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 张季鸾先生墓为何快变成猪圈?——再说陕西“没文化”
张季鸾先生墓为何快变成猪圈?
——再说陕西“没文化”
○许石林
中国新闻界能让世界新闻同行顶礼膜拜的前辈报人张季鸾先生的墓,快变成猪圈了——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说张季鸾先生的墓园大部分被猪圈侵占,一个养着上万头生猪的猪圈距离先生墓不过百米,臭气熏天、粪尿污染,先生的墓快变成猪圈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阳春踏青,寻访祭拜张季鸾先生墓,竟然是闻着猪屎味儿找到的!
新闻上说:陕师大的师生们到西安南郊的长安县寻访张季鸾先生墓,附近老乡指点:从路边砖瓦窑超土塬上走,上一个坡儿,闻着猪粪味儿就能找到。果然!(见《三联周刊》)
张季鸾先生,中国报业宗师,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他主笔《大公报》期间,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办报宗旨,赢得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一致赞赏。先生承接古代士子之心,热忱报国,书生襟抱,胸怀大义,以妙笔写时评,针砭时弊,拳拳之心,风流文采,光耀千秋。先生不畏强梁,反抗专制与压迫;不媚民众,反对民粹主宰社会,实在堪称是一位公正清醒、先知先觉的新闻界的圣人,是中华民族积修缔造的文化精英!张季鸾先生1941年病逝,葬于陕西长安县杜曲镇竹园村。xxx、邓颖超、董必武哀悼先生:“季鸾先生,文坛巨擎,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这份唁电,如今刻在先生的墓碑背面。可是先生的墓已经被猪圈包围。
张季鸾先生墓最初占地40余亩,建筑气势恢宏,四周高墙环卫。经过多年的人为破坏,如今已经被蚕食得只剩下坟冢孤碑,还面临被猪圈保卫的惨境。张家后人和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也曾呼吁,可惜声音乏力,不起作用。
人死如灯灭,尸骨归还泥土,万古长寂,化为乌有。后人礼葬逝者并封墓立碑纪念,是承接逝者的价值和精神,以激励后人。看似逝者的哀荣,实为后人的依靠。后人追怀先贤,实际上是对一种价值观的继承和加固,从先贤的精神信息中,获取对后人有用的精神营养和价值力量。因此,古代礼敬贤达坟墓的故事,载于史册,代不乏人。有的大兵杀伐敌国,出兵之前,对敌国的先辈贤达之士的坟墓明令保护,有凡侵扰先贤陵墓、或在陵墓方圆多少里内樵采耕牧者,皆给以严厉的惩罚。至于反叛乱国者,路过孝子故里、经过贤达乡邑而偃旗息兵者,亦非孤例,如黄巾军因为敬仰学者郑玄,而不侵扰郑玄的家乡高密……就连袁世凯虽然将章太炎关进牢房,但待遇十分优渥,任由其毁物骂人,隐忍躲避,而不加害。这些感人的故事,成为中华历史中永远温暖人心的火光。
礼敬先贤,包括保护先人骸骨坟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看到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墓近日之惨状,能不让后辈学子心生悲凉?
先前我曾批评陕西当下的一些文化行为,讥其“没文化”,并说陕西是文物大省,不是文化大省。这种非数学式、而是写意式、比喻式的表达,伤了很多陕西读者的自尊心,引起不满。现在看到这条新闻,又让我脑海里跳出“没文化”三个字。我就不解释“没”的具体意思了。文物大省陕西,缺少的是对文化大省的深刻检讨和反思,长期混淆文物与文化的概念,以为古人的文化遗产就是今人自己的文化。况且,古人的文物你只拥有其实物,而没有继承文物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与文化价值,算什么有文化?鲁迅先生1924年到西安讲学,观秦腔,先生感到易俗社秦腔之妙,欣然题词“古调独弹”,并慷慨捐款。根据随行记者孙伏园的记述,先生觉得陕西地处偏远,能有如此质量的演剧,深感意外。就是说,先生没想到在文化落后的陕西,有这样高质量的戏剧。文化落后虽然不见于先生之口和孙伏园笔下,但1921年至1922年秦腔在汉口演出,却有文字赫然写道:“知文化落后的陕西,尚有此著作宏富,实力雄厚,空前未有的易俗社”云云,显然,过去的人对陕西的文化认识是比现在冷静的。过去陕西的报纸也敢登这种说自己文化落后的文字。而现在,这种胸怀和勇气没有了。现在把文物说成是文化,目的也不是文化,还是利益的诉求,即一切为了旅游,旅游为了一切。
是啊:张季鸾先生墓是文物,但还不是旅游景点,创造不了旅游收入,不如一个养猪场能创造效益。所以,先生的墓要被养猪场蚕食包围,这正是当下要利益不要礼义的行为体现。
2010年4月20日http://szxushilin.blog.sohu.com/145785939.html陕西咋这么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