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低碳新生活倡导全民加入低碳消费_多味人生_百度空间
追求低碳新生活 倡导全民加入低碳消费
        省会“低碳宣传周”开展以来,“低碳”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有哪些好处?践行“低碳”生活,该如何做?昨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低碳”,就在举手投足间

    “我家里的灯泡全是节能灯,包括台灯。”和张灿交谈中,记者感到他可以被称作一个低碳生活的行家。他也自豪地认为,自己在用电方面做得很低碳。

    张灿说,过去没有意识到用电和低碳的关系,后来看到每用100度电,需要排放78公斤二氧化碳,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便在节约用电方面用了心,“比如,在关闭电脑后,还会顺手把插头拔掉,这都能节约不少电。”

    他说,现在节约用电的意识已经成了习惯,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少看一小时电视等。“甚至做饭的习惯都变了,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这样也可以减少用电量。”

    市民樊小姐说,现在她也在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去超市购物,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家里洗菜的水,则用来拖地或者冲马桶。“不但在家里,在单位也能做到随手关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人们对“低碳”的概念还没有彻底“吃透”,但实际上“低碳”已经融入了大多数百姓的生活。比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自带购物袋、减少电器使用时间等。生活中,人们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其实就已经是一种“低碳”生活。

我认为低碳就是节约”

    “我认为低碳就是节约,特别是对日常生活来说。”退休职工李树荣说。他说,当初刚看到“低碳”这个词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几个小例子,马上就明白了,“其实低碳就是节约,比如节约用电就属于低碳生活。”

    李大爷说,刚开始说低碳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以为只是企业和工厂的事。”后来才明白,二氧化碳的产生也在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而低碳生活既能节能减排,还能相应地降低生活成本,且只要方法得当,还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对李大爷的观念,市民宋女士也表示赞同。她说,通过阅读一些低碳宣传资料发现,“低碳”具体到家庭生活中,就是一种“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比如,节约用电,循环利用水资源,不吸烟、少开车等等,“在低碳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家庭开支。”

    “低碳生活不仅更健康、更自然、xxx,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受访市民的认同。同时,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低碳”的理解,也上升到了节能与减碳、延缓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上。

    受访市民纷纷表示,今后要按照“低碳”的要求,改变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既环保又省钱,还有利于身体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低碳生活”,作为普通市民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现在就在搜集一些低碳的技巧和经验。”市民王奇志说。他认为,实现“低碳生活”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知识,否则,有时候陷入误区反而不能真正做到“低碳”。

    王先生说,自从知道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少2-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后,他就尽量爬楼梯了。“以前每顿饭都要吃肉,现在知道肉类在屠宰、加工环节浪费了很多资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就尽量少吃肉了。”

    还有,出门切断电源;外出多步行;办公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这样做,不仅能省电,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环保专家表示,“低碳生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除了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知识,政府部门应在这方面加强宣传,并积极提倡;广大市民则应多掌握一些低碳知识,并从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点滴小事做起。

关于“碳”

    1、低碳生活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是我们急需建立起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2、碳足迹

    标示着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3、碳中和

    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就想办法用减碳的方法处理多少二氧化碳,达到碳排放的“收支平衡”。

    4、碳补偿

    多种树。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wy}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算算你的“碳足迹”

    你可以按下列算式计算你的“碳足迹”:

    1、家居用电:

    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

    2、交通:

    ①开小车:由于相同距离不同排量汽车的耗油量不同,因此必须根据车辆耗油情况将距离转化为耗油量才能计算碳排放量,小排放量汽车在相同距离碳排放量较少。

    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2.7。

    ②乘坐飞机:公务舱和头等舱占有更大空间,因此排放应高于经济舱。

    200公里以内短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飞行公里数×0.275;200~1000公里中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55+0.105×(飞行公里数-200);1000公里以上长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飞行公里数×0.139。

    3、家用燃气:

    ①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气使用度数ד碳强度系数”0.19。

    ②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量(Kg)=液化石油气使用度数ד碳强度系数”0.21。

    4、家用自来水:

    生产一吨自来水要消耗电能0.67~1.15度。根据耗电的平均值,二氧化碳排放量(Kg)=自来水使用度数×0.91。

    5、“碳中和”:

    “碳中和”是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是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的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计,需种植的树木数(棵)=二氧化碳排放量(Kg)÷18.3。

    “低碳消费”

    本周成市场主旋律

     我市开展的首届“低碳宣传周”活动,xx低碳消费形成一股时尚风潮。在商场超市内,低碳商品“规模摆放”,低碳知识展板随处可见,节能环保家电占据主流,连所有的购物赠品都是环保商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本周消费市场的主旋律。

商场内处处

    有低碳知识介绍

    在北国商城门口,张先生正在认真地阅读巨型背板上的低碳知识。这块巨型背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什么是低碳,如何做才能低碳,什么是地球一小时,熄了灯以后我们做什么。

    在16家北国超市卖场入口,都设置着低碳环保与不注重环保的危害对比宣传板。在建华百货、东购等商场内,也处处可见低碳知识介绍。

    为了让低碳更加深入人心,有的商场还邀请市民听课。北国商城组织的大型会员课堂《让我们一起行动——低碳生活乐活在北国》将在3月25日举办,听取河北环保{dy}人赵忠民教授的环保故事。

