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与久石让:金风玉露一相逢……_zzlp_百度空间

久石让《久石让遇见北野武》北野武与合作的电影已不算少了,北野的电影基本都是由做音乐监督。这俩人的合作十分有意思,一个习惯用偏静默的镜头拍摄,而一个习惯用欢快跳跃的配乐,当这两种不同质地的影像与音乐碰在一起,并为此形成故事,构成电影时,产生的效果十分不俗,平衡和谐xx。呵呵,在国片里,像这种影像与音乐溶在一起时能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印象中好像只有《那山那人那狗》,但只是形似,并非神似:)各有好处。

不过北野武与的合作,可以让电影爱好者看清一件事:学习北野简单不繁复的拍摄,固定不动的画面,无需过多对白的演员。xx可以像动画片那样,不必太过于讲究镜头语言,一切从简。然后再利用配乐寻找突破口,为没有生命的影像加上呼吸般的节奏。而这两人的合作里,个人认为以《花火》,《菊次郎的夏天》,《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最为典范。呵呵,也就是DV模仿的典范。十分值得模仿。虽然《座头市》《玩偶》与《双面北野武》,个人也挺喜欢,但在音乐的合作上,已不像之前那三部般淋漓尽致,故不列出推介。特别《玩偶》,这部电影xx是北野武与最为失败的一次合作,失控的影像色彩与无声可出的配乐,‘玩偶’在这方面上挺令我失望的。

1,呼吸节奏:《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像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在缓缓呼吸着的影像里,电影如同一个已经老去的女人在闲时向孩子娓娓说着她年轻时的一段故事那般,xx安详和谐。电影里的那对小恋人举手投足皆默契到位的相处,令我惊觉,原来男女间可以相处得如此安详和谐。

电影的故事十分简单,只是一个聋哑男孩迷上冲浪直至他在海里死去的过程。故事平缓逶迤,毫不曲折。正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电影里一样平缓而凝练的镜头加上缠绵悱恻的配乐,这相得益彰的电影语言产生出的效果,把这个简单的故事表现得动人xx,荡气回肠。

在看北野武电影时常想:如果没有的配乐,他的电影到底要减色几分?特别像这部电影,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影像,更像是一册一册的相片集,那对小恋人间因为男孩本身是一个聋哑人,俩人在电影上出现时根本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之所以会觉得电影里的他俩xx默契和谐,正是基于配乐与影像之间天衣无缝般的配合。像电影开始时男主角在海边收垃圾时捡了一个滑板,在自己的屋里开始修理滑板开始,那段一直重复着以电子乐器为背景的音乐就在电影里出现了。直至男孩子抱着滑板与小姑娘相约去海边,在楼下相视一笑,一起抬着那具轻若鸿毛的滑板走向海边。这段在电影里一直重复着的音乐在这以滑板为分割点男女一前一后的无声影像里,如同这对恋人的沟通语言,又有点像小姑娘在回忆往事时的轻叹。在这种视听结合里,那一前一后,一抱一捧着滑板走向海边的恋人在音乐中和谐得令人惊讶。

像这部电影,把影像与配乐拆开来,都不见得有什么高超之处。如果只听电影的原声大碟,而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音乐所谓的叙事性则根本就不存在了。音乐与具体的影像或文字符号不同,音乐是情感的一种渲泄,xx感性。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也因人及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心情而异。纯粹的音乐,根本就没有叙事性。所以才给音乐配上了歌词,束缚住这匹本来无缰的野马,加强其叙事性。电影里给影像配乐与歌曲给歌词配乐同出一辙,一样的道理。与歌曲里配乐与歌词间讲究押韵那般,在电影里影像与配乐讲究的正是节奏呼吸。《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这部影片影像与音乐的xx配合,两者间拿捏着分毫不差形成呼吸般和谐的节奏,几乎可以说是电影配乐中的一个典范。像刚拿起DV学拍东西的电影青年,在处理配乐这方面时,xx可以从这部电影里借鉴。

