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丰田凯美瑞部分车辆陷入“刹车门” - 头头是道- 头头是道- 和 ...
央视曝光:丰田凯美瑞部分车辆陷入“刹车门” [原创 2009-04-22 15:38:01]   

头头是道: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必须对社会有益(至少不能有害),才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人体部分细胞发生癌变,有时必须及时将癌细胞切除,才能控制癌细胞扩散,保住病人的性命。企业若不原承担起社会责任,甚或有时突破道德底线危害社会,那么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就有必要象切除癌细胞一样将为害的企业切除掉,以免它继续危害社会。

06523{sk}Camry凯美瑞正式下线,至08520共有三十万辆凯美瑞下线(数据见广汽丰田官方网站。央视新闻称:“凯美瑞轿车助力泵皮膜问题涉及的车辆约26万辆,涵盖从20065月到20083月之间生产的批次。”也就是说,广汽丰田从{dy}辆凯美瑞下线直至20083月期间生产的凯美瑞绝大部分(至08年5月共生产30万辆,那么据此推测至08年3月大概也就是26万辆的产量)存在缺陷。26万辆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多的缺陷车跑在路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国家质检总局随机抽样调查了200位凯美瑞车主后发现,超过15%的消费者因刹车问题发生过危险状况和交通事故。按此比率推算,26万辆因刹车问题发生过危险状况和交通事故大概有3.9万起。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助力泵皮膜破损率会更高,因此事故率会逐年增加)。希望广汽丰田不要回避问题,要负起责任及时给车主和社会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马上召回全部缺陷车,对于因刹车失灵已造成的事故要补偿相关当事人的损失)

 

丰田凯美瑞部分车辆陷入刹车门

  20090421 12:56    来源:CCTV.com  

央视网消息(新闻30):汽车的刹车对于驾驶者来说就像生命安全的一道防线,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消费者向国家质检总局投诉,丰田凯美瑞的部分车辆存在着刹车制动失灵的安全隐忧。

山东济南的刘师傅是位有着10年驾龄的老司机,200710月份他开上了崭新的丰田凯美瑞轿车,然而这辆车却让他在短短一年里先后发生5起追尾事故, 

和刘师傅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先生,20077月购买的丰田凯美瑞轿车开了不到3个月,就出现了刹车失灵。 

检验发现,两位车主出现事故的原因都是刹车制动失灵。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随机抽取调查了200位凯美瑞车主,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刹车失灵、变硬、卡滞、有异响等,其中超过15%的消费者因此发生过危险状况和交通事故。 

但在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的这份汽车制动助力失效试验报告中,广汽丰田公司却坚持认为汽车制动助力部分失效的情况,不属于安全缺陷,原因是踩制动踏板时会有咻咻的漏气声等现象,驾驶员很容易感知到异常的发生,风险被感知后可以安全地被排除和限制等等。 

经过初步论证,专家发现丰田凯美瑞轿车的刹车问题主要是由于真空助力器内皮膜出现破裂所致。 

目前,凯美瑞轿车助力泵皮膜问题涉及的车辆约26万辆,涵盖从20065月到20083月之间生产的批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并不是不知道真空助力器存在问题,早在20083月,丰田凯美瑞就主动变更了真空助力器皮膜形状,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这一行为已涉嫌隐瞒缺陷、逃避召回。 

在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的这份针对丰田凯美瑞轿车真空助力器问题开展市场服务的报告中,记者看到从200833开始丰田凯美瑞变更了真空助力器皮膜形状,以增强皮膜的耐久性能,但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更没有主动向消费者告知。 

在这份报告中,广汽丰田公司计划开展一项为期6个月的市场服务活动,也就是车主发现问题后可到4S店更换真空助力泵,记者注意到,报告回避了缺陷产品召回的提法。 

丰田凯美瑞是20065月上市的,不少车主2年或5万公里的保修期限即将或已经到期,所以按照广汽丰田公司计划开展的服务活动,一旦6个月活动结束,车主们面临的将是自费更换真空助力器的窘境。

按照3000元一个真空助力器计算,如果采取主动召回,涉及的26万辆凯美瑞就需要近8亿元;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随机抽取调查了200位凯美瑞车主,有近两成的消费者是自费更换、或不清楚应免费更换。如果按照这一比例,企业不采取主动召回意味着至少可以省下近2亿元。 

根据2004年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隐瞒缺陷、逃避召回,汽车制造商面临的{zg}处罚是3万元,区区三万元,和厂家召回要付出的数亿元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这就让汽车召回制度对企业约束作用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而在数亿和三万的对比的背后,被漠视的是汽车的安全性能,被轻视的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这恰恰是最不该被轻视的。

责编:李贤

郑重声明:资讯 【央视曝光:丰田凯美瑞部分车辆陷入“刹车门” - 头头是道- 头头是道-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