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油灯岁月- 思源的日志- 网易博客

忘不了的油灯岁月

2010-04-14 23:12:16 阅读40 评论9 字号:

 城市的夜晚,像一个新生代女孩,作足了色彩的文章。酒店的灯光鲜艳醒目,商场的灯光明亮洁净,婚纱影楼的灯光精致考究,时装店的灯光素雅娴静,银行的灯光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夜总会的灯光摇曳迷离魅惑娇冶……,更别说那草坪灯、喷泉灯、蘑菇灯、莲花灯、激光投影灯了,各色霓虹,风格迥异,气象万千。

走进城市的夜晚,望着各色各样的灯光,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生我养我的故乡,想起人之初那夜夜油灯相伴的童年时代……

我的家乡位于江汉平原北端与大洪山南麓丘陵地带结合部的一个村庄。六七十年代,电线杆还未架进小村,孩童时代的我连县城都没有进过,从来没有见到过电灯,也不知道电灯究竟是什么。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点的都是煤油灯,于是,那夜便是昏暗的,那日子是寂寞而单调的。因为穷,人们都十分珍惜一丁一点的煤油,一般只有到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时才点燃煤油灯,再把灯芯调到最短处,那灯苗看上去就成了一粒闪着光晕的“黄豆”。这样的情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油灯岁月中,最让我忘不了的便是油灯伴我读书的情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家庭作业不多,一般都能在白天完成,但我比较喜欢看书,每到晚上我都喜欢在自制的小煤油灯下看书。煤油灯是自己用小墨水瓶做成的。方法很简单,将铁片剪成铜钱大小,在中间钉一个小圆孔,将一束棉线穿于圆铁片小孔中当灯芯,再将灯芯和铁片放到小墨水瓶中,煤油灯就做好了。借着这自制的微弱的煤油灯光看书学习,不仅光线暗淡,而且烟雾腾腾,往往第二天早上起床洗脸,鼻孔里都是黑乎乎的。

74年,我在临村的方场中小学上了初中,从那时起,我开始用上了玻璃罩子煤油灯,罩子灯明亮了许多,这在当时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喜悦乃至幸福的事情,因为我终于可以在罩子灯的陪伴下读书了。每天上学都是早去晚归,路上要走一个多时的路程,为了早上不迟到,往往清晨5:30就要起床,下午放学回家,往往到了掌灯的时候。点着油灯在家里上晚自习,如果灯捻短了,就往上拧一拧;如果有灯花了,就用针挑一挑。在那计划经济时代,煤油是需要计划的,每月每人一斤,为了我的学习,爸妈总是尽可能的把煤油留给我用,但尽管这样,一个月下来,煤油还是不够,只有用柴油替代了。柴油点灯烟大,火焰发红,亮度不如煤油,每天擦灯罩这是必须的事,而且每到冬天一般柴油容易凝固,只有托人找0号柴油了。就是在这煤油灯下,我托人找到了并读完了《红楼梦》、《水浒》、《烈火金刚》、《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苦菜花》、《敌后武工队》等名著。要知道在那时且在农村像这样的书籍是比较难找的,因为有些书籍是禁止看的!

    

                                   台灯                                                                             马灯

记得在我读初二的时候,村里为村民安装了电灯,不过不是“大电”,而是村里为解决村民的照明问题用发电机发的电。当我{dy}次见到电灯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太神奇了,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述的舒畅和甜蜜。点惯了煤油灯的村民,对电灯的感觉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亲切,那样的陌生。

等我初中毕业上了高中时,我的油灯岁月便永远结束了。此时,我的家乡也通上了“大电”,不需要发电了,各式灯具也逐步走进了普普通通的家庭,然而,在我的脑海里,却永远不会忘记童年时代用自制的墨水瓶煤油灯进行晚自习的情景,尽管这油灯的光芒是微弱的,可我深深地感受到,这光芒是那样的具有穿透力,它永远照耀我在人生道路上发奋、进取。

我深深的感激和珍爱曾伴我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的煤油灯。

煤油灯——我一生成长的功臣!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忘不了的油灯岁月- 思源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