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木材生产工作全景

        虽然生在林区,长在林区,工作在林区,但对大兴安岭木材生产的整个流程和环节并不是xx了解。 今年3月上旬,因为编写局志的需要,陪地区来的特约编辑去了一趟山场和贮木场,进行摄影采风,算是补上了一课。

        这是油锯手在伐树。他先要在准备让树倒方向的一侧锯出一小片木头,使之出现一个豁口,然后再在另一侧下锯,彻底将树锯断,树就往豁口方向倒下去了。为了保障安全,他的助手负责支杆,帮助控制树倒的方向。

        大树轰然而倒的那一刻,心禁不住一颤。像这样一棵胸径达到一尺左右粗细的树,树龄一般都要在100年以上。如今在林区,这样的大树已经不多了······

        树被伐倒后,有专门人员负责将枝桠用斧子砍掉。这时的树木,就被称为原条了。

        集材手在集材作业。他驾驶的是J-50拖拉机,俗名“爬山虎”,主要任务是将四处横倒竖卧的原条集中拖到装车场。

        这台“爬山虎”的状态还不错,驾驶室的玻璃还很完整,让集材手可以少受一些刺骨寒风之苦。实际上,由于每天满山跑,很多的J-50拖拉机根本就没有挡风玻璃。在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气候条件下,顶着呼啸北风,冒着漫天大雪,开着冷冰冰的铁家伙,那滋味,想起来都禁不住浑身哆嗦。由此可见,林区的工人真苦啊!

        原条被拖到装车场后,绞盘机手和助手们用绞盘机一抱一抱地装上汽车。汽车上站着的是司机,他在指挥绞盘机手怎样合理摆放。

        运材车负责将原条拉到贮木场。沿途有资源管护站和资源检查站负责登记检查,防止原条流失。

        运材工作很不容易。一般运材路的路况都很差,不仅狭窄崎岖,而且雪大路滑,常常还有冰湖捣乱。行驶过程中一旦滑进路边沟里,就很危险了。因为后边的拖车和车上的原条由于巨大的惯性会继续向前推,数十吨重的原条能将整个驾驶室夷为平地。以前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生产事故,状况很惨······

        原条到了贮木场后,由龙门吊吊起,卸到造材台上,开始进行商品材加工。造材时,量材员负责量尺,确定下锯位置,电锯手根据他的指令负责加工。一般量材员先要指挥锯手将根部枯烂腐朽的一段截去,这叫“墩根”。有经验的量材员一眼能够准确判断出墩根的位置,既不会把好木材锯掉,又不会让锯手多次重复墩根。

        商品材造好后,工人们会将其一根一根地推上传送带。在传输过程中,一旁的鉴定员要对其进行鉴定,并用号锤在木材的一侧打上相应的印记。当鉴定后的木材传输到同类商品材堆积的楞垛前时,工人们将其卸下,绞盘机手负责归楞。这样,商品材就算正式进入国库了。

        储存在贮木场的商品材,在销售时用绞盘机装上火车,运往四面八方。

        装车时,木材检验人员负责记账,稽查人员要在场监督,防止工作人员与客户串通一气,发生多装少算、中饱私囊等腐败现象,保证企业效益不流失。

        采风后记:

        这是采伐工人们居住的帐篷。门前有一只小狗,门上挂着红红的灯笼,颇有家一样的温馨。如今,采伐工人们也用上了太阳能。

        这是帐篷里面的情景。应该补充的是,我们去的是一个建设比较规范的工队,实际上林区很多工队的条件远远没有这么好,有的帐篷甚至是用彩条布搭起来的,简陋得超乎想象。

        帐篷里取暖用的“地火龙”。

        这是他们做饭和饮用的水——刨冰湖时拉回来的冰!

        帐篷外的“水库”。

        回来的路上,遇见一辆抛锚的运材车,挡住了路,所幸只是轮胎瘪了,司机师傅很快就换好了轮胎。要是车辆出现了较大毛病,我们可能就不知道要在冰天雪地中等多久了······

 

郑重声明:资讯 【林区木材生产工作全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