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练习卷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伺候/伺机而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蛰
B.厮混
C.攫取
D.辎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xxxx的毒奶粉事件,其影响和后果耸人听闻,已使数万名婴幼儿肾中毒。
B.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
动。
C.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
D.阿巴斯就任巴勒斯坦{zg}权力机构主席,以色列总理沙龙立即抛出橄揽枝,表示愿与巴勒斯单结为秦晋之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因此升得很高。
B.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5.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
①张亮找到班主任说:“我因和同桌性格
②凡在本店购货满三百元者,本店将
③最近,陈水扁当局大搞所谓的“入联公投”等xx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A. 不合
C. 不和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过是瓷盘大的一轮弱照,怎么有了它便犹如画龙点睛般让夜景熠熠生辉了。值夜深花睡之际,
①它又“荷风摆露,秋月生凉”
②待到金风起兮
③它“长河若带,新月如钩”
④它“花荫寂寂,月色溶溶”
⑤孤照塞外关河隘口
⑥它“湖波荡漾,月色迷离”
A.①③⑤⑥②④
C.④⑥⑤③②①
7. 把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公职律师”下定义。要求: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2分)
答:公职律师是
8.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
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
绿色植物可利用日光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因此,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和能源之源,碳水化合物是光能储藏库,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连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绿色植物在地质作用影响下转化而成的。
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已不能满足大量和集中供能的需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但经过一二百年的强度开采与消费,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其对环境的沉重压力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生物质能源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烁烁闪光的亮点——当然不会是简单地燃烧,而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
现代的或狭义的生物质产业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源如此受重视,与它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有关。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不能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形成庞大的煤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能源等化工产品;而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也能生产出化工产品,且其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一筹。再则,它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3.5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2亿吨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此外,尚有1亿多公顷(稍少于现耕地面积)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高抗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这些农林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对生物质产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能量资源和物质财富。
9、下列对“生物质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下列对“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1.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生物质能源产业对物质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必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发展开启广阔的前景。
(二)阅读下面的一篇外国小说,完成12—15题。(20分)
美好的声誉
文/比尔·盖瑟
{yt}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在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dy}个孩子苏珊娜出生不久,格洛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尽管如此,格洛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依旧在银行里消磨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可畏的桃花芯木制的门。进入一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不卖,”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将这块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格罗费·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zh0}的工人。”他说,“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中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对他说了一遍。
13、小说{dy}节,比尔·盖瑟想对儿子说些什么?他为什么选择在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讲这个故事?(6分)
答:
14、小说在第五、第六两节为什么极力渲染银行家尤尔先生不肯卖土地?(4分)
答:
15、先概括小说主人公爷爷的品质,再分析小说为什么没有直接描写爷爷的音容笑貌,而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来介绍他的人品和声誉。(6分)
答:
答:
三.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7-20题(18分)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17.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
B.其五恤狱讼。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在官岁余,未见知。(3分)
②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3分)
③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2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任选4题(共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②安能以身之察察,
③亦欲以
④若夫乘天地之正,
⑤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⑥子曰:不愤不启,
四、作文(60分)
叩问天地,剖析世界,反思历史,体验生命,人乃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因人而兴,世界也因人而亡。
1. C
2. C
3.B(B“苦心孤诣”:指刻苦钻研,在学问或技艺等方面达到了他人达不到的境地,符合语境。A“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奇特的话,使人听了震惊。C“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用在此处望文生义。D“秦晋之好”:指两家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与巴勒斯坦结为秦晋之好。
4.
5. A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语辨析的能力。“不合”是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如我俩脾气不合;“不和”是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不好,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惠赠”用于对方,“敬赠”是谦辞,用于自己对别人;关联词要注意句间语义和语法关系,如:“更”表递进关系,“也”表并列关系,“和”表并列关系,“乃至”表递进关系。)
6.C(应从句式特点和内容照应两方面思考作答。)
7.公职律师是指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执业资格,供职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且获得了司法行政部门授予的公职律师执业资格,由政府支付工资,办理政府司法事务或承担法律援助职责的律师。(2分)
[不是单句的一律给0分;句子的主干应是“公职律师是……律师(不能是“人”或职业;否则扣1分)”。另外,定语的位置必须准确:②中的“首要条件”表明此句内容应该作为放置在最前的定语;接下来应是①,表领属;然后是③,限定范围;{zh1}是④,表性质。排序不当,每处扣1分;语句不够通顺或有语病的可酌情扣1分]
8、(1)宰相肚里能撑船(2)主次不分
9.C(C项中“燃烧生物质燃料”有误。)
10.C(C项中“生物质能源胜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说法不当,后面的“因为”的解说也不能成立。)
11.B(B项中“传统生物能源”说法错误,然后它们都是由绿色植物形成的,但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由地质作用而成的化石能源。)
12.D(夸大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
13、想对儿子说这片美丽的土地的来历;(3分)儿子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希望他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继承爷爷的美好品质。(3分)
14、与下文尤尔先生不仅卖土地而且低价出卖的情节形成对比,(2分)从而证明爷爷的美好声誉在这件事中起了巨大作用。(2分)
15、勤劳、宽容、慈祥、诚实、正直;(4分)通过他人之口介绍爷爷的品质更真实可信,更能表现一个美好声誉的广泛影响。(2分)
16、作用:升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2分)照应开头。(2分)
17.B(A 除:授官 C 赞成:帮助完成 D 处分:处理安排。
18.B(B项以不同:介词,“把” /连词,“因为” 。 A 介词,“向” ;C 承接连词,“于是” ;D副词,“就”。
19. A(A,当时尚未委以重任。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综合, C +D级。注意回扣原文,找到原文有效区,根据原文推断。)
20.(9分)
①(周绰)在职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岁、未、见”的翻译各1分。)
②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乃、以”各1分,状语后置句式1分。)
③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
(“每、与、若、诸”的翻译各1分。“诸”是兼词)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他的从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并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周文帝更加赞赏,于是跟他并马徐行到昆明池,忘记了看鱼,结果连网也没张就返回长安城。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以求拓展强国富民的路子,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dy}条先修心,第二条敦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计帐方法的刺史太守县令,不准担任官职。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21.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景物2分,情感2分,共4分)
2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两诗表达的感情各2分,共4分)
23.略
24.略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