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地下空间空气处理不当有毒气体量超标- 雪儿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中国都市地下空间空气处理不当 有毒气体量超标

2010-04-20 17:20:24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氡与人体的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能在脂肪组织、神经系统和血液中广泛分布。尤其是当它进入到呼吸系统时,发生衰变放出的α射线,会像小xx一样轰击肺细胞,引发肺癌。

北京科技报4月20日报道 xx,阜成门某大型购物中心的地下商城内人头攒动。这里的摊位一个紧挨一个地布满整个卖场,不少摊主正在大声地招揽生意,在一人多宽的过道上,挤满了挑选商品的顾客。与室外还有些冷的气温形成强烈反差,这里不少人穿着短袖还在擦汗。闷热、嘈杂的空气中夹杂着皮具和烤肠的混合气味,这是记者进入卖场后的{dy}感觉。

一个正在买鞋的女士抱怨道:“这么多人,我已经缺氧了,头疼。”记者注意到,很多摊主已经用上了小型电风扇,一个摊主说,这里见不到阳光,空气也不流通,他们大多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会觉得头晕,胸闷,要出去透透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告诉《北京科技报》,前几年,上海的地下空间面积就达到了2700万平方米,北京则达到了3000万平方米。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开发地下空间,它已经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现在,光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地下空间就有好几万平方米,里面不但有道路,也有像家乐福这样的卖场。但是,地下空间也确实存在环境隐患和管理缺失。主要问题集中在空气不流通、污染物聚集;环境湿度大、微生物滋生和监管不到位等几个方面。

“很多地下空间,比如超市、停车场,在建设时都设有通风设备,但是据我们调查,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地下空间为了节约成本,通风设备根本没有按要求使用,有些甚至从来都没有用过。”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罗清海告诉《北京科技报》,减少室内氡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和二氧化碳最常用、{zg}效的方法就是通风。地面上有自然风,但是地下空间如果没有必要的通风设备,那么空气根本无法流通,有害污染物就只能越积越多。他曾对北方某市一地下建筑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仅氡浓度一项,在{zg}时就超出国家标准近3倍。

氡,是一种比空气重7.5倍的放射性气体,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地下水、建筑材料和室外空气等。氡无色无味,因此仅凭人体自身很难发现氡的存在。更可怕的是,氡与人体的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能在脂肪组织、神经系统和血液中广泛分布。尤其是当它进入到呼吸系统时,发生衰变放出的α射线,会像小“xx”一样轰击肺细胞,引发肺癌。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因吸入过量氡而患上肺癌,中国香港地区每年的肺癌患者中,有30%是因氡致癌。

“在北京的地质版图上,纵横交错的断裂带密如蛛网,这些断裂带随时随地都会散发出有害气体。”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总工程师、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蔡向民告诉记者,断裂带不仅仅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断裂带之间的缝隙是由松散的泥土填满的,因此,有害气体比如氡,很容易从这里释放。

地面上的建筑由于很容易获得流通的空气,因此不易受到氡污染,而地下空间相对封闭,时间一长就会造成氡浓度超标。蔡向民说,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避免氡污染,建筑施工人员会在房屋的地下空间铺设防护,并通过管道将氡气引导到室外,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建筑施工时也没有相关的措施。

“氡的来源不仅仅是土壤,岩石。”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家住北京南四环的一位50多岁的女士曾向中心提出过监测申请。由于她的工作是建材批发,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石料地板和建筑材料,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忽然开始消瘦并且掉头发,工作人员在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进行检测后发现,氡的指标远远超出了国家的规定范围。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很多建筑在装修时都会用到大量石材,比如大理石,但其中很多都是氡的来源,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地下空间使用大理石等材料装修,又不通风,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不仅仅是氡,甲醛、氨、苯等有害气体都存在难以从地下空间排放的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说,商家在正常营业之前都会对环境、商品展柜进行装饰和装修,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大芯板、油漆涂料会造成室内环境的化学污染。甲醛等很多有害物质,需要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失,但是,现在的商家几乎都是刚装修好就立刻投入使用,尤其是一些卖家具的地方,装修的味道、家具散发的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人刚一进去就会感觉“辣眼睛”。

检测人员说,按照国家规定,在公共场所新鲜空气的流通标准为每人每小时达到30立方米,但是通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上商城在人流高峰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更不用说通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下空间了。

根据调查,北京市中心的某地下停车库每小时汽车出入量高出设计容量的19.8%,高峰时段达150%。按规定,地下停车库的排风系统每小时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但这座停车库的排风系统仅在每天高峰时间开2到3次。“节约”的举动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大量汽车进出时排放的尾气无法排出,在地下停车库内积聚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气体,使车库内的空气恶化。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地下商场的有害气体污染状况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人员发现,由于部分地下经营场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等有害物长期严重超标,在对263名地下从业人员的询问调查表明,这些人普遍反映有气短、胸闷、乏力及关节肿痛等身体不适症状,远远高出同样工作内容的地上从业人员,而且,长期工作在地下空间环境中,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下降。

