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望远镜·门镜(俗称猫眼)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明暗度怎样调节?若发现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如何移动载玻片才能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心?若用调好焦的显微镜观察切片时,想改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后再观察,这时应将物镜移近还是远离切片?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明暗度是通过光圈和反光镜来调节;光圈一定时,若外界光太强,就用平面镜,若外界光太若,就改用凹面镜.

显微镜的物镜与幻灯机原理相同,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与放大镜原理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所谓“倒立”,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若发现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实际目标在右下方,应将载玻片向左上方适当移动,才能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心.

若用调好焦的显微镜观察切片时,想改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后再观察,这时应缩小物距,将物镜移近切片.

2.从望远镜里看远处的渔船行驶的速度比实际渔船行驶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为什么?

解析:望远镜的物镜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谓“缩小”,不仅大小尺寸,包括运动速度都在减小,所以从望远镜里看远处的渔船行驶的速度比实际渔船行驶的速度慢。这一点可用显微镜来反面印证: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常看上去不动的东西,在显微镜下竟动了起来.

3.从室内通过门镜向外看,能看清门外视场角约为120度范围内的所有景象,而从门外通过门镜却无法看到室内的任何东西.为什么?

解析:门镜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外边的)物镜是凹透镜,(里边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zh1}得到一个较为放大的正立虚像,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对于门外的情况,就看得清楚了.

那么,同样通过此门镜,为什么从门外向里看时,却什么也见不着呢?在倒看时,室内的景物,通过会聚透镜后的折射光束本应生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发散透镜,由于该发散透镜焦距极短,{zh1}得到的正立虚像距该发散透镜很近,只有2~3cm,又由于门镜的孔径很小,室外的人不得不贴近该发散透镜察看,这样,人眼与像之间的距离,也只不过2~3cm,这个距离远小于正常人眼的近点(大约10cm),因此,对于室外的窥视者,室内的一切当然也就“视而不见”了.

【注:显微镜、望远镜和门镜的目镜都是凸透镜,与放大镜原理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郑重声明:资讯 【显微镜·望远镜·门镜(俗称猫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