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安全规程;3、_ynlns的空间
 6.1.3 无法得到规定的防火防爆等级设备而采用代用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6.1.4 变电所和配电所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场所及贴邻其建造,但供上述场所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采用防火墙隔开时,则可一面贴邻建造。已设在爆炸危险场所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也应用防火墙隔开。
 6.1.5 架空电线严禁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6.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不宜采用电缆沟配线;若需设电缆沟,则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或酸、碱等物质漏入电缆沟的措施,进入变、配电室的电缆沟入口处,应予填实密封。
 6.1.7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应设检修电源。
 6.1.8 精苯车间应使用铜质导线和电缆。所有导线和电缆,五年内至少做一次绝缘试验,大修时,必须全部更新。
 6.1.9 初馏分库房内禁止安装任何电气设备和导线,库房外布线也应穿管安装。
 6.2 防触电
 6.2.1 设备的电气控制箱和配电盘前后的地板,应铺设绝缘板。变、配电室和电磁站,应备有绝缘手套、绝缘鞋和绝缘杆等。
 6.2.2 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3.5m;低于3.5m的,其下部应设防护网。防护网应良好接地。
 6.2.3 车辆上电磁站的人行道净宽,不得小于0.8m。裸露导体布置于人行道上部且离地面高度小于2.2m时,其下部应有隔板,隔板离地应不小于1.9m。
 6.2.4 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和电线的金属护管,应有接零或接地保护以及漏电保护器。
 6.2.5 电动车辆的轨道应重复接地,轨道接头应用跨条连接。
 6.2.6 行灯电压不得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得大于12V。安全电压的电路必须是悬浮的。
 6.3 照明
 6.3.1 自然采光不足的工作室内,夜间有人工作的场所及夜间有人、车辆行走的道路,均应设置照明。
 6.3.2 车辆及其附近的照明,不应使司机感到眩目。
 6.3.3 甲、乙类液体贮槽区,应采用从非爆炸危险区高处投光照明,甲类液体贮槽区需要局部照明时,应采用防爆灯。
 6.3.4 作业场所的照度不得低于表4的规定。

                     表4主要作业场所的照度                         1x
━━━━━━━━━━━━━━━━━━━━━━━━━━━━━━━┯━━━━━
                   车 间 和 作 业 场 所                       │{zd1}照度
───────────────────────────────┼─────
露天贮煤场,焦炉炉顶及两侧操作平台,回收和精制车间的露天装置区│3
沥青池,解冻库,装卸台,卸料栈桥,楼梯间和走廊                 │5
受煤坑翻车机室,车库,转运站,凉焦台,炉间台和炉端台,胶带输送│
机通廊,材料库,通风柜,受煤坑下通廊                           │     10
破、粉碎机室,配煤室,贮煤槽顶,焦炉地下室,焦炉烟道走廊,筛焦│
楼,熄焦泵房,回收和精制车间的室内                             │     20
━━━━━━━━━━━━━━━━━━━━━━━━━━━━━━━┷━━━━━
 6.3.5 下列场所应设事故照明:
  a. 受煤坑地下通廊、翻车机室底层;
  b. 焦炉交换机室、地下室、烟道走廊;
  c. 回收车间鼓风机室;
  d. 精苯车间;
  e. 中央变电所和集中控制的仪表室。
 6.3.6 正常照明中断时,事故照明应能自动切换。
 6.3.7 生产装置上的照明灯,不宜面对可燃气体(蒸汽)的放散管、贮槽顶部入孔 (观察孔)和管道法兰盘,也不宜装在可能喷出可燃气体的水封槽和满流槽上部。
 6.4 通讯和仪表
 6.4.1 下列单位(或岗位)之间应设直通电话或直通讯号:
  a. 厂调度室与各车间、工段、重要岗位及热力供应、电力供应、水力供应、煤气
防护、消防和医疗卫生等单位;
  b. 集中控制台与有关设备;
  c. 受煤与贮煤有关岗位;
  d. 运焦与筛焦有关岗位;
  e. 鼓风机、焦炉交换机与联合企业煤气管理部门。
 6.4.2 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得直接进入仪表室,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室。
7 化式装置
 7.1 通用规定
 7.1.1 化产工艺装置宜布置在露天或敞开的建(构)筑物内。
 7.1.2 贮槽、塔器及其他设备的外壳,应有下列醒目的标志:
  贮槽:编号、名称、允许最小上空高度、允许{zg}温度;
  塔器:编号、名称、允许{zd0}压力、温度;
  其他设备:编号、名称。
 7.1.3 各塔器、容器的对外连接管线,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7.1.4 各塔器、容器和管线的放散管,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建(构)筑物内设备的放散管,应高出其建(构)筑物2m以上;
  b. 室外设备的放散管,应高出本设备2m以上,且应高出相邻有人操作的{zg}设备2m以上;
  c. 煤气放散管,应遵守GB 6222-86的有关规定。
 7.1.5 拟放散的气体、蒸汽宜按种类分别集中,并经净化处理后再放散。
 7.1.6 可燃气体管线应设冷凝水排水器,放散管末端应设阻火器。
 7.1.7 生产、贮存和装卸甲类液体与可燃气体的管线及设备,应设接地装置,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郑重声明:资讯 【焦化安全规程;3、_ynlns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