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鼓励“妖股”和投机者
2010-4-22 每日经济新闻
具有分拆概念的上市公司成为证券市场宠儿,这是有关部门递给证券市场炒作者的又一根泡沫搅拌棍。
炒作者心领神会,在沪深指数来回震荡之际,分拆概念股逆势而上。自从满足六大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可到创业板分拆上市后,相关概念股受到狂热追捧。4月21日,大唐发电开盘涨停,昨日涨停的紫光股份高开高走。而此前如同方股份、紫光股份、辽宁成大、海虹控股等,近日全都逆市大涨。
也许管理层想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助力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但结果是市场急炒急收,投机者大获其利,而踏踏实实从事高科技投资与研发的企业,反而成为投机者的脚下之泥。笔者不止一次看到科研人员与投资者辛苦创业,扑上了身家,却无法获得支持,而类似于海虹控股这样的异类却风光无限,大行其道。
以海虹控股为例,曾被称为“网络{dy}股”,但投资者记忆最深刻的是“妖股”和“江湖{dy}庄股”之称。在制造概念上从不落后,从网络游戏到电子商务到现在的分拆概念,因此从没错过任何一波行情。2005年9月,有媒体曝光“周琦坐庄海虹:7个亿进去,25个亿出来”,业绩大涨大跌那是常态。难道这样的公司会给我们带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未来吗?跟着这样的概念妖股,中国的高科技只会走入地狱。
也许很多人会说,海虹控股只是特例,如此以偏概全会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事实上,在分拆概念股中,有许多已经买壳多次,旗下有数家上市公司,而辽宁成大等也是炒作风头甚劲的股票。
创业板应该是中国成长性企业的价值凝聚地,大盘股旗下的高科技业务分拆上市,既不能带来理念的变化,也无法改变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纠缠不清的关联交易。并且,这些上市公司再融资屡受优待,大型上市公司基本不存在现金流困扰。让这些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会抑制民间市场化的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而将天平再次倾向大型企业,使创业板从秉性上更接近于行政气息十足的主板市场。
退一万步说,出于市场公平的考虑,有关部门从未禁止过分拆上市,监管层有什么必要单独提出分拆上市动议。表面上是个不偏不倚的提案,实际上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语境下,特意提出动议就意味着天平已经倾向于大型企业,市场做出了夸张的反应,呼应监管层的动议。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创业板,是依附于主板市场的变性市场?还是一个具有独立品格的、对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对于未来企业的市场化有助益的市场?笔者的结论是后果,因此坚决反对大规模的分拆上市。分拆上市当然有好处,可以巩固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可以做大大型上市公司的规模,使资产价格高不可攀,无人可以拿走控股权。坏处是将希望寄托于目前的大型企业,认为在现行体制内可以诞生出未来的科技之光。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我国的IT、外包业务一开始都孕育于民营小企业,而现在在沿海制造企业出现的创新科技让人看到了中国市场化高科技的曙光。
确实有高科技企业一败涂地的先例。如托普软件上市后以软件做幌子,疯狂圈地,{zh1}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而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普医疗拿着超募资金大肆买房买车,饱受投资者诟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市场机制出现问题,需要分拆上市的公司进行引导,而是我国创业板推出之初规模过小、资金规模过大,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充斥了不安全感,也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内幕交易等没有得到法律的及时纠偏。
一种错误不可能纠正另一种错误,我们得到的将是错误的叠加。
目前是中国成长性企业发展的良机,市场认可未来的高科技立国路径,而资金从房地产市场退出后将寻求新的投资渠道。好的决策将使中国制造业凭借高科技之力向上中端进发,而坏的决策将使一次难得的契机,堕落为一次投机色彩十足的短暂分肥大餐。
近日见到贺宛男女士,言谈甚欢,她对笔者分拆上市的意见提出异议,表示对于所有的创业板公司不应该持出身偏见,而应该看是否有利于中国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笔者支持这一观点,正因为支持这一观点,因此坚决反对分拆上市,而希望中国民间具有独立品格的高科技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许多投资人、企业家正在以凤凰涅槃的心态变革自己的商业伦理,而决策层的激励机制显然应该有助于这一过程,而不是以错误的激励让投机者大获其利。
注:非常忙碌的{yt}。
总是想,什么时候中国尊重生命,到把每{yt}遇难者的名字刻在墙上,对每一个家庭的悲喜苦乐感同身受,虔诚地对待每块遗骨,才是刻骨的同情与人性美丽{zd0}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