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十五年纪事(31)

第五章 起步

3,接管西德福样本

如前所述,中国西德福{dy}本中文样本《西德福管夹》是我翻译的,我也参与了此样本排版稿的校对。印刷厂家是 宋赴军先生找的。但这本样本没有印好。19951212,宋赴军先生从上海给我打电话,说《西德福管夹》印坏了。样本每页的上方有一条表示产品类别的色条。管夹类产品的标志色是绿色。这很要紧。西德福集团的创始人、Mr. Knut Menshen的父亲Arnold在50多年前开发管夹时,将聚丙烯塑料管夹体做成绿色。后来这种管夹风行全世界,西德福管夹的公司标准被采纳为德国工业标准,规定聚丙烯的管夹体颜色是绿色。所以这个绿色被西德福公司员工称之为“西德福绿”,是有严格的配色标准的。然而现在样本上方的这个色条,每页每页都有差别,有深、有浅。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我们要求中文版的样本与德文版的样本规格必须一致,但现在交给我们的中文样本比原版样本在高度上短了12毫米,差别太大。1996123,宋赴军先生给我来电话时说,总经理Mr. Remes先生已就样本质量问题亲自给“上海丽佳分色制版有限公司”的吕骏先生打了电话,严厉批评该公司不负责任,粗制滥造。我想,当初老板让我到这家公司校对排版稿时,我就觉得这里的员工工作松松垮垮,不敬业,没给我留下好印象。样本印出来了,果然问题很多。小宋告诉我,我们公司很不客气地告诉对方,这本样本要不重印,要不扣钱,否则我们公司是不会再付钱的(小宋此前付了定金)。后来“上海丽佳”表示道歉,愿意以扣款解决。结果我们公司扣了丽佳15%的合同款。


        中国西德福{dy}本样本《西德福管夹》,上海排印
   
      有严重质量问题的{dy}本《管夹》样本与后来深圳印刷的《管夹》样本的比较 

现在我主管样本的印刷了。有了{dy}本样本的教训,我得格外谨慎小心。老板交给我一本说是美国西德福公司的球阀样本,要我尽快翻译出来并印中文样本。翻译不难,文字不多。但要印成和原版一模一样的中文样本,还有几个问题。{dy},美国样本的开本与德国的不是一个标准,宽度里宽一些,而高度里短得多。第二,美国样本的纸张与德国的也不一样。德国样本用双面铜板纸,美国用的是我叫不上名字的白一些、但更厚一些的纸。我们这儿有这种纸吗?第三,老板指示印得好不好,就看印出来的效果跟原版相比是否接近。接近就好,因为普通印刷品不太可能复制得xx一样。我会收到美国寄来的印刷菲林的负片,这儿的印刷厂要翻制菲林,把原来菲林上的英文去掉,换上中文。

坦白地讲,这任务我也不熟悉,没经验。过去我在厂里主编工厂的8K4版小报,是在对开平版印刷机上印的,用的是手工排版的铅字版,最多套个单色。那是七十年代的事。现在的印刷技术我是一窍不通的,如何与印刷厂谈技术要求和价钱?好在宋赴军先生主动帮我的忙,给我介绍了一家名为“翰林彩印有限公司”的在深圳的印刷厂,印《球阀》样本的价格也由小宋谈妥了,甚至厂方准备好的标准合同上小宋已经签了字。只是因为此工作老板是明确让我负全责的,因此我也要在合同上签字。

199696,我{dy}次见到“翰林彩印”的凌江先生。这是个年轻后生,一米七几的个头,白白净净,很懂礼貌,给我的印象不错。他从我这儿取走了美国西德福的《球阀》原版样本。从他那儿我也学到了印刷样本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他说,这本原版样本的用纸是砑光纸,而我们德国总公司来的样本是双面铜版纸。同样名称的纸,产地不一样,质量也有区别。德国的铜版纸{zh0},但国内市场上这种纸很难找;国内进口最多的“双铜纸”是日本产的或韩国产的,以日本产的为好。纸的标准用“克”来衡量。比如德国样本的封面用的是250的“双铜纸”,但内页是128……

920,凌江送来了《球阀》样本的中文排版稿让我校对。时间过得很快,10月上旬我就收到了深圳寄来的第二稿。1011,“翰林彩印”来人取我校对完了的第二稿。这次来的是位女孩,一米七的个头,有点儿腼腆。她说她叫高丽娟,和凌江是同事。凌江今天有别的事,让她来取稿,顺便告诉我,在正式付印之前一般都要三校,然后签字,出菲林、上印刷机。因为在深圳印,稿子在太原与深圳之间寄来寄去,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那时没有EMSDHL)。为了早点儿开印,翰林彩印建议{zh1}第三校直接去深圳,校完我一签字,马上可以出菲林,第二天就可印刷,能节省10天时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外企十五年纪事(3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