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三拷问- 探海石的博客- 敏思博客

     2008年5月12日之前的地震灾害不说,xx后的汶川、玉树两次7级以上地震就使10多万同胞死于非命,数十万人受伤、致残,救灾和重建投入的人财物力不可估量。今天是汶川地震后第二个全国哀悼日,举国上下,半旗低垂,沉痛哀悼玉树地震两千亡灵。巨大自然灾害之后,痛定思痛,不禁要发出三大拷问:

一拷各级地震局是否失职?地震预测预报,被定为“世界难题”,我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且不说大地震之前会有动物和水源异常等若干征兆,国家投入巨资研发应用的高科技地震预测仪器地震之前不会全都失灵!我国汉朝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尚能准确测知地震方位,高科技时代的高科技仪器和人才{jd1}今非昔比,为什么历次大地震都不能准确预报出来?全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早就设立了地震局,一支庞大的地震科技队伍几十年来日夜值班,难道只能是事后测知、事前无知?难道只能发布已经发生的地震信息而不能像天气预报一样,根据地震规律事前发布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不信,坚决不信!我认为事前预知是xx可以做到的!有事实为根据:本次玉树地震,事前就有人准确测出将要发生地震地点和时间,只是震级有误差。这个事前测出玉树地震的人,就是山西省地震局侯马地震台工程师余向红。此前{yt},他在地震预测卡片填上了一份短期地震预测的报告上报国家地震局。他预测,在2010年4月14日到2010年4月17日之间,在北纬32.7-33.7度、东经95.8-96.8度的范围,即青海玉树附近,将发生5.0-5.5级的地震。只可惜他上报给国家地震局的信息到底是被压下不予重视还是感觉没有把握而有意不报,这一切于向红不知道,我们局外人更不得而知。我分析,他的上报不可能不到位,而是国家地震局官僚主义作崇,对下级地震台的预报没有认真研究、严肃对待,终于导致玉树14日地震灾害酿成。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严厉追究国家地震局的领导责任和渎职行为,而不应该对发生在地震系统的官僚主义不闻不问。

二拷学校建筑物普遍抗震能力差是谁的责任?大家知道,汶川地震时那里的学校受灾最重,学生集中上课,死亡最多。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拥有3000余名学生的玉树县第三xx小学80%房屋倒塌,260余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下面,数十名教师徒手挖掘废墟展开救援。学校人口密度{zd0},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学校的楼房抗震级别高于民房和官员办公楼房,同级地震发生后,首先倒塌的就不是教室、教学楼,花样年华的孩子也不会在顷刻间死于非命。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只抓以升学率为指标的“教学质量”,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疏于监管,当地政府在学校建设中,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督,甚至不排除偷工减料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导致的“豆腐渣工程”。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地震来临时学生死亡埋下了隐患。这个责任不在别人,各级政府难辞其咎!

三拷学校避险缺乏演练应该是谁的责任?提高建筑物抗震级别是减轻灾害的根本措施,而居安思危,有一套紧急避险的预案,平时加强演练,则是避免灾害的明智之举。记得5•12汶川大地震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安然无恙,周边建筑物倒塌,而该校无一人伤亡。这个奇迹的发生,xx得益于一位好校长叶志平。五年前,他上任伊始,就把改造学校危楼当作{dy}要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把原本低劣的教学楼逐一加固;自2005年,每学期都严密组织全校师生演练紧急避险,快速有序地疏散人员。致使大难来临,他虽在校外,在家的师生却按照早就形成的紧急预案,2300人仅用136秒全部撤离险地集合到空旷的操场,100多名教师严严整整地站立在学生周围!当他驾车疾驰赶来,看到的是2300名师生井然有序地站立在平时演练所固定的位置。他哭了,不是为自己的成功而流泪,而是为2300名师生毫发未损、所有生命大难不死而喜泣!xx下来,他逐一答复学生家长的紧急电话询问,给每一位家长告平安。这样的平安,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亲属来说,岂不是天下莫大的喜讯!假如叶志平是个不负责任或者平平庸庸或者满脑子只有升学率的校长,这场震灾该校2300名师生死伤过半也在所难免,即使是那样的悲局,又有谁能辞其咎?

    叶志平校长的事迹,桑栆中学的奇迹,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灾难不是不可避免,而是每一个当权的领导,是不是在骨髓里把人的生命放在{dy}位!是不是把防灾避险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只在口头空喊“以人为本”的口号。假如我们所有的校长、所有的煤矿矿长、所有人口密集场所的{dy}责任人都把“安全阀门”拧得紧紧的,我想,即使灾难来临,也能临危不乱,{zd0}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伤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叶志平校长式的领导庇护下,那将是我等平民百姓之大幸!

 

附:《{ldz}》杂志官方网站“共识网”关于玉树地震提前预知的相关报道:

郑重声明:资讯 【痛定思痛三拷问- 探海石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