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必和必拓布局中国_w0923180的空间_百度空间
先讲一个故事,阿根廷的外海有一个小岛,叫做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在1980年代初期,阿根廷的政局非常紊乱,老百姓对当时的政府非常不满意。阿根廷政府为了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就想办法制造问题,竟然派兵攻打福克兰群岛。

“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福克兰群岛重新升起”,这是在阿根廷出兵之后,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上院演讲时所说的话。这篇位于南大西洋上被英国人成为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人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西班牙语:Islas Malvinas)的地方,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一场战争而被全世界所牢记。


铁娘子”(Iron Lady)——撒切尔夫人(The Rt Hon. Margaret Thatcher)与英阿战争

分析认为,阿根廷之所以敢于出兵,很可能是认为英国根本不可能展开一场行程达14000公里的军事行动。而英国人却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捍卫这个岛屿主权的决心。有关媒体甚至披露: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英国不仅派出了规模庞大的远征舰队,并且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在特混舰队中携带了核武器。那么除了捍卫领土主权的政治原因外,英国劳师袭远是否还包含着其他目的呢?福克兰群岛对于阿根廷的意义就像香港对于中国是一样的,阿根廷政府执政不力,为了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就派兵到福克兰群岛,把英国人赶走了。

他们以为这没事了。

他们太不了解英国人了,英国是个什么国家?他跟美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帝国主义。

英国在北海开采石油,当时北海石油的归属权是不一定的,冰岛说是他们的,英国说是英国的。然后英国人干了什么事呢?他才不跟你讲道理,立刻派兵去占了!

为了北海的石油,英国可以跟冰岛这个小国家兵戎相见,阿根廷竟然派兵攻占了福克兰群岛。当时我们就判断那里说不定有石油的问题在,否则英国不会大动干戈,因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已经大量流失,他根本不必在乎一个小岛,阿根廷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众人都没有想到,英国竟然组织了一个二战之后的{zd0}的远征军,组织了英国所有的军舰从英国大老远的一路开到南美洲,开到阿根廷来,干嘛?打仗!海军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军舰被击沉了,但是英国陆军表现很好,在没有空军和海军掩护的情况下,英国陆军成功地夺回了福克兰群岛。

这个事件也告一段落,从1980年初一直到今天大概经历了30年。最近,英国和阿根廷的海军又再一次的在福克兰群岛对峙,因为发现了石油。而我有理由相信30年前英国就知道,所以他不可能放弃这块岛屿。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竟然让迪塞尔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勘探工作,而且向必和必拓等四家石油公司颁发了开采许可。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必和必拓不是澳大利亚的故事吗?

2010年1月22日,英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英国与阿根廷有争议的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海域钻井。阿根廷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拍军舰封锁了通往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航道,英国也开始秘密增加在马岛的防御力量。在经历了1982年英阿战争28年之后这个南大西洋群岛再次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被英国政府授予石油开采权的必和必拓到底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呢?这家公司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必和必拓的英文是BHP Billiton,我来翻译一下,BHP是必和,Billiton是必拓,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亚的必和(BHP)和英国的必拓(Billiton)两家公司合并的结果。就是2010年的这场可能发生的福克兰群岛战役让我想起了必和必拓这家公司。

我先念一段话:

铁矿决定了钢铁工业的成本,铝矿决定了铝业的成本,而钢铁和铝几乎决定了建筑、汽车、飞机、列车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的成本,石化工业的成本由石油天然气决定。建筑行业占了中国GDP的5.6%,工业占了43%,工业总产值总共40多万亿,里面规模上1万亿的只有13个行业,里面不受必和必拓直接控制的只有3个行业。

农业占了GDP的11.3%,而农产品的价格则取决于农业机械、燃料和化肥的成本。只要控制了钾肥就控制了全部,因为所有的复合肥料都离不开钾肥。中国所有的化肥里钾肥的自给率不足30%,中国缺钾的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6%。

因此,只要控制了钾肥就能控制中国农产品的价格。谁控制钾肥?

又是必和必拓!

