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帝陵墓的毁灭---“革命现在开始!” 明朝明朝lovesue.bokee.com

我的日志

明朝万历帝陵墓的毁灭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做皇帝,是为明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但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因身体状况不佳,逐渐暴露出其人性黑暗的一面,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一说是染上xx烟瘾)。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zh1}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中枢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

虽然朱翊钧在内政行为可谓荒唐,但是对外仍保持干练的本貌。他遣兵调将,平定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乱、宁夏哱拜之乱、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壬辰倭乱以及东北大片地区(奴儿干都司),维护了明朝的统一状态,并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野心。不过他派宦官以勘矿、采矿为名去江南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又使明朝政治腐败到极点。此时东北女真族努尔哈赤兴起,成为日后中原帝国的隐患。1619年,辽东xx司令官杨镐四路进攻后金,在萨尔浒大败,死四万余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朱翊钧用熊廷弼守辽东,屯兵筑城,才将辽东局势扭转。不过朱翊钧的三十年“断头政治”,连“票拟”、“朱批”都已经xx停止,即使军事科技{lx1}当代、农业技术明显优于前朝,但是明朝行政已长年陷于瘫痪。

朱翊钧在萨尔浒战役的次年(1620)逝世。《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清高宗乾隆在《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则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明定陵位于北京大峪山东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陵寝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十八年(公元1590年)竣工,历时六年,耗银800万两。1956年至1957年期间,中国大陆的考古工作者对定陵的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茸地上古建筑,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在北京市长吴晗主持下进行开挖,但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杨仕、岳南著的《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一书记载了这一段历程。

  陵发掘自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9月,万历帝后的殉葬品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群众展出。展览后,定陵博物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三具头骨送往中科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进行修补。同时,找了两位从事雕塑的老师,做万历帝后的模型。由于万历皇帝在他们心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模型的制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两个月后,万历帝后的三具人体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见万历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勾鼻子下挂着一张血盆大口,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万历左腿长,右腿短,身体极不平衡地站立着,手握皮鞭,侧身站立。这独特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像是旧时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地主,正在对交不起田租的穷人进行残酷的蹂躏。两个皇后则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头戴鲜花首饰,妖冶而凶残,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

  就在塑造万历帝后的同时,陵园内忙于对出土的织锦匹料进行技术处理和保护。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以便卷舒。装裱完毕,xx文学家后来又成为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先生来了。他将裱品展开,用放大镜一件件仔细观察,迷惑不解地问:“怎么有的装裱成品显露的是织品反面?”“研究织品的结构不是要看反面吗?”一位工作人员急中生智说。一句话激怒了沈从文,但他还是面带微笑地说:“研究织品结构,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如果为显示反面结构,留下一厘米、两厘米、最多五厘米也足够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装裱的错误。”

  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时间稍久,衣服颜色变深,软化剂蒸发,质料变硬,硬作一块,不能展开。定陵丝织品损坏的消息传到北京,郑振铎、夏鼐等大吃一惊。这时,外地传来消息,有的省份正在组织人力,跃跃欲试,要向帝皇陵墓进军。汉陵、唐陵、清陵等等,都响起了开掘号子……面对此种情景,郑振铎、夏鼐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对这种极不正常的发掘之风予以制止。这份报告很快得到xxx总理批准,并通令全国,一场劫难终于没有降临到一个又一个珍贵的文化遗产身上。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补、复制完毕。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遗憾的是,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皇帝皇后的原棺原椁哪里去了?

  原来,1959年9月30日晨。曾铲下定陵{dy}揪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几个职工围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铜环,挥镐劈了起来。王启发望着四个硕大的铜环鸣响着落到地上,心中掠过一丝哀痛。“主任,那棺木不能再劈了,找个墙角放着吧。”主任正忙于接待前的准备,冲王启发一瞪眼,说:“你是不是想留下给自己?”王启发强按怒火,退出办公室,回到自己的木板房抽起了闷烟。

  几十名警卫战士跟着主任来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这些木头板子给我扔了。”战士们在主任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棺木抬起,来到宝城上。随着主任一声威严的口令“扔———”,战士们一齐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椁被掀下墙外,哗啦啦滚入山沟。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夏鼐耳中。这位大师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可是,空荡的山谷早已不见棺木的踪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定陵也没能逃过红卫兵小将的手掌。他们要进地宫,砸烂这几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窝。“快交出仓库钥匙,我们要抓万历!”20岁的女讲解员W对仓库保管员李亚娟下命令。

  三具尸骨被摆到定陵博物馆大红门前的广场上,由W组织人员进行批斗。除尸骨外,还有一箱帝后的画像、照片等资料性的“罪证”,和尸骨一同被抬了出来。

  W为了显示这次声势浩大不同寻常的批斗大会,特意派人到长陵管理处、长陵供销社、林场、粮站、学校等单位联系,要求他们派人前来声援。与此同时,有人建议批斗结束后,将帝后尸骨砸碎焚烧,以示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W当机立断,拍手赞成。  

下午2点15分,定陵园内的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三具尸骨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万历皇帝的尸骨在中,两个皇后分居两侧。周围堆放着帝后画像和照片资料等实物罪证。一切准备就绪,W开始带头高喊革命口号:“xx保皇派!”……口号刚一结束,W冲人群大喊一声:“革命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十几个大汉便把怀中抱得太久的石块,猛力向尸骨投去。随着一阵“噼噼xx”的响动,三具尸骨被击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而后,W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一片火海。木柴伴着尸骨,在烈焰中“叭叭”炸响。烟灰四散飘落,纷纷扬扬,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燃烧的尸骨在涌动的水流中浮荡漂摇,和翻起的泥土溶为一体,重新回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之中。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lovesue8866.bokee.com/viewdiary.15859933.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明朝万历帝陵墓的毁灭---“革命现在开始!” 明朝明朝lovesue.bokee.com】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