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重工”的名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可因为自己与工业经济缺少联系,一直不清楚这企业是生产什么的,直至到达门卫肃立的大门口,我才从同行的朋友口中弄明白,这是一家韩资造船企业。
我从小在上海的黄浦江边长大,对造船厂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位于黄浦江边的江南造船厂附近。当时江南造船厂是中国{zd0}的船舶制造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的每一个印迹,几乎都能从它身上找到,如全国{dy}台万吨水压机、{dy}艘远洋万吨货轮“东风号”等都是江南厂设计制造的,“东风”号代表了当时中国的造船能力。可这些事儿已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很不新鲜了,眼下我关心的是,这家以宽泛的“重工”概念命名的造船厂实力如何?
“三星重工”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区块的海边。走进道路宽敞、环境优雅的厂区,我发现这家工厂面积好大。抬头仰望着高大的厂房和不时发出“咣咣”撞击声的厚钢板,我猜想,这些厂房是用来剪切、冲压钢板的前期生产线。我不懂工业,但我觉得造船跟做纸盒子差不了多少,这些前期加工跟做纸盒子裁剪纸片相仿,所区别的只是用料不同。进入钢架结构的大车间,我们看到,钢板的剪切有的是全自动操作,有的是半自动操作,蛮有看头的。毕竟是21世纪了,当年的江南造船厂即便十分辉煌,也不可能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陪同参观的厂部文员介绍说,这个厂子只是韩国“三星重工”总部的一个生产基地,可制造能力不小,能制造承载集装箱的远洋运输船、坚利的破冰船和大型邮船的船体分段,这“大型”大到什么程度呢,其船体可以比举世闻名的“泰坦尼克号”大4倍,三星重工总部生产周期从图纸设计到竣工试航不超过16个月。呵呵,如此生动形象的描述,让我们对眼下的造船厂肃然起敬了!可细细想想,“泰坦尼克号”沉没也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事了,这一个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
写文章的人往往缺乏深层次探索机器和生产原理的劲头,对人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四下打听造船员工的来历。厂部文员介绍说,造船需要很多焊接工,这焊工是项辛苦活,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真是汗流浃背!这里的焊工大多来自陕甘宁、湖南、湖北等艰苦地区,这些人大多很年轻,并在相当于高中的技术学校读过书,到厂后,又经过职业培训成为造船工。哦,我明白了,这便是当代产业工人——蓝领的特征:年轻、有文化、肯吃苦。我们又进一步打听:有没有北仑籍的造船工。答曰:有,大多是建厂初期招进来的,如今,他们中好多人已因表现优秀进入了管理层,成为中层干部。这可是个好信息!我们兴奋地请他们介绍几个本地籍员工当面聊聊。没多久,一个姓王的人事科长应邀与我们相见。这个王科长系本地原上阳乡人,1994年毕业于上阳中学,后考入镇海石化技校,读的是机械专业,1996年10月被船厂招工后,送上海沪东造船厂和韩国巨济造船所实习了大半年,返厂后在装配线任职,因其业绩出色,4年后调至相当于本厂教育部门的研修院任技术指导老师。在任职的六七个年头中,他多次在韩国政府举办的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上获奖。2006年,他指导的两个学员获得了由韩国劳动部颁发的{zg}奖项——“长官奖”。这个浙东山民的儿子在外资企业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一个“香饽饽”。2007年,他被调往人事部担任主管员工福利事宜的厚生科长,2010年又被调任人事科长。这些年间,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获得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xx。他的日子也过得顺风顺水,一家三口在大碶鸿顺家园购置了新房,妻子在毗邻“三星重工”的一家国企任仓库保管员,六岁的儿子长得聪明伶俐,快升一年级了,早晚间,造船厂有专车接送他们上下班……
转眼到了午餐时间,厂里邀请我们与员工同时进餐。这个造船基地拥有3000多名员工,分3个食堂用餐。当我们看到一千多身着同样服饰的员工,井然有序地排队候餐时,一下子惊呆了,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啊!此时此景,我们才算是对现代化临港大工业有了直接而真切的感受!忽听衣袋里的手机响了,我立马想起这手机也是韩国产的“三星牌”,难道小手机和大轮船也有内在联系么?韩国人为什么喜欢“三星”两字?我询问了厂里的文员,才知晓韩国人认为“三”是个好数字,象征着永恒和久远,“星”则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如今,“三星集团”是韩国{zd0}的企业集团,“三星”的造船业雄居世界第二,难怪厂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口号是“勇攀世界{dy}”呐!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三星”像天上的星星,将宇宙装点得更加美丽。
我从小在上海的黄浦江边长大,对造船厂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位于黄浦江边的江南造船厂附近。当时江南造船厂是中国{zd0}的船舶制造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的每一个印迹,几乎都能从它身上找到,如全国{dy}台万吨水压机、{dy}艘远洋万吨货轮“东风号”等都是江南厂设计制造的,“东风”号代表了当时中国的造船能力。可这些事儿已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很不新鲜了,眼下我关心的是,这家以宽泛的“重工”概念命名的造船厂实力如何?