这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我今天正式介绍给各位,因为我们有理由去理解他。

铁矿石谈判

2010年2月11日,必和必拓发布半年财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半年时间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1亿美元,净增134.4%,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中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利润的总和。而根据中钢协2009年末提供的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2009年利润比上年下降了31.43%,全年销售利润率仅为2.55%。

正如有国外媒体报道指出的,2010年以来,以必和必拓为代表的国际铁矿石巨头态度显得非常强硬,他们要在2009年度铁矿石价格基础上再次上涨40%,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必和必拓呢?

过去帝国主义要透过很多的船坚炮利、劳民伤财的方式才能占领殖民地。可是今天的新帝国主义已经不需要了,必和必拓甚至可以理解为东印度公司,而且这一次英国和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的对峙不就是我们大清王朝时代的故事吗?东印度公司想跟中国做贸易,不就是号召英国的军舰强迫我们五口通商吗?

对付阿根廷,又是东印度公司必和必拓在后面,他为了开采石油,又组织英国的远洋舰队征服福克兰群岛。

2009年,我们的钢协和三大铁矿石供货商谈判,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其中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占的最多,达到40%。去年谈判时他们只同意降价33%,我们的钢协一怒之下不谈了,决定用现货价格进货。

比如你签上1年的长协议,价格是10块,就按照100块进货。如果价格跌到了70块,就转成用现货价格来进货,就不根据长协议合同了。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只要跟这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协议合同的话,我们可以根据长协议买矿,如果现货价格低的话,就直接用现货价格买矿,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可是从2010年2月份开始,三大铁矿石公司不同意了,他们说这玩意儿赔钱。所以很不幸地告诉各位,这次的谈判他们决定要以现货价格为基准和中国谈判,我们过去哪个价格便宜就用哪个价格进货的有利条件被三大铁矿石公司给剥夺了。

目前,中国正在与以必和必拓为首的三大铁矿石麦家进行激烈的博弈,作为全球铁矿石{dy}大买家,中钢协的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亿多吨,比2008年增加了1.8亿多吨。但是从以往的交锋来看,这个{dy}买家的身份却很难在谈判桌上xx为话语权。

这其中就有必和必拓,他在一步步地掐紧我们的喉咙。



控制钾肥

我的根据就是我讲过的钾肥的故事。

必和必拓在加拿大拥有1万平方公里钾肥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我们中国的企业对于这种开采权兴趣是不大的,他就喜欢谈谈判。

加拿大有一位华人叫周丹元(Ms. Dawn Zhou),她在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盐业公司拥有加拿大第二大钾矿的勘探开采权,加起来总共有4000平方公里。两年前,她先后两次回到中国寻求帮助,但是没有一个人对她感兴趣,也没有一个人前往加拿大去考察周丹元的钾矿。

她有很好的一个矿源,但是当她跟我们的国企接触时,我们是没有兴趣的,我们的国企特喜欢谈判。特有意思,最不会谈判的就是他们,可他们特喜欢谈判,对周丹元主动送上门的钾矿看不上。{zh1}等到2010年1月28号,必和必拓宣布以2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周丹元的钾肥公司,这时我们才恍过神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我们的水平,送上门的我们都不要。

铁矿石价格我们越谈越高,钾肥也是一样的。我们中国的钾肥自给率不到30%,每年需要进口500~700万吨的钾肥,为此每年要支付200亿元人民币。

从2005年开始谈判以来,钾肥价格一路猛涨.到了2008年,钾肥合同价格到达565美元/吨,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吨,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高价钾肥的时代。

必和必拓对于钾肥的布局一直抢在中国企业的前面:

1、收购了所有的富矿:2006年必和必拓进入世界钾肥最富有的矿区加拿大萨省,收购安各罗,阿萨巴斯卡钾矿,向Mosaic公司抛出收购价,接触Boulder、Young钾矿,短短3年时间内,拥有加拿大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埃塞俄比亚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

2、着手钾肥运输与港口仓库方面的建设工作

3、限制钾肥的产能不多不少恰好1000万吨/年左右,恰好是中国整整一年的钾肥需求总量

限制产量使得钾肥价格只涨不跌,而且中国一定会向他买。在必和必拓的主动控制下,我们的铁矿石和钾矿已经xx受制于人。

必和必拓“钾肥局”:中国人又慢了一拍,这是在必和必拓布局钾矿之后,《经济观察报》所发出的感慨。根据相关报道,1999年,中国与蒙古{zd0}的铜矿擦肩而过,最终被力拓集团曲线拿下。2002年,必和必拓曾派人游说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钢铁企业参与旗下矿山,最终无果而终。业内专家因此叹道:与这些大的矿业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缺乏长远的眼光。

