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审美的文化心理——从苹果电脑看视觉设计_一个设计师的成长_百度空间

从苹果电脑看视觉设计的深层审美文化心理

引言

对一个产品而言,用户所体验的并不单纯是审美与功能的设计。

也附加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复合体验。

苹果电脑在中国,不单是一个电脑品牌符号,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与此文化符号链接的关键词包括:美国、西方、富有、品味、时尚、个性、国际化等。

在当今的国际大背景下,苹果电脑在中国的用户体验,包含着东方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与经济的入侵时,大众所产生的“天堂在彼岸”式的文化意淫。

1.

通常来讲,形式(审美)与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拉近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

美丽的外形与易学易用的功能是否配合得当,成为用户体验的一个检验校准。

机器离人越“近”,人的满意度就越大,人机交互就更加顺畅。

然而审美与功能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设计师靠什么来平衡这二者的关系?

拿苹果电脑作为例子,从功能、易用性、服务等xxx来看。

仅就对中国的普通用户而言,苹果电脑的用户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并不好。

比Wintel更昂贵的价格,较封闭的系统,缺乏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强有力支持,买台苹果电脑就好比“请个祖宗回家”。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对苹果电脑趋之若骛呢?

2.

坦白说,就算苹果电脑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仍然更喜欢苹果电脑。

坐在苹果电脑旁边设计,始终相信这台电脑能激发我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众所周知,美学在设计中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在培养积极的态度方面。

美能让用户对产品的不足更加宽容。审美情趣引发个人的积极态度。

甚至会让用户对机器产生感情(如喜爱、忠诚、耐性),催化用户的创造性思维。

在紧张的环境中,美的设计能减少疲劳感,增强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永远渴望创作美观的设计。

虽然美丽的苹果电脑在电脑界从未超过15%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商业上运营的也相当失败。

但是它的设计却能xx住廉价计算机的猛烈进攻。赢得众多死忠的粉丝。

可以说,“世界不仅是由懒人创造”的,世界还是由“爱美的人”创造的。

问题紧接着就来了:

既然美观的设计也能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

那么,是不是产品越美,人与机器的距离就越近?

3.

大言不惭地说,中国的很多用户使用苹果电脑首先是因为虚荣心,包括我自己在内。

当然,这无可厚非,从马斯洛需求层次上来说,任何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

拿着一台流线型漂亮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和拿着方方正正的神舟电脑,在人群中的感觉就是不同。

爱苹果,因为爱美,因为爱虚荣,因为爱虚荣的美。

爱并不可耻,只是更深入的思考这一点,发现唯美的的设计似乎并没有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反而提示了这一“距离”的存在和不可逾越。

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4.

对一个产品的体验,并不单纯是形式与功能的设计体验,更是有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复合体验。

苹果电脑在中国,代表的不单是一个机器符号,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与此文化符号链接的关键词包括:美国、西方、富有、品味、时尚、个性、国际化等。

因此,对于苹果电脑在中国的用户体验,在当今的国际大背景下,就包含着东方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与经济的入侵,大众产生的“天堂在彼岸”式的文化意淫。

在这一层面上,“东张西望”所产生的“距离感”是中国用户使用苹果电脑产生的审美愉悦之一。

而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在现阶段中国,苹果电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与其相链接的关键词还包括:白领、高薪、专业、时尚、品味、小资、大城市、华而不实、不选对的只选贵的。

因此,对苹果电脑的用户体验,包含了在中国社会极速转型与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普及教育的高学历涌向市场、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金钱至上财富累积的观念深入人心等多重社会现实的折射体验。

在这一层面上,仰望社会高层的阶梯,产生“跨越距离”的心理期待,这也是中国用户使用苹果电脑产生的审美愉悦之一。

通过两个角度的分析,不难发现,“距离感”是使用苹果电脑的主要审美愉悦。

对苹果电脑的使用,并不能真的使用户成为“美国人”、成为“白领阶层”,但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文化幻想的渠道,它让用户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高一层级”的人。

借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欲望总会向比自己高一层极的方向看齐。就好像选购衣服,选购出的其实是自己希望成为的、比自己现阶段“高”一档次的人会穿的衣服。

也好像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对话》,栏目对话的对象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但是看节目的,永远是想成为高层领导的白领,以及想成为白领的亚白领阶层。

一样的道理,大多中国用户使用苹果电脑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喜欢用比自己的阶层高一级的电脑!

5.

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数字化的背景下,人与机器的距离,虽然正在无限趋近,但是,设计并不要求人与机器xxx。

事实上,生存在多个文化场域中的普罗用户,会在心里预先设定一个距离(无论是从东到西的距离,还是从下到上的距离),以这个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

在这个圆的边界上的产品设计,除了满足形式和功能,还能满足深层的心理对“距离”的要求。因而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也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苹果,能加深了解交互设计、用户体验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审美文化心理。



郑重声明:资讯 【深层审美的文化心理——从苹果电脑看视觉设计_一个设计师的成长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