在电影结尾时,小姑娘在滑板上贴上她与男友的合照,让海浪把滑板卷入海中。之前一直在轻呤着的那段音乐在这时忽然插入了小提琴一起合奏,从男孩在海里死去后一直酝酿着的情绪在这里因小提琴线性直升的高音插入而忽然间暴发,影像随着小姑娘的思绪及音乐的推动,像翻相册那样,把夏天里小姑娘与男友之间相处时的一幕幕一一翻了出来。结尾这段音乐和开始时男孩子{dy}次约小姑娘去海边冲浪那段般,令人难忘。正是因为这段像是儿童戏耍般充满童趣的电子乐,把电影里一对本该无声相对的小恋人表现得xx无缺。

这部北野武与初期合作的电影,双方的出现都让人惊叹。在这部电影里也可以看出在与北野武合作初期时稍显谨慎,并不敢像以后与北野武合作的诸多电影里那般,把配乐变成xx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同时,更多时候让影像为音乐而服务。但这部电影的成功合作,也令明白到,除了宫崎骏之外,还有一个导演可以让他如斯发挥自己的才华。凭着这部影片,拿下了日本影艺学院{zj0}电影原著音乐奖。至今他已五次获得过这个奖项,其中有四次是与北野武合作的电影。遇上了北野武,有种二合一大师之妙。

2,影声双生儿:《菊次郎的夏天》


看这部电影十分过瘾。像北野武此人,真是绝裂与温情的混合体。而电影里两代同寻母亲,两个男儿在远远看着不认识自己的母亲时,同样的一脸落寞,轻嘘着已经失去不可挽回的情感。这样一个刻意的安排,或许是日本人对自己本身文化的一个忧患:母亲在别处,她不认识自己。

假日,旅途,寻找。这些都是人生里极美好的东西。这部电影以这几样为主题,进行了一个在假日里的开心之旅。虽然电影里旅途的开始及初衷只是一名叫菊次郎的中年男人帮一个名叫正男的男孩子寻找他母亲,但是当旅途已开始了,并拥有一个快乐的旅程,那么所谓的初衷,也就只是一个再来旅行一次的理由罢了。如电影结尾时,两人都已清楚‘寻找母亲’只是一个无谓的举动,但仍是相约‘明年夏天,我们再去寻找母亲。’

北野武在这部电影里尽显自己已摄化境的拍摄技术。在电影里,可以明显看出北野武正用镜头营造出儿童与成年人两种不同的观物视角。如由转动着车轮反光面映着一老一少的伪装镜头,由仿眼睛看事物的多棱镜头,及与在水边的青蛙一起逗趣等显得十分童趣,难以想像一个老男人在掌镜时仍可显出其如此真挚的童真。而小男孩正男在电影里出现多次的欢快奔跑时,犹如向他行着注目礼的固定机位段落镜头,更如出自老者的疼爱目光般,微笑看着孩子从面前欢快地跑过。把这些尽显技术的影像推上{jz}的,是与影像化为一体的配乐。北野武的影像在的配乐里,宛若赋上了生命节奏般的呼吸,生动得如活物那般鲜活。

他俩合作的电影默契得让我怀疑他俩是不是两个人。

在大提琴低呤般的几个简单音符里,跟着电子乐的节奏,电影就以小男孩背着那个有着天使双翼的小背包跑在回家的路上开始。电影开始正在奔跑中的孩子正是衔接结局时与北野武扮演的菊次郎结束旅程分手回家的场景。这处本该在结局时出现的画面,独立出现在电影开始时,显得耐人寻味。略显飞扬的音乐里,孩子背包上的双翼在奔跑中和音乐一起跳动,这是一个快乐的开始,也是一个快乐的结束,如怪圈那般,起点就是始点。更为有意思的就是,在这一个由固定机位拍摄的段落镜头里,几乎xx概括了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涵义,当然,前提必须是看完了整部电影,才能回味这个镜头的意思。那个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跑过的男孩,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轻轻晃动的小背包双翼及身上发出的天使铃铛铃声。在电影结束后回味这个开始时的镜头,明白了北野武在电影里为何要设定一老一少一起寻母,男孩正男可以说是中年男人菊次郎的前身,而中年男人菊次郎也可以说是小男孩正男的未来影射。孩子拥有了他的天使铃铛,而孩子本身就是中年男人的天使铃铛。息息相关,和谐xx。