狙击中铝

按照粗略的估算,自中国开始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钢铁行业为此付出了超过7000亿元的代价,而钾肥行业5年间进口化肥的金额也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世界上,中国企业始终在寻找突围的机会。例如,中国铝业注资力拓就是近在眼前的案例,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力拓以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毁约。在力拓的毁约过程中,必和必拓又是扮演的什么角色呢?

2008年末,中铝收购了力拓9%的股份,成为力拓{zd0}的单一股东。2009 年2月12号,中铝宣布透过收购可转债的方式再度注资195亿美元,使得对于力拓的控制权从9%上升到18%。只要中铝能够做到这一步,中铝就能控制铝业。

可是请想一想,铝是多么重要的一种金属?中铝控制力拓,力拓是什么公司?可能让你控制住?怎么可能呢?

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股东重合人数超过70%,因此可以看作是同一家公司。因此必和必拓马上去找力拓谈判,决定不能让中铝控制力拓。

为了使中铝和力拓的交易崩裂,必和必拓不惜血本。根据2008年10月15日的《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必和必拓以每小时400澳元的价格雇佣说客,对政府进行高层公关。

“他们到总理陆克文,财政部长韦恩•斯万,资源部长马丁•弗格森以及他们的顾问处进行游说,结果财政部基本上接受了这些建议,认为中铝投资入股力拓将‘危及国家安全’”。

必和必拓甚至花了大量血本说服了澳大利亚上议院的反对党{lx},让他站出来说话,他说“{jd1}不能卖掉澳大利亚的财富来源……我们不能让另外一个政府拥有澳大利亚!”由于他站出来了,民意立刻急转直下,根据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近90%的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ldz},而60%的人对这个前景表示不安。

{zh1}否决了中铝收购力拓,力拓重新回到了必和必拓的手中。



狙击中铁

我们的中铁又来了,叫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他是做钢材贸易,铁路服务型工作的,基本上是一家贸易公司。他们准备以每股1.35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11.38%的股权,而且承诺今后连续10年每年进口300万吨的铁矿石。

{zh1}怎么样呢?

中铁报价每股1.35澳元,输了;必和必拓报价每股1.3澳元,赢了!

他还是花钱搞高层公关,除此之外,他们还找到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说“你们卖给中铁有什么意思?中铁是什么公司?他是家贸易公司啊!贸易公司能帮你们什么忙啊?你们是做铁矿石的,你需要开采、勘探、运输,这些中铁都没有,只有我有。虽然我只给你1.3澳元一股,可是我用现金收购你所有股权,而中铁只能收购11.38%,我用2.04亿澳元全部收购你在外所有的流通股份,你看怎么样啊?”这么一讲就打败了中铁,卖给了必和必拓。

2009年10月22日,必和必拓董事会主席阿格斯公开劝导中方要“放下敌意”,要“学会与大孩子打交道”,他说他“并不知道中国人对他的敌意从何而来”。你说好不好笑?


必和必拓董事会主席阿格斯(Don Argus)已于2010年3月30日离任,接替他的是福特汽车(Ford)前CEO雅克•纳赛尔(Jac Nasser)。(今年是辞旧迎新的一年)


雅克•纳赛尔(Jac Nasser)

算计兖煤

必和必拓究竟放了我们中国人一马,{zh1}他允许我们的兖矿(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收购菲尼克斯(Felix)煤矿。这是个非常小的煤矿,小的必和必拓都看不上。2008年的煤炭产量只有711万吨,2009年约为800万吨,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2.4亿吨的年产量中也仅占了3%左右,在澳大利亚全国的年产量中占的份额更小。

可是澳大利亚的投行是这么说的,“从储量上来看,菲尼克斯拥有煤炭总资源20。06亿吨,为澳大利亚第三大煤矿企业。”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如果你有这么大的储量,什么只生产这么少呢?

