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步入爬坡期_PBS_百度空间

中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尽管近几年的成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专家们的预期,但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压力,生物降解行业正在步入关键的爬坡期。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步入爬坡期

1027-28日,“2007绿色材料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创业大厦隆重召开。会上首次对外公布了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在奥运应用过程中所遵循的产品筛选原则、评价体系(相关标准)以及认证流程。奥组委各有关主管部门领导介绍了奥运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对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具体需求和相关用品的采购量。此次研讨会是继20056月“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展览会暨研讨会、20063月“面向奥运服务的生物降解塑料”研讨会之后,第三次在京举办的针对生物降解塑料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应用的一次盛会。会议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高技术中心联合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共同承办。奥组委、奥科委、市政府、市科委的重要领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高技术中心官员亲临展会并作指导,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广大公众的关注。

在同期举办的展览会上,宁波天安、武汉华丽、NovamentDSM等国内外xxxx,展示了他们专为奥运餐饮住宿设计的{zx1}产品。作为下游用户,60多家签约酒店代表、部分奥运场馆业主以及奥组委奥运村部、运动会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均出席了会议。组委会还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高技术中心,邀请了十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汇集北京,交流绿色生物降解塑料在日本爱知世博会、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的推广、应用经验以及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在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宝贵的奥运“入场券”

“对于生物降解塑料来说,短短两周的奥运根本无法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只要能够在北京奥运上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即使赔钱,企业也乐意。”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炳的呼声早已成为业界的共鸣。在业内人士的眼中,2008年奥会运更多的是产业发展的契机而不是商机。生物降解材料企业盼望着奥运盛会为可降解环保材料带来一次颠覆性的革命,让国内低靡不振的环保降解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为了能够拿到一张宝贵的奥运“入场券”,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已经做了几年的准备和努力。

在奥科委、北京市科委以及产业各方力量的积极推动下,生物降解材料终于争取到在08北京奥运会上“大显身手”的难得机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部部长王淑贤在研讨会上介绍说“:奥运村部根据奥运村内的具体情况,向各部门收集了可以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需求,仅各类垃圾袋的需求就有800多万只。其中收集每层楼袋装垃圾、单元入口分类垃圾桶的黑垃圾袋400,000只,放在公寓房内每个房间的白色垃圾袋7,500,000只,医疗室医用垃圾黄色垃圾袋200,000只。同时,奥运村部对运动员村国际区、商业服务区域内的服务企业提出要求,要求这些企业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的可降解塑料袋,或至少使用可重复使用并且不构成环境污染的购物袋,与此同时,本届奥运会纪念品的包装将采用环保材料。”

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办公室主任、组委会技术部部长杨义春介绍,200611月,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技术研究中心(I C S -UNIDO),签署了关于推动生物降解塑料在北京奥运应用的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筛选、回收处理、公众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杨义春说“:目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筛选绿色塑料的原则与流程建议方案已经出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标准也已经制定,关于降解塑料的定义、术语、标志、降解性要求等已经通过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审核,成为国家标准,其它相关国家标准的申请也正在审批之中,奥科委对奥运期间,奥运村及主要场所使用生物可降解制品的建议,已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介绍了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产品选择流程和标准,其具体应用流程分为材料选择、产品加工、产品验收、产品应用、垃圾回收、堆肥处理、结果评估七个步骤,陈国强表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普遍接受的今天,‘绿色材料’或‘绿色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国际上各种大型活动中纷纷将绿色塑料作为呈现绿色理念的重要载体,并且因此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力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响应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必将为奥运会的召开增光添彩。”

据悉,2000年悉尼奥运大量使用了环保生态塑料,在澳大利亚促进了生态材料的产业化,近年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在当地促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我国面临的石油短缺和环境污染比澳大利亚严重得多,2008年北京的奥运契机,将对形成一个“可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通过把环境友好的,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降解材料推进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对发展一个“生物质工程材料”经济将起到巨大的宣传推动作用。同时,发展“生物质工程材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生物技术和材料产业的合作,解决我国大量发酵企业“吃不饱”的问题。

但是,奥运对生物降解材料行业来说毕竟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演练和展示,产业的发展需要后劲儿十足的推动力。很多业内的企业和专家对于后奥运时代,生物降解塑料的继续推广

和跟进工作表示出了忧虑,业内人士纷纷建议要借着“绿色奥运,绿色材料”所建立起来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塑料袋在(北京)商场超市的应用,并以此拓展绿色降解塑料在国内的应用市场。未来通过政府公关、舆论宣传、供应商联盟、市场监督等方式和手段,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是大城市)进行推广。

初显峥嵘

在国内,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实在是一个太新的产业,尽管环保的概念为这个产业增加了一道绚丽的光环,但是国内绝大多数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仍然生活在光环背后的“阴影下”,有的甚至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尽管,作为个体,每个企业的生存质量不尽相同,但是,国内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几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并致力于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负责人张继红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据我们了解,2005年时全国只有50多家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200多家,产业规模也迅速膨胀。2005年,原材料还全部由国外进口,现在国内已经有企业能够生产。我们的企业还开发成功了多种绿色塑料,建立了国际上认可的环境友好评价标准。”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季君晖向记者透露说,国内2万吨PBS聚合生产装置已经在108于杭州鑫富药业公司正式投料开车,109日凌晨顺利生产了12PBS。自此,我国成为国际上{dy}个一步法P B S生产国和{zd0}的PBS生产国。此前,国内淀粉基生物全降解环保材料生产商哈尔滨绿环生物降解制品有限公司宣布从今年起至2009年,在匈牙利两座城市投资近1800万欧元建厂,以生产环保型食品包装盒。

“攘外需先安内” ,在国内市场刚刚启动的情况下,合作与结盟成为当前行业的一大特点和趋势。同是淀粉基塑料的生产企业,武汉华丽与南京比澳格的两位老总在谈起自己的竞争对手时,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大拇指,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我们很佩服和尊重我们的兄弟企业。”可以看得出,面对着同样的生存环境,业内企业已经唇齿相依。与下游企业的结盟,也是生物降解材料企业谋求合作的一个表现。武汉华丽与明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开发PSM市场, 杭州鑫富药业公司产品由上海申花塑胶公司买断,由其生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酒店用品、包装薄膜等制品……不难看出,产业上下游的联手正在成为推动生物降解材料应用的新动力!