3,Thank You .... for Everything :《花火》 

只说说电影结尾那段配乐,Thank You .... for Everything。

悲欣交集的音乐里,老婆向北野轻轻说道:“谢谢你,谢谢你的一切。”相偎于海边看着那个女孩拉着一个不停打圈飞不起来的风筝在面前绕着圈子跑。电子乐节奏跟着女孩一起欢快的跳跃着,都在等待着什么?在音乐响起前,北野在左轮枪里放入的两颗子弹,为谁准备?当北野的老婆向他轻轻说出这段音乐的名字时,音乐在此时加入了电子鼓与大提琴,看着欢快跑动着的女孩与听着她那段话,似悲似喜。北野武与合作的电影,不乏这种出彩的场面,但在《花火》这一段是他俩合作之中的神来之笔,这段影像,这段音乐,已成北野电影里的一个顶峰。远处观望着的两个xx,沙滩上扯着风筝打着转的女孩,已知大限将至偎在一起的一对夫妇。恒静沉默的镜头,缠绵悲喜交集的音乐。镜头回来在夫妇与女孩间切换,音乐也在悲喜间不断切换,直至缠为一体,不分彼此。这一段影像与音乐,应该就是北野武与其人对死亡理解:该走时,总有难舍下的,不管走的态度是如何绝裂。

当镜头缓缓转离了场景里所有的人物,静静望着大海时,两声从画外传来的枪声,来得极其震撼。所有的声音,包括海浪声,都在此时嘎然而止。这两声枪响,北野{dy}枪给了他老婆,第二枪xx。和瞬间没有了声音的影像一样,北野这个去除了动作,只留声音给观众想像的处理方式比起直接映出更加残酷,更加震撼。这个深深爱着妻子的男子,已亲手杀了她。{dy}枪声与第二枪声间静默了数秒,在这个时间里,他不能不看完妻子如何给自己轰得脑浆四飞,面目全非后,才能给自己的脑门打上一枪。当这{dy}声枪声响起时,在这数秒的静默里,我有点难以接受这种脑里自主浮现出来的残酷画面,但是北野这种处理方式,已把他对电影所能理解的影像与声音的结合,用上了{jz}。在这之前他与各人间关系的铺垫,已让观众对那两颗子弹会射在谁的身上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电影用这种方式处理时,这种无法言传的震撼仍是让人有点手足无措。

枪声响后,镜头里只剩执着风筝呆呆看着这一幕的女孩。这时,已生死两茫茫了。

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出编剧在刻意的表达生与死这两个对立面似同非同的意思。虽然主角北野武不停用他的武力解决身边所有口舌不能解决的事,但那个在电影开始已经残废,妻离子散的同事,是他活着的另一个方式。如果那天上车的是北野,那么残废的该是他。在海边小屋里绘画,画着生命犹如烟花的人,该是他。这两人在电影里如何两条交错的直线,在那个交错的点上,已定生死,然后各奔归途。

这段结尾里,在配合影像时,乐器上的考究几近xx。这家伙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在北野武电影他擅长用欢快的电子乐器来演诠影像,而且大部分的节奏都是打上了烙印的‘’节奏。电子乐器以《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为最,单纯用电子乐器,却能造出与影像平分秋色的效果。但在《花火》与《菊次郎的夏天》里,他明显对古典乐器的运用也十分熟练,如大提琴,小提琴,管乐,皆仰俯可拾,信手拈来。在《花火》结尾的这段‘Thank You .... for Everything’里,以大提琴的低音开始,这时北野正与两个前来抓他的xx同事交待完事,走回老婆身旁。沉默着的夫妇俩已知死亡就在眼前,眼望着面前在沙滩上扯着风筝不停跑的女孩时,音乐换为欢快的电子节奏,跟着风筝一起转。在北野走上前为她执起风筝后,悲喜间切换的音乐渐渐溶为一体。生或死,喜或悲的界限在音乐与影像的配合中慢慢模糊,直至由两声枪响,隔断生死,了了悲喜。

4,再说几句。

单纯从技术来讲,无论是北野武的影像或的音乐,只要能清楚电影里影像与音乐间的节奏配合,不难模仿。而且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不失是拍DV入门的必备抄袭对象。



郑重声明:资讯 【北野武与久石让:金风玉露一相逢……_zzlp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