  低碳商品被摆到显眼位置

    在商场内,每层都能看到低碳商品的推荐,用展板的形式推介环保商品。

    在超市内,竹制筷子、各种勺子、叉子,节能灯系列,竹炭系列商品,纯棉布、粗布制品,手绢,布鞋,钢笔,这些低碳商品,摆放到了显眼位置,便于消费者购买。北国超市也以让利推动低碳消费,正在进行废旧电池回收,5节电池赠3元环保消费券,可搭配现金在超市内使用。

    低碳家电成为主流趋势。在北国电器、国美电器等家电卖场,倡导低碳排放的节能空调、冰箱等电器,成为商场主推的商品。

  “低碳游”开始走进百姓生活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低碳游”已经在省会出现。河北省国际旅行社推出万元低碳世博游线路,就是通过从旅途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个环节来落实节约能源、降低污染。

    游客们虽然很认可这种低碳游的方式,但产品价格定位高,吓跑了不少游客,目前报名者并不多。

    “其实,不管是参加哪条线路游,只要有低碳出游的概念,在行程中为低碳出把力并不难。”市旅行社协会秘书长邢文海说。比如随身携带棉布的环保购物袋,尽量少带少用塑料袋;衣袋里备上手绢用于擦汗,尽量不用纸巾;自己带上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不要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6件套”,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等等。

    在行程选择上,要做到“低碳”,可以合理安排你的旅行线路,尽量采用最短的行程距离和xxx的交通方式,预订一个距离目标景点比较近的旅馆,这些不仅可以节省你的资金,同时也更加环保。另外,学会通过互联网安排你的大部分行程,使用电子客票、网上预订客房,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印xx据产生。

相关链接

    倡导“低碳消费”

    “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这句话写进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怎么消费才能算是低碳消费?如何降低消费中的碳排放呢?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市商务局人士介绍说。

    低碳消费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一种社会责任。他说,在市民中积极倡导和推广低碳消费,必须首先进行观念破冰,既要打破传统消费中部分压抑消费的不合理认识,更重要的是要破除盲目消费、xx消费等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环保消费,这才是低碳消费模式的关键。

    “低碳生活”

    50例

    1.购物使用布袋子、菜篮子,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2.不随地焚烧杂草落叶、废纸、垃圾等废弃物。

    3.多乘公交车,少坐出租车,不买家庭轿车。

    4.上街办事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5.机动车驾驶员自觉使用无铅汽油,尽量减少废气排放。

    6.购买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

    7.采用节能灯具、电器,用后及时关掉电源。

    8.使用无氟冰箱、空调。

    9.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既省电又减少中毒危害;不吃露天烧烤食品。

    10.取消家用煤炉,使用清洁燃料烧水做饭。

    11.脏衣服尽量集中清洗,使用无磷洗衣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12.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用后及时关好。

    13.少洗泡浴,提倡沐浴,减少用水量。

    14.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洗碗,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冲厕等。

    15.在马桶水箱内放置装水的玻璃瓶、砖块等,既可减少用水量,又可保证水的冲力。

    16.不向坑塘河渠倾倒垃圾。

    17.尽量多用可充电电池,少用普通电池,避免污染。

    18.在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19.收看电视、播放音响时不要把音量开得过大。

    20.居住楼房,走路脚步要轻。

    21.装修房屋不要在中午和晚上作业,以免打扰邻居休息。

    22.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

    23.驾驶机动车时不在市区鸣笛。

    24.购买有绿色标志的商品。

    25.不吸烟、并劝他人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26.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随带手帕,少用纸巾。

    27.节约用纸,每张纸两面用后再丢掉。

    28.换一种祝福方式,减卡救树。

    29.庭院多种花草树木,搞好庭院绿化。

    30.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践踏草坪,不毁坏树木。

    31.野外活动不乱扔垃圾;有火种应及时熄灭。

    32.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放生活垃圾。

    33.爱护野生动物,不打鸟、不捕蛇、不捉青蛙等;不吃不养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皮毛制品。

    34.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5.厨房要安装抽油烟机或排风扇。

    36.装修房屋尽量使用无污染材料。

    37.多用自然物料家具或衣物,少用塑胶及人造纤维。

    38.少用或不用杀虫剂、防臭剂、发胶等喷雾剂。

    39.干洗衣物耗用化学物质污染环境,能免则免。

    40.{zh0}不铺地毯,以免滋生螨虫。

    41.食品尽量现吃现买,保持新鲜,减少浪费。

    42.高温加工的食品浪费资源产生污染,对人无益,应尽量少买。

    43.菜篮子、洗脸巾、脸盆、被褥等要经常晒太阳。

    44.瓜果菜多浸泡,少用洗洁精。

    45.看电视用电脑时间不要太长。

    46.不要带儿童去高音量的游乐场所玩耍。

    47.遇到环境突发事故要及时拨打12369环境热线,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自救措施。

    48.{zh0}不养宠物,以防传染疾病。

    49.多给孩子讲环保故事和孩子一起做环保小事。

    50.把自己生活中的环保经验教给亲属和朋友。



郑重声明:资讯 【追求低碳新生活倡导全民加入低碳消费_多味人生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