产业瓶颈亟需突破

“如果不重视整个产业环境的建设和产业共性问题的解决,绿色奥运可能只会让中国绿2周,最多2个月。”一些业内专家在研讨会上大声疾呼。从某种意义上说,专家们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国内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发展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记者在展会上走访了很多企业,几乎参展的所有企业都反映产品有90%多都出口国外,国内市场推广起来很费劲。明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子刚对此体会颇深,作为PSM生物降解酒店用品的生产商,他对国内PSM产品推广的进程“非常失望”,他向记者介绍说“:国内生物降解材料的产业环境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国内,很少听说有哪个酒店真正使用可降解产品,这其中包括北京在内。我们的PSM产品在国内几乎没有销量,而国外市场却非常看好这一环保产品,订货量十分喜人。”现在,刘子刚要求北京地区的市场销售人员每周都要向他报告一次产品推广和销售的情况。他说,最初开发这个产品是想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国外市场,没想到剑走偏锋,反而国外市场热情高涨,国内的推广即便是采用免费赠送试用的方式,市场的反馈也仅仅是出奇的“冷静”。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生物降解材料“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境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只见项目不见市场,只见宣传不见制品的尴尬仍在继续,国内生物降解材料企业期待着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更希望得到国人的尊重和选择。

同非降解性塑料相比,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量和应用量是微不足道的。造成产业发展乏力的原因有很多,专家总结如下:

一、材料本身性能有待提升。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生物降解材料品种很多,但每种材料本身的机械和加工性能只是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特性,综合性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二、国内从事制品生产和研究的力量尚显薄弱。大部分企业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材料的合成上,而忽略了制品加工开发,一些生物降解塑料做成的餐饮具在耐热、耐水及机械强度方面与传统塑料制品相差较远。据悉,在日本,从事成型加工技术和应用开发的企业数量是材料企业的数倍,但是国内从事下游开发的企业却很少。明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子刚介绍说,为了开发PSM 产品,明辉投入了大量资金用来进行设备改造、工艺更新,如果不是像明辉这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下游开发企业在终端产品并不被市场“宠爱”的情况下很难坚持下来。

三、缺乏配套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国内已有堆肥厂比较少,在堆肥过程中分类也很混乱,有专家介绍说,目前在堆肥过程中还留有针头、电子垃圾等有毒有害物,在这样的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材料很难降解。

四、缺乏完善统一的检测方法、相关标准和认证标志。尽管,国内在近两年也加紧了相关标准的制定,但是,多为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其标准和认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xx性和广泛性。由于缺乏xx的标准和认证,有很多标榜可降解制品都是鱼目混珠,影响了可降解塑料的行业形象,阻碍了其推广和使用。

五、生物降解材料价格高。某参会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生物降解材料的价格的确是比普通塑料的要高,未来整个趋势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绿色产业是需要‘付钱’的,传统塑料污染环境,我们过去制造了太多的垃圾,必须付出社会成本进行弥补。”

六、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支持和扶植政策。

为了促进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发展,专家纷纷呼吁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建议说,国家应该拨出专项资金对产业发展进行支持,同时对相关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学习国外已有经验,对传统塑料加强回收再利用,增收回收税。对传统塑料一次性用品进行征税国外很早就有先例。20023月,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增值税,根据爱尔兰政府的规定,顾客在市场上购物时,每使用一个塑料袋将征收15欧分的税款。塑料袋增值税生效后一个月内,塑料袋的消费就骤减90%以上。翁云宣同时建议,中国政府可适当限制甚至分期分批禁止某些传统塑料制作的一次性非降解包装产品,按照行业生产能力和制品生产技术,逐步推进降解塑料的推广进度。在2010年以前,以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为主线,辅以淀粉等xx材料共混传统塑料的产品,对这两类产品分别给予政策支持,但前者力度要大于后者。在2010年以后,全面推广生物降解塑料,对淀粉添加传统塑料类型制品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生物降解材料以其“节能、环保”的产业优势,聚焦了业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2003年起,李嘉诚基金会更是投资5000万,在汕头大学成立了多学科研究中心,集中各学科力量建立研究生物合成新材料的平台。从塑料起家的李嘉诚先生认为PHA 会给传统塑料工业带来新的机会。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商们对国内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也跃跃欲试,在本届“绿色材料绿色奥运”研讨会上记者发现很多基金公司、风投公司的负责人也前来参会。一方面,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才刚刚起步,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相对薄弱;而另一方面,这一领域的企业小,有些企业甚至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绝大多数项目对风投公司来说还不免有“为时过早”的忧虑,但相信在节能减排政策不断加强、全民对环保日益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资本和实业的约会故事将在中国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中越来越多地上演。中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尽管近几年的成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专家们的预期,但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压力,生物降解行业正在步入关键的“爬坡期”。

转载《新材料产业》



郑重声明:资讯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步入爬坡期_PBS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