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转】_萧國銀_新浪博客

(一)走访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

 



 

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有幸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xxxx,堪称远古印刷术的活化石。自元朝初年王法懋始至当代王超辉(1955年出生)为止,已传承了14代,计8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该村木活字印刷xx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zh0}实物证明,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入我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上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东源村再度走进人们的视线。据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的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来电咨询的游客很多,大家对该村的活字印刷非常感兴趣。据统计,在最近的十多天时间,该展示馆的游客量与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增长,北京奥运带来的增长效益初现成效。

 

据介绍,东源村木活字印刷主要用于印制宗谱。木活字要选上好棠梨木,经日晒雨淋自然干燥后才能拿来制作字模,刻老宋体,制成一个个字模,经过检字,排版等多道工序{zh1}完成印刷。 

 







 



 

(二)温州木活字/印刷

 

对于老家的木活字印刷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听说过了,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参观一下,这次偶尔的机会看到了一些用木活字技术印刷出来的文字作品,被深深的吸引和打动,所以就抽空去看一究竟。这个木活字的部落在温州的瑞安一个半山区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所以一直没有被外界所注意。只是在上世纪末的时候温州日报社的一个编辑获得一些印刷作品,感觉非常有历史价值,所以就采访了一个部落和一些老艺人,这才被外界所注意,瑞安当地有关部门才直到自己的地上居然有这历史文化遗产。之后各地的电台,报社,学者,专家纷纷前来,一时间名声大噪。

 

凑巧的是那天去参观的时候,作为木活字印刷的14代继承人王超辉老先生也在场,由于语言的同源性,所以他非常热心和耐心的给我们介绍了木活字以及木活字印刷的一些历史和技法,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有幸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xxxx,堪称远古印刷术的活化石。这和温州当地的特殊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到目前温州很多地方继续保留着用木活字修家谱的传统,我家族的家谱也是采用木活字修的。而且王老先生也经常在我们家那带修家谱。据王老先生介绍最早应该起源于元朝初年王法懋,而到到这代已经是14代了。做为木活字的主要展示地-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览馆。里面是一个安静的四合院,木质的平房一字排开。我们还看到了木活字印刷的现场表演。字模用的是棠梨木,无数个一般大小的字模排列在字模盘里,用到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挑出来。挑选字模的过程是检字。要从这么多反写的字模中找到需要的那一个,可不容易。别以为木活字印刷步骤简单,便把它看轻。事实上,要做到每个程序都顺顺利利,不单要懂得诀窍,还需要日子磨练,像捡字模就不简单,先要了解字模的排法。一担的字模,据王超辉解释,其实是有一定的排列方法,可不是乱来的。东源村{zc}一首158字口诀,“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口诀囊括了汉字的绝大部分部首,是检字的诀窍。印刷师傅把挑选出来的字模放在一个印板之内,先用清水刷过,再过墨水刷,然后铺上宣纸,用棕毛刷子在上面来回地刷,等掀起纸面的时候,一张清晰的木活字印刷品就出现了。

由于同为“字体”兴趣者,当然我们还探讨了很多关于宋体以及老宋体,在王老先生称之为“异体”字形以及排版的相关内容。由于交通的不方便和信息的闭塞,这里的字形和印刷技术保留的非常完整,比如他例举了一些不同于我们平时字形的字体,这是我们研究中国字体和印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以上文字和图片均选自:

大巴博客:

方宏章 平面设计观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走访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转】_萧國銀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