“三星重工”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区块的海边。走进道路宽敞、环境优雅的厂区,我发现这家工厂面积好大。抬头仰望着高大的厂房和不时发出“咣咣”撞击声的厚钢板,我猜想,这些厂房是用来剪切、冲压钢板的前期生产线。我不懂工业,但我觉得造船跟做纸盒子差不了多少,这些前期加工跟做纸盒子裁剪纸片相仿,所区别的只是用料不同。进入钢架结构的大车间,我们看到,钢板的剪切有的是全自动操作,有的是半自动操作,蛮有看头的。毕竟是21世纪了,当年的江南造船厂即便十分辉煌,也不可能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陪同参观的厂部文员介绍说,这个厂子只是韩国“三星重工”总部的一个生产基地,可制造能力不小,能制造承载集装箱的远洋运输船、坚利的破冰船和大型邮船的船体分段,这“大型”大到什么程度呢,其船体可以比举世闻名的“泰坦尼克号”大4倍,三星重工总部生产周期从图纸设计到竣工试航不超过16个月。呵呵,如此生动形象的描述,让我们对眼下的造船厂肃然起敬了!可细细想想,“泰坦尼克号”沉没也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事了,这一个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
写文章的人往往缺乏深层次探索机器和生产原理的劲头,对人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四下打听造船员工的来历。厂部文员介绍说,造船需要很多焊接工,这焊工是项辛苦活,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真是汗流浃背!这里的焊工大多来自陕甘宁、湖南、湖北等艰苦地区,这些人大多很年轻,并在相当于高中的技术学校读过书,到厂后,又经过职业培训成为造船工。哦,我明白了,这便是当代产业工人——蓝领的特征:年轻、有文化、肯吃苦。我们又进一步打听:有没有北仑籍的造船工。答曰:有,大多是建厂初期招进来的,如今,他们中好多人已因表现优秀进入了管理层,成为中层干部。这可是个好信息!我们兴奋地请他们介绍几个本地籍员工当面聊聊。没多久,一个姓王的人事科长应邀与我们相见。这个王科长系本地原上阳乡人,1994年毕业于上阳中学,后考入镇海石化技校,读的是机械专业,1996年10月被船厂招工后,送上海沪东造船厂和韩国巨济造船所实习了大半年,返厂后在装配线任职,因其业绩出色,4年后调至相当于本厂教育部门的研修院任技术指导老师。在任职的六七个年头中,他多次在韩国政府举办的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上获奖。2006年,他指导的两个学员获得了由韩国劳动部颁发的{zg}奖项——“长官奖”。这个浙东山民的儿子在外资企业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一个“香饽饽”。2007年,他被调往人事部担任主管员工福利事宜的厚生科长,2010年又被调任人事科长。这些年间,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获得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xx。他的日子也过得顺风顺水,一家三口在大碶鸿顺家园购置了新房,妻子在毗邻“三星重工”的一家国企任仓库保管员,六岁的儿子长得聪明伶俐,快升一年级了,早晚间,造船厂有专车接送他们上下班……
转眼到了午餐时间,厂里邀请我们与员工同时进餐。这个造船基地拥有3000多名员工,分3个食堂用餐。当我们看到一千多身着同样服饰的员工,井然有序地排队候餐时,一下子惊呆了,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啊!此时此景,我们才算是对现代化临港大工业有了直接而真切的感受!忽听衣袋里的手机响了,我立马想起这手机也是韩国产的“三星牌”,难道小手机和大轮船也有内在联系么?韩国人为什么喜欢“三星”两字?我询问了厂里的文员,才知晓韩国人认为“三”是个好数字,象征着永恒和久远,“星”则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如今,“三星集团”是韩国{zd0}的企业集团,“三星”的造船业雄居世界第二,难怪厂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口号是“勇攀世界{dy}”呐!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三星”像天上的星星,将宇宙装点得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