罗清海告诉记者,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严格规定地下空间的通风效果,通风方式一般有送风、排风、送排同时、送排轮流4种。其中,送排同时效果{zh0}。用送排风同时通风方式连续通风8小时,氡的浓度可减低91.4%。如果每天坚持通风,则2小时通风即可保证8小时工作期间氡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水平。此外,我们还可根据不同种类污染物,选用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同时,要科学地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积累。地下公共场所在营业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空气检测,在人流密集的时候限制人数。

另外,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还可以摆放一些能吸收有害物质的花卉,如吊兰、芦荟、虎尾兰、常青藤类植物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轻空气污染。

地下空间的环境隐患还源自潮湿。在高等院校密集的北京海淀区,很多居民小区和单位的地下室都被改造装修成学生或外来务工者的集体宿舍。在中关村上班的小张告诉记者,自己租住的地下室是由地下仓库改造而成的,由于见不到阳光,常年处于一种潮湿的状态,整个地下空间气味非常难闻,被子总感觉能拧出水来。记者看到,就在小张房间内的屋顶上,已经出现了一块块霉斑,而放在屋角的洗衣机也开始生锈了。

蔡向民说,雨水或融雪会渗入土壤,如果房屋处于低洼处,水就会经过地基墙裂缝进入地下室。此外,防潮层大面积破裂,水管堵塞、断裂,地下排水不畅引起水位上升,长期接触不到阳光等都是地下室潮湿的原因。而潮湿的环境最易滋生微生物,从而威胁人的健康。

罗清海告诉记者,温度适宜和通风不畅,会让空气中大量的xx和xxx快速繁殖。这些微生物个体微小,可以很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通过后者传播。其中包括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等。尤其是夏季,在人员密集的地区,高温、高湿再加上人体本身要流汗并且排出一些有害废物,都造成了地下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有专家曾对华北地区51个地下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检测,这51个地下空间,有密闭型的、有通风型的,也有半封闭型的。结果发现,密闭型通道空气中xxx分别是半封闭型及通风型通道的4.2倍及3.8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也发现,由于商场的地下超市是通过中央空调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在密闭的环境里,空调系统里面的可吸入颗粒物和霉菌、螨虫会造成生物污染。地下场所的长期从业者中,唾液溶菌含量远高于地上从业者。

对于这种情况,钱七虎院士指出,目前,很多地区的地铁通风系统均使用了过滤器以减少粉尘量,也会要求对过滤器定期清洗、xx和更换。其他地下公共场所也应该使用类似的设备。短时间在地下场所活动,比如交通、运动、购物是可以的。在地下旅馆住几天也没有问题,但如果长期住就容易对健康产生影响。

“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对地下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监测和管理现在仍为空白。”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迪云指出,目前,对于地下空间的监管,环保部门只管外面的环境问题,卫生部门只负责对地下空间开业运营时的卫生质量标准审查,人防部门只负责人防工程的指导,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行政部门负责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管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部门发布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

据介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标准,目前都是参照建筑标准和卫生规范执行。陈迪云建议,要尽快明确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管理部门,出台针对该类环境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对超标工程采取补救行动。

钱七虎院士告诉记者,目前,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地下场所在营业之前都会到相关机构申请空气环境监测,只有合格了才能开业。但是,一旦这些场所开始营业,以后那里的空气会不会受到污染,相关防护措施有没有在使用就没有人管了。我们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还没有统一,地下空间立法已明显滞后。如果管理不严,就会出现不按规范做的情况。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室内环境污染的监测,建立室内环境污染监控系统,对于防止地下空间环境污染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应开发环保、xx装饰材料,研究有毒物质去除技术。

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专家指出,应该进行科学的综合规划。目前很多城市的地下空间功能单一,缺乏衔接、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利用效率不高,这样散乱的状态更加不利于统一的环境规划、测评和管理。

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开发一般都会采取统一规划,综合管理的办法。例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30公里的地下街将众多的地下车库、地下广场、地铁车站、地下大型购物中心、地下人行道以及地面建筑150余个临街出口等统一规划连接成了网络。这座地下城不仅采用了统一的排风、xx等大型设备,很多地方还用玻璃做了大型采光井和中庭,将自然光引入地下,不仅采光非常好,而且也打破了地下和地上的分隔。在地下城室内,还种植了花草、布置了喷泉。地下城明亮而宽敞,空气流通,除了没有鸟鸣,和室外几乎没有分别。(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都市地下空间空气处理不当有毒气体量超标- 雪儿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