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_双子座荷花_新浪博客

    西夏王陵又是宁夏的众多灿烂历史文化之一,号称东方的金字塔。

 

 


在这里,女儿终于看上了这匹小骆驼,爱不释手







这里的风好大,阳光好足

在历史的身边












{zh1}人手一只小骆驼

泰陵 <3号陵>

  考古调查称3号陵。位于西夏博物馆西南,俗称“昊王坟”,是旅游者经常参观的一座王陵。茔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虽遭破坏,但仍是整个陵区中规模{zd0}的西夏帝王陵墓。陵主李元昊,小字嵬理,后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自称“兀卒”(意天子)。性雄毅,多大略,晓“浮图佛学,通蕃汉文”。宋天圣六年(1028年),率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夺取甘州(今甘肃张掖 ——)。24岁被立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袭位,去唐、宋朝廷所赐“李”、“赵”姓,号“嵬名氏”。称帝,立年号,更衣冠,立官制,制礼仪,建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又命大臣野利任荣创制文字(西夏文)。宋宝元元年(1038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庆利元年(1041年)及二年,大举攻宋,与宋军分别战于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西)和定川寨(今宁夏固原中和乡),皆获胜。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与宋议和,并称臣于宋。宋册封其为夏国王。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 年),因夺子宁令哥妻,在没藏讹庞唆使下,被宁令哥刺死。在位17年。谥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泰陵是整个陵区中规模{zd0}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园从南到北的遗存有:

  阙台: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离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低龄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阙台北34米,东西两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发掘东碑亭,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有三个人像碑座出土(应为四座,存三毁一);还出土有西夏文残碑360块,残片文字最多的仅5字;还有瓷、铜、铁碎片及泥塑残块等。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石道两侧有石像生基址。

  陵城:四面城墙(俗称神墙)环绕,呈南北长方形,南北向距180米,东西相距160米。城墙墙基宽3米,用黄土分段夯筑,各段基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陵城四周城墙正中辟门为门阙,门址宽约12米,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从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饰残件推测,曾建有门楼。城墙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砖瓦残存。在南神门内约25米偏西处,有一用黄土垫实的台基,直径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无存,周围地面残存大量青砖灰瓦及琉璃构件,此为献殿。

  陵台:陵园北高矗立约20米的一个塔状凌锥形夯土台,用黄土密实夯筑而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椽洞。陵台周围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块。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直径20米,深约5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西夏王陵_双子座荷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