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教育局2009—2010学年工作意见

宜宾县教育局2009—2010学年工作意见

2010-04-18 17:25:08 阅读8 评论0 字号:

本学年全县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长效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打造教育名县为目标,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增强教育软实力为重点,抓队伍,强常规,促均衡,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加快队伍建设,xx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教职工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各校要坚持定时间、定内容、定对象,客观分析,科学归因。强化师德建设,规范教职工行为,弘扬正气表彰师德先进典型,从严查处有违师德行为。用好政策杠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岗位设置等政策引导作用,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用好人事杠杆,充分发挥年度考核、教职工聘任、干部选拔与考核、评优选先等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xx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动力。进一步抓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名优教师学术交流和命题活动,加强对名优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为教师成名成家搭建平台。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加大班主任工作在年度考核、评优选先、晋级提干、绩效工资等中的分量。实行班主任职级星级制,突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常规性和实效性,促进班主任成名成家。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用人导向,把群众满意与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认真搞好校长换届工作,规范中心学校所管辖学校干部的任用办法,全面推行校长公推公选制、校长组阁制、校长职级制。实行干部任免综合评价机制,重点考察教育教学质量、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民意测评、安全维稳和师德师风等,具体方案另行制定。着力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四种能力:教育局将办好教育工作动态、把会议开到基层、加大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检查力度等以增强执行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锐气锐力培养以增强进取力;鼓励学校领导班子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以增强创新力;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务实勤政、处事公道以增强凝聚力。

加强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法》实施配套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推行机关、学校互评制度,增强机关干部服务意识、协作意识、大局意识。

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商业保险、办公用品采购和教辅征订,从严查处教师有偿补课,违背师德与绩效考核挂钩,促进教育行风的根本好转。

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品牌辐射力。

强化长效教育办学理念,大胆创新,自主发展。要求片区以上学校诠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纳入考核评估。强化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学校要在长效教育理念之上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革课堂教学,开展多种活动,形成有特色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通过“德育三化”活动、“五小活动”、“自强自立自尊自重”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开展传统特色学校申报评估,打造传统特色项目,纳入考核评估。

三、强力实施“两轮驱动”,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

完善“四化管理”即不断完善制度化管理,深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程序化管理,大力推进人文化管理。实施“三大工程”:提升人本工程、阳光工程、心桥工程的执行力。落实以帮助特困教师为重点的关爱制度,坚持以校务公开为重点的阳光作业制度,完善以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为重点的民主监督制度;强化学校团队意识和民主治校意识,增强凝聚力、信任度,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大力推行行政复议制度,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

落实“四大常规”即教学常规、德育常规、管理常规和安全常规。学校要建立落实“四大常规”量化检查定等评分细则,督查督办,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严格“四级检查”即学校查、教研联组和中心校查、相关股室查、局领导暗访查;逗硬“四种处理”即通报批评、通报表扬、单位责任追究、个人责任追究。

强化教研科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gjj}课题《长效教育机制建设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和《德育三化模式》课题研究,提高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高中以“保量、增质”为核心,坚持“2211教研模式”;义务教育坚持“抓普遍、抓薄弱、抓大型、抓品牌”的原则,围绕“决胜课堂”开展常规教研。各学段构建新的教研教学模式,既重理念更重操作,专兼职教研员负责推荐试验、推广适合的教研教学模式,并纳入考核。全面推进考研分离,全县由名优教师分学科命题建题库,学期、学年在题库中由教育局抽题组合成xx来考试。把科研工作、教研活动纳入校本研修工作,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校本研修项目。重视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学科竞赛及奥赛,把竞赛获奖情况纳入考核评估。