而且必和必拓还是棋高一着,动员澳大利亚的外资审查委员会,给我们设下了4个条件:

{dy}, 必须全部现金收购,兖煤为此付出了32亿美元的代价。

第二, 收购以后,必须公司现有的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在澳大利亚的所属煤矿,管理团队和销售团队主要来自澳大利亚。(还是澳大利亚的公司)

第三, 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的煤矿所生产的煤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价格说了不算)

第四, 兖州煤澳洲最迟与2012年底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澳大利亚上市,谁是股东啊?还是澳大利亚人!

你知道必和必拓设了一个什么套吗?

那就是,中国人拿出32亿美元给了澳大利亚人,买下了这个公司,却发现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全部都是澳大利亚人,而且生产出来煤矿的价格中国人说了不算。既然你连价格都决定不了,都按照市场价销售,你还买下这个公司干什么?你向其他公司买不也一样吗?{zh1},公司的利润透过上市全部回馈给了澳大利亚的股东。



附:必和必拓争夺世界钾肥 中国或再陷高价泥潭

2010-02-06 00:43:31 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

中国的钾肥已有超过50%的份额需要从国外进口。自05年中国开始钾肥谈判以来,钾肥价格便开始一路上涨。巧合的是,必和必拓对钾肥的布局,几乎与中国开始谈判同步。目前其计划产能至少1000万吨,占全球钾肥产量的25%,是中国整整一年的需求总量。那么铁矿石阴影是否会再现呢?

经济观察报2月6日讯 两年前,当加籍华人周丹元两次回到中国寻求帮助时,没有引起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兴趣。眼下,她似乎已经不需要帮助了,因为世界矿业巨头必和必拓1月28日宣布斥资3.41亿加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收购她的钾肥公司。

中国的钾肥进口企业也许会有些后悔,但一切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周丹元掌管着加拿大第二大钾肥勘探开采权益的拥有者——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 (CanadaAthabascaPotashInc)。这个公司位于全球钾肥资源最富集区加拿大的萨省,目前拥有约380平方公里钾盐储量区勘探开采权益,并拥有其他多处勘探开采权益区块,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

当中国与周丹元擦肩而过的时候,必和必拓正在全球展开它的钾肥布局。在收购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之前,必和必拓已经投资2.4亿美元,开发加拿大萨省另外一个Jansen钾肥。

必和必拓旗下钻石及专门产品分支总裁克尔对此曾明确称,“Jansen项目是我们预期能在钾肥业拥有强大业务发展的{sg}阶段。”

必和必拓成功收购阿萨巴斯卡钾盐公司后,在加拿大已经拥有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开采权。另外,它在埃塞俄比亚还拥有17000平方公里钾盐开采权。

另有传言称,必和必拓还有意收购加拿大市值接近350亿加元的PotashCorp.。这是目前世界上{zd0}的钾肥公司,此外,必和必拓还在接触加拿大Boulder、Young钾矿项目。

必和必拓方面表示,将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来提高在世界钾肥领域的地位,除了开发已有项目,将继续寻找其他钾肥资源,建立出口导向型钾肥业务板块。

中国钾肥行业人士做的 “保守估计”说,如果算上{zx1}收购的阿萨巴斯卡钾盐公司,必和必拓的计划产能至少已经在10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是目前全球钾肥产量的25%,是中国整整一年的钾肥需求总量。而中国的钾肥需求逐年快速增长,已有超过50%的份额需要从国外进口。

坏孩子再抢资源

2009年岁末,中农集团副总经理朱联终于松了口气,前不久他刚刚代表中国与俄罗斯地区钾肥联盟公司BPC签署合同确定CFR(到岸价)为350美元/吨。而对方最初的报价是600美元。这是中国2010年钾肥谈判的一部分结果。目前,中化与加拿大钾肥公司的谈判仍在僵持。

和铁矿石一样,中国需要每年派出谈判代表与位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几个钾肥巨头进行艰苦的价格谈判。根据 中国石化(行情 股吧)协会的分析,中国目前钾肥自给率尚不足30%,每年需要进口500万吨—700万吨钾肥,为此中国每年支付至少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在钾肥谈判中由五矿商会组织,中农、中化等10多家企业参与联合谈判。对手主要包括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钾肥巨头。尽管中农已经代表中国签订了350美元的价格,但是加拿大并没有跟进。加拿大钾肥企业认为350美元的价格太低了。

