此可以预言,如果政府“打压”房市和“调控”股市,那“游资”必然将涌向艺术品市场,而以往的艺术品“天价”也必将再次被屡屡刷新。
在唐云旧藏书画中有一横幅镜片,是赵之谦(1829-1884)为大收藏家和藏书家潘祖荫(1830-1890)所写篆书斋额“小脉望馆”(126.5X28.5厘米),品相如新,令人难以移目。估价四十万到八十万元。赵氏还曾为潘氏刻过同名的白文藏书印。近百年以来,此斋额一直在江南一代的民间递传,不知何时何地以何价最终归唐先生珍藏。唐先生还另藏有一件赵氏的石鼓文大字斋额“山畾轩”,堪称是大石斋中的镇斋长物。后此“小脉望馆”斋额以220万元成交(不含佣金,下同)。
一件清人方吉款竹刻笔筒,高约16厘米左右,口径10厘米左右,竹色呈淡枣红色。筒身四周深镌《西厢记》中人物故事,刀功精湛。梧桐、芭蕉、松竹、湖石、亭阁和人物,细腻古雅,令人难以移目,诚是文房雅玩。但令人诧异的是此竹刻笔筒估价仅二千到三千元,令人食指心动。因为如果不考虑方吉此人的“名头”,即使是一件十几年之前所制之物也绝非此价。以我品鉴竹刻艺术品的拙眼来看,此笔筒起码似为近百年之物,估价也应在四五万元左右。此价是否是拍卖公司的有意低价“诱导”或不慎“走眼”?后知此竹刻笔筒仅以3.5万元成交。以我的浅见,买家有可能认为此笔筒并非是唐云先生旧藏,所以有此之价。
一把牛盖莲子壶,用淡黄色优质团泥所制。顾景舟制壶、唐云书画、徐孝穆刻壶,是曾任上海市委书记的王一平先生旧藏。包浆圆润,估价五十万到八十万元。唐先生在壶的一面刻梅花图,题字云:“一平同志属。孝穆刻。唐云画。”另一面题字云:“梅花喜欢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集xxx句。一平同志属。孝穆刻。唐云。”此壶是此次“唐云百年”文玩拍品中估价{zg}之物。古有“曼生壶”,今有“大石壶”,所以凡有唐云绘制的书画壶,近年在拍场中屡创“天价”,亦在情理之中。牛盖莲子壶后以300万成交,再次延续紫砂新壶的天价“xx”。
在1977年,唐云曾约请上海的另外九位名画家:谢稚柳、陈佩秋、陆俨少、关良、朱屺瞻、张大壮、王个簃、程十发和刘旦宅,再加上自己,号称“海上xx画家”,为宜兴紫砂壶绘作书画。并特请上海朵云轩的刻竹名家沈觉初先生刻壶,一时成为抢手之物,名满艺林。平心而论,唐先生对提升当代宜兴紫砂壶的文化品位所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及,他是名副其实的当代“陈曼生”。宜兴当代的紫砂壶之所以能够享有像今天这样的文化地位和经济地位,不应该忘记唐云先生,宜兴的壶艺界应该为他建造一座“纪念碑”。
另外,在此次“唐云百年”的文玩拍品中,还有圆形紫砂团泥砚(8万元成交)、张廷济刻铭晋元康砖砚(92万元成交)、明代湘妃竹扇骨、瓷器调色盘、古旧印章和印石、碑帖和古器拓片等,均的确可称文房雅物。其中有一方清初大画家王原祁的书画闲章象牙印,印文曰“画图留于人看”。外有精致木质印盒,估价八到十二万元。但我在上手鉴赏此印时,身旁有两位年轻看客却在冷笑狂言:“此印怎么可能会到清初?!”我为之侧目而视,不禁暗哂:“真是有眼无珠。此印曾经著录过,单从印盒制作工艺来看就不可能是一般俗手所为。再说唐先生是何等眼力之人?”后果然此印以72万元成交,的确是博物馆级的藏品。
在此次“唐云百年”专场拍卖中,有许多“新玩”变“古玩”之物。给人印象较深的有:唐云自用竹制挂笔架,以5万元成交;唐云画红梅图白瓷笔筒,以15万元成交;唐云画竹枝图红木盖瓦当纹八格调色盘,以10万元成交;唐云铭“曼生壶”圆形镂空红木小底座,以3万元成交;陆俨少、谢稚柳、唐云画三友图、徐孝穆刻抄手端砚,以55万元成交;唐云画梅花图红漆器茶叶小罐,以13万元成交;唐云画落花游鱼图白瓷盖小罐,以9万元成交,等等,极少有流标之物。“物以人贵”和“物以人传”,真非虚言也。
从当年的“唐云收藏”到今日的“收藏唐云”,其中虽然不无“炒家”逐利的成分。但我想或许更多的是人们对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和名士雅韵的一种精神追慕吧?比如我辈在无力与他人竞争唐先生遗珍的情况下,能够在预展时上手抚摩一下那些曾经是大石斋中的文玩雅物,似乎也是在与唐先生作清谈私语。虽然无力拥有,但其实因缘已在手中经过。除此之外,应不作他想也。
我在古家俱和竹刻方面的品鉴知识来源于王世襄先生,而在文玩和紫砂壶方面的鉴赏品味则来自于唐云先生,两先生皆可谓是我终生受益的“蒙馆之师”。我今日仅以此文,来纪念“业师”唐云先生的百年诞辰。(2010/4/21-22初稿于尔雅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