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 杨桐/文图 固始县有两家小型电镀厂,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剧毒的氰,这种有毒有害废水直接威胁当地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和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 两年来,当地环保部门多次对这两家电镀厂进行查处,固始县政府也下达了关闭命令。查处期间,环保部门贴的封条被公然撕碎,时至今日,两家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企业运转正常。 这两家电镀厂之所以关闭不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属于政府的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各方面的“照顾”。两个村庄的污染事件 固始县郭陆滩镇河东村村民夏国珍的门前有一个水塘,水塘里的水呈暗红色,散发出一股恶臭。“这水有毒!”62岁的夏国珍说,去年5月,她家的25只鸡和25只鸭被塘内的水毒死。几乎同时,一场大雨将这个水塘内的污水溢进了村民周建伍家的鱼塘,鱼塘内的鱼全被毒死。 污水是顺着一条渠沟流进夏国珍家门前的水塘的,往年,这条渠沟灌溉着两边的稻田,去年插秧时,村民曹兴起用了被污染的渠沟水,结果5亩秧苗全部死亡,和他有一样遭遇的还有很多人。 污水的源头是该村的一家电镀厂,这是一家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其采用的氰化电镀工艺更是被严格禁止,氰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含氰、酸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有高度致癌性,严重威胁地下水的安全。 现在,夏国珍家的井水烧开后已经有异味,且有时还冒白沫,这种情况以前是没有过的。尽管目前还没有因污染致病的事件发生,但村民依然很担心他们以后的健康会受到污水的影响。 不远的南大桥乡安埠村的村民有着同样的担心,该村也有一家电镀厂,排出的污水从废水沟流向一个水塘,一块被污水浸泡过的土地上的荒草几乎死光,和没有被污水浸泡的土地上一片绿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污水,被群众称为“剥皮死”,连草都能被毒死。 村民老赵说,去年下大雨时,污水还漫进了史河,有大量的鱼虾被毒死。史河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更是固始县重要的水源地。创业明星和污染项目 3月26日下午,记者找到了河东村这家排放污水的电镀厂,门口没有厂名的标牌,电镀车间对面有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净化池,但乳白色的污水并未进入净化池,而是直接从电镀车间通过一条水泥砌成的排水沟排进了厂外的沟渠,污水排出沟渠的时候还冒着白沫,乳白色的污水经过沉淀后,便变成暗红色。 电镀车间内,工人们忙碌地工作着,因为电镀水含毒,他们都戴着厚厚的胶皮手套用以防护,而带毒的废水,则不经任何处理排了出去。 这家电镀厂的老板名叫张义华,是固始县尽人皆知的创业明星,几乎所有关于固始县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的报道都会提及他的事迹。 媒体是这样报道张义华的:1991年,张义华去温州务工,半年后便掌握了生产水暖器材的所有工艺和技术,不到1年的时间就从打工仔变成企业的白领。1994年8月他在温州自办工厂,2004年6月,当时的固始县委书记郭永昌、县长方波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到温州召开外建支部书记、创业人员座谈会,鼓励固始籍在温州做水暖生意的人员集体回乡发展。是年,张义华回到自己的村庄创办中原水暖城,该项目一期开发占地100亩,入驻企业40余家,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2005年3月正式投产,可解决3000多人就业,年产值可达2亿多元。 水暖管件的生产必须经过电镀才能完工,所以水暖城必须建电镀厂,而张义华的电镀厂采用的工艺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需要经过环评才能上马,而这种项目是不可能通过环评的,在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上并不包括电镀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电镀生产线开工了。 记者调查时,位于南大桥乡安埠村的金桥水暖器材城内的电镀厂的净化设备也没有运转,污水是通过电镀车间墙上挖出的两个洞直接排出去的。该厂老板王新付同样是当地的回乡创业典范。县政府曾明令关闭电镀厂 实际上,在电镀厂污染环境的最近两年,当地职能部门并未袖手旁观。 2006年3月,固始县环保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对郭陆滩镇水暖器材城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郭陆滩镇河东村村民张义华擅自建设电镀生产线,电镀厂无任何污染处理措施,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同一时间,环保执法人员也对南大桥乡的金桥水暖城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郭陆滩镇玄钟村村民王新付擅自建设电镀生产线。 根据有关法规,环保部门建议对两家电镀厂作出罚款5万元并报县政府进行关闭。 2006年6月5日,固始县政府下达固政文【2006】194号和195号文件,作出了关闭两家电镀厂的决定。 然而,固始县政府的这两份关闭文件并未产生效果,电镀厂依然如故,污染事件频发,两个村庄的群众多次举报。2007年5月28日、29日两天,固始县环保局再次立案查处,在两家电镀厂的生产设备上贴上了封条,但当天封条便被撕碎,送达的处罚决定书被拒绝签字,环保部门作出的立即关闭、罚款5万元的处罚至今无法执行。电镀厂为什么关不了? 两家电镀厂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执法部门却对之无可奈何,为什么? 按照安埠村村民老赵的说法,这两个水暖城都是县里“回归工程”的典型,是受保护的,所以村民“斗也斗不赢”。 这种民间说法实际上也是不少执法部门的心声。当地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一处罚,电镀厂老板就去优化办告状,说“早知道会被处罚,就不回家乡创业了”。一方的立场是存在违法必须处罚,另一方的立场是为了优化投资经营环境不能取缔,结果都是后者的立场左右了前者。 2004年,固始县出台《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实施回归工程的意见》,规定外出务工者返乡投资和外地客商一样,享受用电、用地、信贷、税收等政策优惠。 在固始,为了给回乡创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直实行着“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制度,每月的1日至25日为企业“宁静日”,在此期间,各级职能部门一律不得到企业检查,对严重干扰、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四乱”行为,调查核实后,对被投诉人实行“一次查实下岗制”。 在规定25天不准各级职能部门到企业检查的同时,剩下的5天如果职能部门要去检查,还得经过优化办的批准。当地人说,这种制度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安心生产,而坏处在于,违法企业找到了保护伞。 不少职能部门的官员对这种“不准政府找企业,只准企业找政府”的政策颇有微词,认为是被捆住了手脚。偏袒污染企业得不偿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电镀厂的废水污染外,水暖器材生产过程中的翻砂铸造厂的污染也很严重,这些翻砂铸造厂常年排放一种黑黄色刺激性极强的气体。 另外,两个水暖城的经营状况也没有预期的理想,南大桥乡的金城水暖城征用了安埠村100亩土地准备用于三期开发,可由于招不来商户,开发计划搁浅,100亩土地被撂荒了一年,村民拿不到租金,连庄稼也种不上。 从南大桥乡电镀厂内“共度难关克服困难”的标语上不难看出,这家企业的生意并不景气,而郭陆滩镇河东村周建伍家的鱼被污水毒死后,经过交涉,张义华答应赔给他1500元,一开始给了500元,剩下的1000元到现在还没付,问及原因,被告知“手头紧张”。 当地人称,这两家电镀厂给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但付出的环境代价确实是沉重的。 固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过度对污染企业进行偏袒,其结果是恶化了生态环境、恶化了干群关系、恶化了政府形象,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