自2005年中国开始钾肥谈判以来,钾肥价格便开始一路上涨。在2008年,进口钾肥合同价格高达565美元/吨,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中国市场由此步入高价钾肥时代,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一路飙升。

巧合的是,必和必拓对钾肥业务布局,几乎与中国开始钾肥谈判同步。2006年,必和必拓与加拿大萨省安各罗钾矿公司(AngloPotash)合作,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开始进入世界钾肥最富有的矿区。2008年7月,必和必拓完成了对安各罗的收购,通过此项收购xx拥有在萨省7338平方公里的钾矿勘探权。

2009年,市场传出消息必和必拓有意收购全球目前{zd0}的钾肥公司,位于加拿大萨省的PotashCorp,该公司市值接近350亿加元。此后不久,必和必拓又向世界第二的钾肥巨头Mo-saic公司抛出收购价。

据悉,必和必拓目前还正在接触Boulder、Young钾矿项目,且着手钾肥运输与港口仓库方面的建设工作。

短短3年时间内,必和必拓已经在加拿大拥有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17000平方公里钾肥开采权。中国钾肥行业人士做的“保守估计”说,必和必拓的计划产能至少已经在10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是目前全球钾肥产量的25%,是中国整整一年的钾肥需求总量。

中国人又慢了一拍

中国钾肥行业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正在成型的钾肥巨头,中国磷肥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说,必和必拓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楚了,从2006年开始着手布局钾肥业务,现在已经逐步成型,最重要的是,它未来的雄心很大。

在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告中,中国目前大宗紧缺的七大矿产品种中,铁、铜、铝、钾盐均位列其中。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中国钾肥对外依存度过高,国外钾肥市场过于垄断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副秘书长亓昭英说,中国严重缺少钾肥,即便是在未来几年国内钾肥产能再次扩充,但是也需要大量进口。我们必须要学会在海外布局,不能再落入铁矿石的泥淖里了。

一个月前,亓昭英刚刚完成工信部交办的一个关于钾肥的调研报告。在这份报告里,亓昭英向政府部门建议,为了防止钾肥巨头的垄断,政府需要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但中国钾肥企业显然并没有对走出去做好准备。2008年,加籍华人周丹元两次回到中国为开发一个钾矿寻求帮助。但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前往加拿大具体考察周丹元的钾矿。

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错过的机会不在少数。1999年,中国与蒙古{zd0}的铜矿擦肩而过,最终被力拓集团曲线拿下;2002年,必和必拓曾派人游说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钢铁企业,邀请参与开发旗下矿山,最终无果而终。

曾担任中国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总工程师的刘益康直言,“与这些大的矿业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缺乏长远的目光。而{zh1}吃亏的总是我们。”

不过眼下,中国钾肥行业对必和必拓的钾肥战略仍不担心。中农集团副总经理朱联说,必和必拓在钾肥领域能否成为另外一个巨头现在还很难说。

一般来说,一个成型的钾肥矿,投资需要上百亿元,建设周期需5-7年;同时,修建配套的铁路和码头也需要不小的投入。武希彦说,尽管必和必拓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布局,但是离真正的形成规模尚需时间,同时中国的自有产能在不断提高,在老挝等地也在进行积极的收购。而再过几年,世界钾肥产能将会过剩。

中国钾肥行业对于必和必拓将要收购钾肥巨头PotashCorp.和Mosaic的市场传闻,也并不担心。武希彦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家公司都 不太可能会同意被收购。


但必和必拓的做法却经常出乎中国的预料。2008年5月,必和必拓突然抛出针对力拓的千亿美元收购计划,尽管最终失败,但是在一年后却成功击退中铝,继续谋求与力拓的合作。

铁矿石和钾肥,这两个中国需求量巨大的原材料,过去几年间,在不停的谈判和争吵中,价格跌宕攀升。

粗略的估计显示,自中国开始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钢铁行业为此付出了超过7000亿的代价,而钾肥行业5年间进口化肥的金额也已经超过了1000亿。
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向东)


郑重声明:资讯 【郎咸平:必和必拓布局中国_w0923180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