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施工案例_chuandongwang4的空间_百度空间

      作为全球第六、中国第三高楼,西塔项目建造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高标号、高强度、高粘性混凝土泵送作业的{sjj}施工难题在这里得以xx!西塔项目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由中联重科所领军的中国设备先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与施工技术。

      项目承建商中国建筑总公司继中央电视台新楼建设项目全部选择中联设备承担混凝土泵送施工之后,再次战略性地选择了中联重科作为设备供应商。西塔工程由此成为中国建筑界施工单位与工程机械设备厂商强强联合、共同挑战世界新高度的典范之作。项目总投资60亿元,2007年1月31日开工,日前即将竣工。

      广州西塔结构极其复杂,建造难度非常大。中建四局董事长兼西塔项目总经理叶浩文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联合体项目部先后研发和采用了多项全国乃至{sjlx}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四大{sjj}难题:一是1007天的工期内完成这栋高432米、103层的庞大建筑物;二是将C100高性能混凝土一次成功泵送到333米高度,刷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纪录;三是自主研究“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模架体系”综合施工技术,实现快速改变适应竖向与水平向的体形变化;四是针对项目巨型超高斜交网格钢管柱制作与安装,先后采用了xx切割与焊接加工、无揽风吊装、空间多点三维坐标xx定位和复杂环境下超厚钢板焊接等多项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该工程投入的大型施工装备有3台M900D塔吊,1台可泵400多米高的混凝土输送泵以及1套大型爬升模板平台系统等等。这些设备在通常的建筑市场上是极少使用的,像M900D的塔吊只有在央视新址大楼和广州电视塔等超高超大建筑才见其使用,且为进口产品,国内企业目前还不生产这种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是中联重科为西塔工程专门研发的产品。项目用的施工电梯安装在全部的楼层中,是变频电梯,在里面充分利用了内景道来实施电梯,像室内电梯一样,缓慢、稳定、高速运行。

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   xx{sjj}施工难题

      全程为西塔项目提供混凝土泵送解决方案的中联重科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混凝土机械市场竞争,将科技作为{dy}生产力,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要务,构建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研发,通过科技产业化实现市场突破。

      根据资料统计,目前超高性能混凝土虽然已开始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但由于该混凝土配合比还不稳定,且行业内对此没有相关标准,导致其在高层建筑领域使用不多。为此,广州西塔项目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承建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和泵送,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在中联重科等多方参与合作下,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试验,总结出了较为稳定的配合比相关参数,其研制的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均达到了施工要求。

      而让这一课题成为世界性难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粘度极高,泵送难度极大。承担此次混凝土泵送任务的中联重科组建了由资深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攻关小组,进行西塔成套泵送设备开发、设计及制造,成功研发了具有xx自主知识产权的HBT90.40.572RS型超高压混凝土泵。其混凝土出口压力可达40MPa,理论泵送高度超过1000米,可xx满足本工程的泵送要求。通过对关键件如:料斗、、水箱、眼镜板、拉杆等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液压、电器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一道道难题随之被xx:如整体布局的合理性、液压系统在高压大排量的工作条件下的密封可靠性及工作可靠性、大功率工作条件下油温的控制;泵送系统的系统刚性;密封可靠性;高粘度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条件下的吸料效率;低阻尼泵送管道的设计及管道在高压力工作条件下的密封可靠性等等;设置了GPS的全程跟踪系统,将混凝土的泵压以及配送速度由电脑记录。每一次将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都进行了记录,根据现有的公式和现场实测的参数进行了理论推算超高压的泵管,计算混凝土的输送量。

      西塔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泵送设备,更需要布局合理的泵送管道及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可泵性,对管道的材料、管径、管厚、热处理工艺、接头形式、密封圈等细小环节,项目组逐一进行论证,选择{zy}方案,从而有效保证了送施工要求。中联重科技术人员深入西塔施工工地,冒着高温酷暑进行实地堪测。设计了多个布管方案,和施工建设单位负责人反复沟通,终于确定最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输送管布管方案,保证了混凝土泵送施工顺利进行。国内混凝土研究领域的xx、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任专家组组长,他介绍到,日本现在在超高层建筑中虽然使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但采用的是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吊升至高处再进行浇灌的方式,像西塔这样直接泵送如此高标号混凝土到如此高度的工程,目前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然而,正是有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的强强联合,才使得西塔工程成为泵送施工世界新纪录的诞生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理事长韩雪松表示:“中联重科通过西塔项目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其{lx1}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与施工技术,同时也表明中国工程机械设备xx有能力承担世界任何难度的混凝土泵送工程!”

M900D塔吊拆装难度大

      担任垂直运输任务的3台M900D塔吊每台重达200多吨,是从澳大利亚专门为西塔定制,其拆卸和再安装是改模所有工序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工序。这三台M900D塔吊是目前世界上{zxj}的大型塔吊。

      西塔结构分外筒和内筒:外筒为斜交网格钢管柱加玻璃幕墙,构成“蓝色水晶”外形;内筒为混凝土结构,构成辅助功能核心。整个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和混凝土主要依靠提模系统自身的爬升和一套超高压泵送系统完成,而工程的钢构件则主要依靠三台自爬升式的巨型塔吊吊装完成。西塔的三个边缘有三座塔吊,这样做是比较合理的。M900D塔吊能力很强,{zd0}起重64吨。地下室完成后,上面由三台900D吊装。三台塔吊将施工区域分成三块,首先是直板连接,之后是第二、第三个管柱相互连接。吊装后,直馆里面要浇铸混凝土,前期是吊装的,后期采用泵送。对于超宽、超高、超重节点进行了斜切处理,如果不做任何的处理,就是68吨,超过了64吨的起重承载量。

      西塔建设到69层、300米高度时,提模系统面临“变身”难题:重新拆、改提模系统和三台塔吊。三台巨型塔吊高空移位,难度也非常大。西塔总包项目部党委副书记程贵清说,由于结构对三台巨型塔吊附着力承受能力的变化,导致原有塔吊方案被全盘否定,塔吊需高空移位,提模系统须高空改装。“在300米高空,把这个重达700吨左右的庞然大物重新改装,要拆装几万个构件,难度可想而知”!“三台塔吊各高约70米,是承建方专门为西塔工程在澳大利亚定制的。我们在300米高空,愣是四天拆装一台。将来西塔每往上‘长’六层,塔吊自爬升一次,直到封顶。”

      为确保塔吊的拆卸与安装工序顺利展开,项目工程协调部、安全部、技术部、施工部在施工前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准备及配备、维护所需材料的准备、安全防护工作的完备以及组织协调的分工等等。针对西塔结构的施工特点,塔吊支承架设计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西塔的吊装除了选塔吊的形状之外,还要对吊装技术进行创新,采取耳板连接,直接让他立起来,经大量计算分析,指出确定塔吊支承架结构荷载工况必须考虑的3个要素:注意塔吊竖向荷载在支承架结构4个支点上的不均匀分配,考虑塔臂方位的变化,要把塔吊的“停工状态”与“工作状态”同等对待,因为支承架结构中某些构件的控制工况可能发生在“停工状态”。另外,基于塔吊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的突出地位,提出了在灾害环境下支承架结构不能发生“高空倒塌”的设计原则,建立了广州西塔塔吊支撑架有限元模型,采用四个工况来模拟塔吊在工作状态时的受力情况。计算各工况下杆件的应力与变形,并且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确保主体结构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郑重声明:资讯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施工案例_chuandongwang4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