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

强化生命人本的人性观,以人为本,尊重师生,关心师生,成就师生;强化生生成才的质量观,努力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力争开好每门课程。切实抓好德、体、卫、艺工作,全面落实学校“德育三化”工作方案,强化德育常规,处处体现德育为首的育人宗旨。让每个学生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认真组织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科学的作息制度,寄宿学生要坚持每天出早操。中心校、直属校每年要举办春、秋季运动会(并组织下属学校积极参赛)和大型文艺活动。广泛开展“五小”活动,积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工作,坚持卫生大扫除,讲究个人卫生,建立校园“四化”长效评价机制。各校每学期不少于2节环境教育课,全县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率在90%以上,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环保型、节约型校园。提高巩固“普三”成果,提高三至六周岁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和纯入园率。学前教育不断完善“六小硬件”建设和xx“五个一票否决”,切实纠正“小学化”倾向,修改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实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

深化评价制度改革,把学校德、体、艺、卫工作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质量现场考核,在中心学校、直属校全面现场考核基础上({bfb}的学校),教育局抽样现场考核,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质量的依据。

五、走多元化办学之路,提高职教及民办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支撑力。

强化中职教育招生工作,实行乡镇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三线目标”责任制,确保职教招生任务全面完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县职教中心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支持民办中职教育发展,促进三峡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征地建设新校,实现校舍的搬迁,力争达到省级重点职中要求;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租用永兴二小举办职业教育。加大专业统筹力度,促进各中职学校的协调发展,公办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原则上不重复,对重复的要统筹调整,实现资源配置的{zy}化。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进一步加大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严格准入制度。结合今年全国统一更换民办教育许可证工作,组织开展民办教育的清理整顿和年检工作,年检不合格的不得换发新的许可证。加强民办学校教师的聘任管理,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依法收取民办教育机构的风险保证金,民办学校收费使用全县统一票据,民办学校的经费交县教育会管中心统一管理。积极创新扶持民办学校的政策,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加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县内中职学校和15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落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评价方案,重点评价招生规模、实习就业、骨干专业建设、基地示范、办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

六、全面推进创义务教育示范县工作,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力。

加大对各乡镇和学校“创示”工作的督查和统筹力度,力争本学年“创示”成功。本学年“两全”工作评估验收商州镇、李场镇、横江镇、双龙镇、龙池乡、凤仪乡等乡镇,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永兴镇、柏溪镇和安边镇,研培中心争创四川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实行“三级五方”共保,健全控辍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加强对贫困学生、残疾学生、“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档案建设和教育管理,落实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三残”儿童入学率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继续抓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向家坝移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统筹学校排危和布局调整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按规划xx中小学危房,加强学生生活用房的建设,完善寄宿制学校运转机制,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比例。坚持建设项目半月报制度,确保工程按进度推进。认真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小硬件配置、管理和使用。以“班班通、堂堂用”工程为重点,搞好学校信息化建设;以图书配备为重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以实验考核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及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校经费管理,严格审计,定期向教师公布收支情况,确保有限经费用在发展上。

七、继续实行“一岗双责”,落实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执行力。

按“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维稳责任。要求各中心学校、县直属学校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所属学校,各级学校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明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督促责任、学校的主体责任、个人的具体责任,并签定目标责任书予以确定,形成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责任体系。

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平安和谐校园为中心,细化安全责任分解和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切实解决校园人防、技防、周边环境三个问题。继续以“防学生溺水、防校园伤害、防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口,切实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抓好民办学校安全管理、村小安全管理、食堂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工作软件资料建设四个薄弱环节。突出安全五项重点工作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工作队伍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学校安全工作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传染病知识和禁毒教育宣传。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防范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学校后勤管理,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积极推进“小食堂、小基地、小商店”的“三小”建设及学校饮水工程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

加强安全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检查监管,实行安全稳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职”制、“一票否决制”、“三包”制度、情况报告制、责任倒查制、重大事故引咎辞职制,推行校长安全责任金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坚持把领导干部抓安全稳定工作的能力和实绩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干部晋职晋级挂钩,奖惩xx。坚持把抓安全稳定工作的实绩与教职工本人的晋职晋级直接挂钩,奖惩xx。

中心学校和直属学校要结合教育局工作意见制定相应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并确保相应的机制方案贯彻落实。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宜宾县教育局2009—2010学年工作意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