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应当配备紧急避雷场所
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提醒———

工地应当配备紧急避雷场所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邓春林 李红宁

  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主任邓春林近日在接受广东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说,施工工地现场环境条件通常为户外作业,电线线缆屏蔽措施不完善,接地保护难以达到要求,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四周的起重机、井字架、门式架、脚手架等高高矗立,一旦遭遇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可达数十万至数百万伏,容易引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做好建筑工地防雷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现场区域:

  塔吊、脚手架必须要良好的接地

  邓春林说,施工现场需要考虑防直击雷的部位首先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高大机械设备及钢脚手架、在建工程金属结构等高架设施,如果这些设施在相邻建筑物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安装避雷针。避雷针与金属箱体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塔吊,脚手架必须要良好的接地。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大型钢模板和设备就位后应及时与预留的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临时支撑就位后,应及时与预留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还应随时将建筑物结构骨架混凝土柱子的主筋接地,以防施工期间遭受雷击。

  塔吊等各机械设备可利用其金属结构体作为防雷引下线,无需另外敷设引下线,但应保证其良好电气连接导通性。

  施工用电必须要接地和安装浪涌保护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干线宜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在配电室的进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电力电缆、信号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当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管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应随时将金属管道及电缆外皮在进入建筑物的进口处与接地连接,并应把电气设备的铁架及外壳接地。

  邓春林介绍,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即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zh1}安装接闪器。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均应做到有良好的接地。这样做可减缓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感应雷危害。

  各金属管道、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做好防静电措施,并注意等电位连接。

  办公生活区域:

  工地简易房应尽量远离大树、铁塔、电杆等易受雷击的物体

  邓春林说,建筑工地的办公生活区域一般是由活动板房或金属构架搭制的简易房。与一般民用建筑物相比,处于建筑工地上的这些简易房更容易遭受雷电的袭击,因为这些简易的临时板房安装防雷装置的比例相当低,加之人员密度大,使得工地简易房成为雷灾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地点之一。搭制简易房时,应尽量远离大树、铁塔、电杆等易受雷击的物体。

  活动板房和金属构架的简易房宜装设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作为接闪器,使活动板房和金属构架简易房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雷针、线的滚球半径取60m。宿舍板房使用的电视天线、烟囱等生活设施,一般会高出板房,容易遭雷击,在空旷地区的施工工地更是如此。若这些生活设施不在其他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内,就要安装独立避雷针加以保护。避雷针、线与活动板房的金属构件的最小间距应大于2m。

  邓春林表示,活动板房和金属构架简易房的高压供电线路多为架空引入,宜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

  日常管理:

  施工人员应掌握避雷的方法和技巧

  邓春林介绍,为了减少施工现场雷击事件的发生,各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完善相关制度,施工现场应指定防雷安全负责人,开展防雷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宜向有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申请检测,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雷安全负责人要将防雷避雷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巡查范围,强化各项防雷安全措施,建立防雷安全检查的长效机制。雷电天气前后,需对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现场施工用电进行全面检查。要加强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避免雷击引发的火灾。

  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雷雨季节来临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雷雨季节整个过程中要定期培训,务必使全体施工人员掌握避雷的方法和技巧。还要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制定和完善施工现场在雷电恶劣天气下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给现场施工人员配备或指定防雷装置完善的紧急避雷场所,保障人员撤离后的人身安全。

  应急处置:

  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

  邓春林说,建筑工地应派专人密切xx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确保工人可以到有可靠防雷装置保护的室内躲避。尽量避免在临时工棚躲雨。不要站在高处,不要撑伞或手持金属物,应找一块干燥的地势较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避免产生跨步电压。

  若发生雷击事故,发现人员伤亡马上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对于因雷击、触电等原因导致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的伤员用心肺复苏法急救。有火灾立即打119电话向消防部门求救;在火灾初期,现场人员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用灭火器救火。应马上向主管领导、主管部门、政府应急部门、安监部门报告;配合、协助卫生部门和消防部门的救援,提供一切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邓春林表示,雷电灾害可向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申请雷灾鉴定。雷电鉴定报告可以作为受害人申请保险理赔的灾情信息证明。

  有些雷击会导致防雷装置故障,如发现故障要及时修复。修复防雷装置后应向防雷检测机构申请检测,仔细检查有无其它雷击隐患点。

  建设项目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委托的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建筑单体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工作,定期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防雷装置进行年检。

  近年工地雷击事故

  2006年8月7日下午3点20分左右,浙江兰溪市赤溪街道姓叶村施工工地上发生雷击,造成“一死二伤”的雷击事故。

  2008 年9月18日上午11时,4名工人在白云区石井街鸦岗村社边路一建筑工地7楼施工时遭到雷击,一人在送往附近的东方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2009年6月3日15时50分左右,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高黎社区一在建工地发生雷击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邓新灵、邓春林、李红宁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广州防雷工程广州番禺防雷工程广州花都防雷工程广州从化防雷工程广州增城防雷工程惠州防雷工程清远防雷工程广州南沙防雷工程广州萝岗防雷工程东莞防雷工程佛山防雷工程广东防雷工程英德防雷工程防雷工程广州防雷

郑重声明:资讯 【工地应当配备紧急避雷场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