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贵州省会城市贵阳举办了一届食品饮料春季展销会,与打扮一新的贵州省国际会展中心极不相配,又拉来汽车展销凑了一个热闹,五天展会是冷冷清清,还没有到规定时间,参展商家纷纷打包离去。
就在结束的那{yt}上午,我专门去了一次,与参展的商家说话。都说金融危机之后,生意难做,购买率低下。为了拓展市场,商家还是不远万里来到贵州省会城市参展,就希望他们的产品能够在贵州省贵阳市站住脚。
卖北京烤鸭的北方商家,开始是30元一只北京烤鸭带两只鸡,眼见展会时间慢慢过去,干脆采取一只烤鸭带三只鸡促销,还是掀不起高潮,上午率先打包离去。卖腊肉、香肠的云南客商,他们雷打不动的25元一斤,一下子降到10元一斤,还是没有多少人来购买。卖奶酪颗粒的买一斤送半斤,价格{yt}一降,比超市价格低了一半还多,购买仍然不旺。卖赖茅酒的一开始就采取买一送一,也没有形成任何热销场面。茅台啤酒的展位虽然在主会场中央,一直就处于门可罗雀的尴尬地位。
在展销会场上,仅仅夹杂在食品饮料展销的卖画人,在那里声嘶力霍地介绍这个画,那个画,从高价往低价喊得口吐白沫,才引得一些人驻足看稀奇。商家的试喝、试尝、试品花样百出,还有小礼品奉送,也没有多少人靠过去。
就是结束的促销,打折到比成本价还要低廉,也不能引得购买热烈场面出现。与商家展会工作人员随便说几句,就说是贵阳人没有钱,买不起外地土特产。我就觉得莫名其妙了,他们那里的人有钱,还会千里迢迢跑到贵州来展销!
应该说,展会就是展会,在任何地方做展会都大同小异,主要是展示,销是其次的。到展会促销,以展会养展会,显然定位错误。消费者来展会,就是看展品,买与不买都无关紧要,体现出的低下的购买率告诉我们,展会只能提供商品的展示机会,引消费者观看,留下印象,一旦有消费需求,消费者凭印象购买,凭记忆购买而已。
展会起到宣传、推广产品的异曲同工作用,不会成为促销的工具,已经深深打在有经验商家的心底。许许多多的商家,不是推广新产品,不会轻而易举到任何地方参展,就是去参展,也不会迫不及待打包离开,搞得一点涵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