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_百无一用009的空间

对我来说,平生少有的吃西餐是一件颇为犯难的事情。尤其在正式场合。虽然就饮食内容和色香味形而言,我向来不觉得西餐比中餐差多少。犯难的是西餐当中恐怕一辈子都学不会的繁琐礼仪,还有就餐之前的着装要求。

先说着装。女士较自由,庄重典雅即可。旗袍最为得体,几乎能以不变应万变。男士则复杂得多。从皮鞋、领带、衣裤乃至发型,简直可以上升到学术高度。聆听礼仪课上专家讲授之后,发觉自己举手投足,就是一个土包子。为参加周四的西餐体验,临时在大兴的超市买了一件休闲西装,劲霸牌,所值超过一枚{jp}大观。心痛不止,还只能勉强凑合,因为正式要求是上下一色的正装。领带是一位好心老师送的。扎领带也由一位好心人代劳。我的一项过人之处便是脖子粗,扎上领带,除了佩服当初英国渔民真聪明,发明这玩意儿防止冷风灌进脖领子,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窒息。

用餐的大厅极为宽敞,装饰华丽,厚重的红地毯铺地,脚步落上去如秋叶飘零。为我们安排的餐食分两道主菜,一是牛排,另一是海鲜。二者只能选其一。女士的尊贵此时尽显无遗。再大的领导人物,也要耐心等女士从两张长桌中选定目标,安然落座,方能率一干人马,鱼贯而入。同伴们大都直奔牛排那桌而去。我本礼让之人,另外还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期盼:没准儿海鲜主菜是南非双头鲍,或者澳洲大龙虾呢。所以不疾不徐,在长约二十米、铺着精致白色桌布的海鲜餐桌前坐下。长桌另一面是我的男同胞们,一个个脸面光鲜,神采奕奕。当被告知用餐时不得倚靠椅背,只能坐在椅面三分之二处,顿时挺直腰板,正襟危坐,像极了一群西方绅士。

如果你此时已然饥肠辘辘,那可千万别心急。还得悠着来。先要听餐厅经理讲解刀叉的摆放、红白葡萄酒的赏鉴、头道开胃小菜的妙用,等等等等。直到头晕眼花之际,服务生才不紧不慢,严格按照程序,依次将五道荤素加甜点的饮食送上。每道之间相隔的时间,悠长难耐,不亚于一场约会前的等待,而且量都极小。西谚有云:胃口总是在用餐时到来。诚如斯言!期盼中的海鲜主菜,不是龙虾鲍鱼,而是一块有如四五岁小孩拳头大小的烤三文鱼,配衬的是十来粒鱼子酱(始终没敢问鱼子酱究竟该用叉子叉,还是刀子刮。总算糊弄过去了,还好,没有用舌头舔),摆放在直径不下十二寸的光洁的瓷盘里,黄白绿相间,俨如一幅东方写意画,视觉效果{jj0}。怎奈胃口大开,三下五除二扫荡干净,外加两块面包和黄油,肚子里还是空空如也,仿佛里面有一只小手,一个劲儿在抓挠,意思是还想要。这时,经理的讲述依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醒你不要将还在使用的刀叉一并摆在盘中,以免服务生误以为你已用餐完毕。还要注意不能将双肘撑在桌面。一只手用刀或叉时,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桌面。

整个用餐大约一个半小时。除了高密度的知识含量之外,我{zd0}的感觉就是越来越饿,吃了还饿,饿了再想吃却已没得可吃。再就是腰酸背痛,像是刚刚完成了开火车或搬石头之类的重体力活。老外也真是的,既然要求坐得身板笔挺,那干嘛还用椅子,直接摆一溜凳子不就得了。

同去的人也是叫苦不迭。选择牛排的纷纷抱怨咬不动,还塞牙。选择海鲜的称寡淡无味。饭量不亚于我的,此刻最想来一桶热腾腾的方便面,或者干脆是一碗豆浆加两根油条。自然而然,像有学问的文化人聚谈时常见的情形,话题逐渐由实践到理论,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正经。一番分析、比较之后,结论很快达成一致: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仅从饮食即可见一斑。

只有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多年的老师,对此次西餐评价颇高。从酒水到奶油蘑菇汤到咬不动的煎牛排,他都打八十分。我心里想,人家那才叫有文化、有修养、见过世面呢!当然,我觉得,这顿饭要是吃得饱的话,我也乐意打八十分。因为从简单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并不认为由吃西餐这件事情上就能推究文化选择,兹事体大,继而判定东西方文化的优劣之分。毕竟,大家都受到了周到的服务,没有人被强迫用餐,更没有人因为不懂礼仪而影响前程。退一万步来说,假如是被逼无奈,那也不能归之于文化,而应从制度上找原因。此外,这次西餐,肚子虽然没吃饱,脑子却装满了洋礼仪。不仅懂得了刀叉的正确摆放,领略了饮食中的写意,还见识了女士在文明社会的地位。由此看来,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孰高孰低,还真不好说。起码不能由着性子抬高一方,而将另一方一棍子打死。



郑重声明:资讯 【吃西餐_百无一用009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